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無錫茭白資源圃雜草叢生令人淚崩

2022-07-09由 江南晚報 發表于 農業

長綠飛蝨出現在家裡怎麼辦

無錫茭白資源圃雜草叢生令人淚崩

這兩天,正是本地秋季茭白上市季。在無錫益家康蔬菜研究所茭鴨鵝共作試驗田內,長勢旺盛的茭白昭示著秋天的碩果。這季茭白的豐產,宣告了這一全新的茭白種植模式的成功。然而,該研究所竟無人為此歡欣鼓舞:相距不過幾十米的茭白種質資源圃(本報曾於2012年2月14日、2014年3月5日、2016年11月18日、2018年6月14日報道過)內雜草叢生,難以下腳。5年間研究人員歷經千辛萬苦尋回的11份優質茭白種質材料如今已“半荒廢”,無錫面臨再次喪失這些優質茭白種的可能。

夏秋兩季都實現了豐產

“距你上次來採訪至今,這3個多月中只治過一次蟲!”無錫益家康蔬菜研究所試驗基地負責人殷曉丹告訴記者,那次治蟲主要是針對長綠飛蝨打的藥。加上此前打的3次生物農藥,目前這些茭白一共就打過4次藥。至於除草,經過觀察發現完全不用人動手,這些草被養在水田裡的鴨鵝全部吃光了,就連田埂上的草也被吃得光溜溜的。而對付螟蟲根本沒用到農藥,僅依靠黑光燈、性誘劑、深水和鴨鵝這“四大法寶”就全部解決了。至於肥料,都是“自產自銷”的鴨鵝糞便有機肥,除此之外再沒有額外施肥了。

附近的菜農對此也十分“感激”:試驗基地的黑光燈把周邊300米水田裡的蟲都誘過來了,他們比以前少打了三四次農藥。茭白產量儘管沒有明顯提升,但品質卻得到大幅提升。“以往即便打了農藥還會有被蟲蛀掉的茭白,如今已經找不到蟲茭了。”殷曉丹表示,而試驗田的茭白,無論是產量還是品質都有明顯提高。產量提高了10%左右,由於穀氨酸含量高,因此吃口要比一般茭白更鮮嫩。

該研究所負責人周南星表示,“茭鴨鵝”共作新模式下夏、秋兩季都實現了豐產,這標誌著該研究成果試驗成功。

試驗成功了卻難以推廣

試驗成功了卻無法推廣,已經成了研究所每個人的心病。“儘管我們認為這種共作新模式已經成功,周邊百姓也覺得很好,但卻難以推廣。”周南星表示,之所以無法推廣,主要是這一成果未經權威部門驗收。“這就相當於一個小孩出生後沒上戶口。”他說,沒上戶口的孩子就沒法正式上學。同理,沒有經過驗收鑑定的研究成果也無法進入官方推廣的行列。

那麼怎樣才能被推廣?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首先應由上級部門進行鑑定,鑑定通過後再交由推广部門進行推廣。殷曉丹說,試驗成果只有經過鑑定後才能變為科技成果,從而使整個生產力水平得到提高。

該研究所負責人坦言,之所以一心要將成果推廣出去,是急切想透過“以茭養茭”的方式“養”活從各地蒐集而來的11份優質茭白種質材料。採訪中記者瞭解到,此次試驗所用的茭白種墩便是出自這11份茭白種中有著純正無錫血統的“劉潭茭”。換言之,若“茭鴨鵝”課題能得到推廣,一定程度上也能為研究所帶來部分收益,能反哺“茭白種質資源的收集、儲存和利用”這一研究課題。

近三年又尋得3份茭白新株系

為了儘可能多地收集到優質茭白種質資源,承擔無錫茭白種質資源保護和應用研究責任的無錫益家康蔬菜研究所,在2012年至2015年間,從各地蒐羅尋覓到無錫早夏茭、廣益茭、劉潭茭等8種有無錫血統的茭白種子。而最近3年又新發現了3份優質茭白株系。“這一批選育出來的材料成熟期比早先一批品種還要短一點。”殷曉丹介紹說,“這3個株系的特性各不相同,有的生育期短,有的品質好,有的抗熱性相對好一些。按照‘一茭一芹’的模式,以前兩年只能種兩季茭白一季芹菜,而現在一年就能種一季茭白一季芹菜,等於兩年可以種兩季茭白兩季芹菜。”這就是說兩年可以多種一季芹菜了。他對記者說,必須選育生育期短的茭白,才能縮短結茭到採收的時間,這樣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種芹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從而實現“一茭一芹”的新種植模式,使菜農增產增收。

根據研究需要,每一種種質資源要儲存若干份。“就跟點菜一樣,客人需要哪一個就點哪一個,我們負責加工出來。”殷曉丹告訴記者,按照種質資源的要求,一般來說,一份材料要儲存30份,相當於同一份茭白株系要種30盆。收集初期一共種了120盆,而現在11份材料加起來也只有七八十盆,而且破損的破損,衰敗的衰敗。

無錫茭白資源圃雜草叢生令人淚崩

三位年輕助手先後另謀高就

“根本請不起人手!”殷曉丹坦言,“近幾年幾乎每年都有人找到研究所尋求合作,可當對方提出希望購得大量茭墩時,我們就傻眼了,根本交不出那麼多‘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沒有足夠的地方和容器用於繁育,另一方面還是請不起人手。

他向記者吐苦水,茭白繁育的係數一般為3。也就是說,一個茭白墩到第二年只能發出來3個墩。而在人手足夠的情況下,也可以實現“1變6”。“繁育的量越大,人工成本才有可能攤得越薄!”他說,以研究所目前的人力物力,繁育茭墩並不合算:一個茭墩只能賣3元,在高額的繁育成本下虧本的可能性很大。

說起種植資源圃日常的維護管理,該研究所聘請的原無錫市蔬菜研究所從事茭白研究30多年的老專家忍不住扼腕嘆息:由於缺資金缺人手,當初紅極一時的茭白種質資源圃如今已“四不像”了:“這5年來我先後帶過3個徒弟,都是科班出身的好苗子,一開始都鬥志昂揚、信心滿滿,但最終都沒能堅持住,太可惜了!”老專家惋惜之餘也表示理解。他說,畢竟年輕人還要靠收入養家,不可能平白無故地義務勞動。日子一長,他們靠著微薄的收入度日倍感艱難,一一離開,無一例外地被大公司、上市企業招入麾下。“沒了助手就相當於少了左膀右臂,”老專家坦言,2015年後就再沒法靠賣茭墩“以茭養茭”了。眼下,僅有屈指可數的幾人還在苦苦堅守,大家都期盼早日透過“以茭養茭”有些微薄收入,來作為蔬菜研究所運轉維繫的資金,以免千辛萬苦尋回的茭白種質資源遭荒廢。“說實話,我都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殷曉丹向記者袒露心聲。

研究課題後繼乏人難以為繼

老專家的擔憂不無道理。記者來到幾十米之外的茭白種質資源圃,滿目凋敝的景象似乎印證了老專家所言。2014年,無錫現代農業研究院和益家康蔬菜研究所、太湖水稻研究所、明珠水產研究所、吳越花卉苗木研究所作為無錫現代農業的“一院四所”正式成立。翻看當年的媒體報道,“一院四所”的人氣曾經相當旺,頻頻見諸報端。5年過去了,如今這裡早已沒了當初生機勃勃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門可羅雀、雜草叢生,就連進門處也是野草遍地,記者一時間竟不知如何下腳。在殷曉丹的“幫助指引”下,記者才勉強找到進入資源圃的“路徑”,一路上奮力撥開一人高的雜草前行。“看到了嗎?在這裡!”殷曉丹努力掰開纏著“茭白缸”的野芹菜,好不容易才露出了水缸的一角。

對此,研究所負責人表示萬分無奈。他直言不諱告訴記者,由於沒有科研資金的支援,研究人員後繼乏人,課題難以為繼。“若讓我眼睜睜看著這些費盡心血才找回來的茭白種質自生自滅,實在是心有不甘!”老專家對記者說,一談到茭白種質資源他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陣酸楚。由於缺少基地,種質資源保護條件面臨困難。“茭白生長時跟柱子一樣,地下莖長出來後需要換成大盆。”他坦言,盆的成本倒不貴,貴就貴在維護這些種質資源的人工成本。

殷曉丹介紹說,要維護好茭白株系,不僅要翻盆、倒盆,一年下來還要換幾次水。盆自身的重量加上土、水總共要兩三百斤,沒有點體力是扛不住的。而如今人工費用已經漲到100多元一天了,研究所根本不敢大量用工人。很多時候為了節省資金,研究人員不得不親自上陣。而今年夏天溫度又特別高,這種惡劣天氣下更是請不起人手,心中縱有萬般不捨也只好眼睜睜看著棚內雜草叢生。

(晚報記者 袁曉嵐/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