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2022-08-10由 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 發表于 農業

如何提高裝置開機率

聽說過

“黑燈工廠”

嗎?

武漢東風本田“黑燈工廠”59秒下線一輛新車

小米“黑燈工廠”每分鐘生產60部智慧手機

武漢美的智慧工廠15秒下線一臺空調機

航天702所氨綸智慧車間創兩項世界第一

……

眾多智慧製造

行業生產能力的“硬核”提升

都源於一種逐漸走進大眾視野的

智慧化生產模式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近年來

四院深入貫徹“三高”轉型發展要求

深入推進精細化高效科研生產

新體系建設

安全、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強力推進

生產作業

現場

環境顯著改善

兩化融合及資訊化建設全力推進

生產製造機械化、自動化水平大幅提高

完成了“壓力測試”為代表的科研生產任務

全院科研生產能力實現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日前,

401所

建成了

四院首個

夜間無人值守的加工生產模式

——

“黑燈工廠”模式

自2019年7月試執行至今,在示範車間裡,該模式已有4套裝置成功應用,目前可實現點火頂蓋、安全機構零件殼體、蓋的多型號、多零件、混批次柔性的夜間無人值守加工,具備

24小時連續作業的能力

,單個產品的

產能提升2到3倍

,成功實現了智慧製造生產能力的彎道超車。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黑燈工廠”夜間加工生產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裝置自動進行頂蓋流轉及加工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黑燈工廠”不全“黑”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簡單說,‘黑燈工廠’模式就是工人下班後,裝置仍能‘堅守’崗位,按照系統命令進行機床負載監控、孔加工刀具破損等各類檢測,檢測完成後,開始‘自主’加工,一個方箱上的4個頂蓋加工完成後,另一個方箱就會自動‘上場’”,八室副主任周峰介紹道,“它的

核心是如何提高裝置利用率,難點是如何在現有裝置上做文章

,改造現有裝置,而不是重新引進自動化生產線。”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近幾年八室生產任務以每年30%左右的增量連續增長,且人力資源增長緩慢,“黑燈”工廠模式是目前解決科研生產能力提升問題的最優方案。

研發團隊以

提高裝置使用開機率和有效加工時間

為核心目的,本著經濟節約、省時省力、後續開發性強的原則,在人力和物力不增加的前提下,基於現有的臥式加工中心等裝置,進行了適度的裝置資訊化、生產過程自動化改造和升級。

經過幾個月的試行,2019年底,最終確定了適用於點火裝置金屬件和安全機構柔性製造單元的“黑燈工廠”模式——

夜間自動化裝置進行產品粗加工,白天工人上班後進行精加工及後續操作。

這種“白+黑”的生產模式將適合機器乾的事交給機器,適合人乾的事交給人,形成了

人歇、裝置不歇的“人機協同”狀態

,既提高了裝置使用的開機率,又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一經試行,就達到了生產效率提升2倍的預期效果。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工人在集中控制檯進行操作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黑燈工廠”配備“智慧大腦”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產品質量穩定性、生產的連續性和加工過程安全性,這些是“黑燈工廠”模式能否順利執行的關鍵性問題。

為此,團隊基於現行使用的單元製造模式,將航天精細化管理、裝置自動化、加工過程數字化三方面相結合,對裝置進行了“量身定製”的系統開發和工藝最佳化,成功應用了

刀具壽命管理技術、刀具破損檢測技術、機床防撞監控模組等關鍵技術

,為其打造一個

能夠“自主”識別、判斷、控制、說話的“智慧大腦”。

裝置負載監控

就像“智慧大腦”的一雙

“火眼金睛”

,具備“看穿”機器執行狀態的能力,對裝置加工負載進行實時監測、採集、顯示,判斷裝置是否在正常執行狀態並做出相應處理,是一個可靠的“黑燈工廠”執行

“安全員”

針對加工生產的主力軍——刀具,團隊開發了能實現刀具磨損、破損線上檢測、“提醒”和自動補償的

刀具破損檢測功能

,還進行了刀具最佳化、刀具壽命管理等6個方面的最佳化和升級。刀具的使用、更換和成本的控制變得一目瞭然,還能“提醒”下班前檢查狀態的工人及時“補換貨”。

工件線上檢測

在機械加工完成後,對加工部位進行檢測,判斷加工工件的尺寸是否符合公差要求。就像在機器裡放進了一個

“產品檢驗官”

,能實時檢測零件的加工尺寸、判斷產品的穩定性,並根據產品質量和刀具破損的狀態“叫停”生產,且只需花費人工檢驗時間的三分之一。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此外,團隊還從“黑燈工廠”模式可能會發生的機床嚴重撞擊和產品批次報廢問題著手,進行反向推理和驗證,最終完成了包括

程式最佳化、工裝準備及最佳化、計量器具最佳化、裝置連續加工等9項30多個方面的最佳化和完善

,解決了需要人員進行的檢測零件尺寸、異常處理、座標系確認、刀具維護、裝置關機等相關操作和安全生產問題,保證了裝置在無人干預的前提下實現連續加工和自動關機。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與“黑燈工廠”模式匹配的貨架

四院首個“黑燈工廠”模式:可24小時連續作業

401所八室智慧製造車間

系統軟體更加智慧,裝置更加“聰明”,輔助生產機器更加“貼心”,工藝不斷細化、量化和最佳化,上下游工序加速整合,當“黑燈工廠”與生產製造融合更加緊密,點火裝置金屬件和安全機構的產能效率和質量提升才能更高。

“十四五”期間,該所將圍繞柔性製造的未來趨勢,繼續引裝置、優系統,進行各種型別的機械臂自動上下料、裝置過程監控、加工穩定性提升等工藝課題攻克,持續擴大“黑燈工廠”模式的優勢和應用,讓智慧加工車間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遠。

供稿:胡 俊

編輯:胡 俊

稽核:

榮元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