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近一半鄉親在外打拼的沙溪村,如何守護僑鄉幸福新家園?

2022-08-24由 金臺資訊 發表于 農業

三無食品都指什麼

人民網三明8月23日電 (劉卿、實習生樂金玲)溫暖的晨曦緩緩舒展光華,從田野略過的風輕撫剛醒來的村莊,紅瓦白牆,碧水藍天,與山川綠樹融成一幅畫,畫中山村特有的歐陸風情,勾畫出中西合璧的和諧與融洽。

這裡便是三明市明溪縣沙溪鄉沙溪村。

近一半鄉親在外打拼的沙溪村,如何守護僑鄉幸福新家園?

沙溪村。沙溪鄉人民政府供圖

“沙溪村地處明溪縣東部,是新興的海西新僑村、革命老區基點村、福建省級生態村,全村總人口1421人,其中出國在外的就有598人,佔總人口的42%。”明溪縣沙溪鄉黨委書記王勇在三明市農業農村局聯手人民網福建頻道共同推出的“鄉村建設看三明”系列直播第六站——沙溪村的直播中介紹道。

沙溪村的特色不止如此,它還是三明市“整村遷建型美麗鄉村”的典型:針對地處偏遠、生態環境脆弱、不宜生產生活、空心化嚴重的村落,圍繞鄉村可持續發展目標,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穩妥有序推進易地搬遷,依託小城鎮、產業園區、旅遊景區等適宜區域進行安置,村落原址因地制宜還耕還林。

“沙溪村的遷建人員主要有三類。”王勇介紹,第一類是沙溪村本村的舊村搬遷安置人員,第二類是從周邊偏遠自然村搬遷過來的,第三類是集中安置全鄉脫貧戶。

家住牛柏嶺小區的張旺榮十幾年前就從附近的自然村搬到了沙溪村。“以前住自然村基礎設施條件差,交通也不方便,現在生活方便多了,住宅條件也好,家門口還能打些零工,賺點生活費,照顧老人、小孩便利許多。”他說。

“我們現在所在的牛柏嶺小區,是福建省級村鎮住宅建設示範小區,也是沙溪鄉‘整村遷建’的示範點。”王勇邊走邊說,牛柏嶺小區是2009年開始籌備建設的,2013年第一期建成後,啟動第二期建設,如今也還在陸陸續續的完善中。據介紹,該小區建設秉持“四個統一”,即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佈局一盤棋、監管一條龍,以本土特色結合歐僑風格打造而成。

步入橫平豎直的鄉間“小路”,一棟棟白牆紅瓦的歐式小樓映入眼簾,庭院中日色融融,花草被打理得井井有條、在微風裡自在搖曳,遠處隱隱傳來孩童玩鬧的嬉笑聲,知了聒噪的吱吱聲,映襯著夏末秋初的夢。

近一半鄉親在外打拼的沙溪村,如何守護僑鄉幸福新家園?

沙溪鄉黨委書記王勇(左)與主持人走在鄉間“小路”。人民網 蘭志飛攝

這由不同村民“重組”而成的小區,被管理的有聲有色。王勇道出其中“秘訣”:小區實行黨建引領的社群化服務管理模式,由村黨支部牽頭成立黨群服務中心和小區業委會,由黨員帶頭制定村規民約,約定住戶房前屋後的“三包”管理和違建治理,並依託鄉里的生態管護隊,將小區的公共設施維修、綠化等內容納入規範化管理,同時發揮志願者服務隊伍作用,調動小區業主的自主能動性。“總的來講,我們整合社會治理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促成一個共治共建共享的局面。”王勇說。

近一半的鄉親在外打拼,誰來照顧村裡的“一老一小”?王勇說,沙溪村一直致力於建設“老有養幼有教”的溫暖大家庭,急民之所急,比如舉辦“四點半課堂”、開辦“僑守語待”工作室幫助留守兒童,讓他們幸福快樂地成長;建立醫養中心,提供“微負擔養老,零距離就醫”的全方位服務,解決留守老人生活養老和醫療的問題;建設綜合活動中心,豐富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營造全民健身、全民學習的良好氛圍。

退休老教師鄧德才搬到沙溪村居住也有20多年了,現在的他和老伴帶著孫子孫女生活在沙溪村,參與並感受到這兒的大變樣。“沙溪小學的教學、設施建設水平都在提高,球場、師生食堂建得有模有樣,小區街道的路燈、立面改造越來越好。”鄧德才指著自家院門口的護欄說,“你瞧,每家每戶的護欄都煥然一新了。”

近一半鄉親在外打拼的沙溪村,如何守護僑鄉幸福新家園?

退休老教師鄧德才談起現在的生活,臉上不自覺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人民網 蘭志飛攝

沙溪村的美好生活不止於此,生活環境改善了,還得想辦法讓村民自己的腰包鼓起來。

於是,沙溪村2015年引進企業,註冊成立福建靈碩藍莓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累計完成投資1200萬元,建立基地220畝,試種藍莓品種10餘個,規模化種植南高1號、燦爛、海岸3個品種,2021年產藍莓約6萬餘斤,收入600餘萬元,同時研發藍莓飲料、藍莓酒、藍莓乾果、藍莓醬等系列產品。

“我們的藍莓企業主要透過資產收益和務工兩個方面來促進村民增收。”王勇說,沙溪村整合村民土地,出租種植藍莓,每年的租金成為村民的固定收益,另外,沙溪村還利用扶貧幫扶資金和壯大村集體資金投資入股,促進百姓增收。

據瞭解,藍莓基地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有10戶脫貧戶長期在基地務工,每年有2萬—4萬元的穩定務工收入,而有知識技能的年輕人,可以參與到產業的管理以及新模式銷售中,促進整個產業增值增效。

近一半鄉親在外打拼的沙溪村,如何守護僑鄉幸福新家園?

藍莓基地。沙溪鄉人民政府供圖

“搬過來以後就業容易了,在家門口做點零工,賺些生活費,不用出遠門,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小孩,真的很方便。”

“基層政府的教育部門重視沙溪的教育,肯在教育上花錢,孫子孫女回老家來上學,兒子也放心。”

“沙溪這十幾二十年的變化,我們大夥兒都是親身參與且有目共睹的。”

說起沙溪村的好,村民臉上都洋溢著燦爛、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