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祁東有群“微河長”,精準守護河道“毛細血管”

2022-06-10由 華聲線上 發表于 林業

河道溝渠可以承包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9日訊(通訊員 許珂 付姣龍)一個垃圾袋、一把火鉗、一雙套鞋、一副紅色袖章,這是祁東縣太和堂鎮三口灣村村民、祁水河“微河長”譚昌明每天巡河必備的“老四樣”。

筆者採訪時,譚昌明正沿著祁水河的溝渠撿拾垃圾。陽光下,微風吹拂的河面碧波盪漾,兩岸風景倒映水中,魚兒歡快地游來游去。行走於岸邊,筆者彷彿置身於一幅立體的水墨畫中,不敢高語,生怕打破這份寧靜。

“這條河現在水質好了,走在河邊,心情也變得格外舒暢。”去年6月,自從與鎮裡和村裡簽訂了《渠道管護協議》《河道水域保護協議書》和《村規民約》,60多歲的譚昌明便主動“承包”了家門口1。5公里的乾渠,負責對該渠段進行清草除雜、日常衛生管理和邊坡護理。

原來,為探索治水的長效機制,2018年,祁東縣在縣鎮村三級河長全覆蓋的基礎上,採取橫向延伸、縱向擴充套件的模式,將河長制覆蓋到小溝、小渠等小微水體,設立“微河長”,由村民自願“申領”河段並簽訂管護協議,進行分段包乾、分片管理,協助總河長做好河情記錄和反饋,暢通河湖管理的“毛細血管”。

“往河裡亂扔垃圾、倒生活汙水、養家禽等等,這些不良行為現在都看不到了。河道治理好了,魚蝦、河蚌、螺螄統統回來了,我們村民都很開心。”正在河邊涼亭玩耍的村民周學梨指著貫穿全村的祁水河告訴筆者,透過河長制工作的開展,村民們親眼目睹了祁水河治理以來發生的變化。

為了能讓家門口這條河長久地“美”下去,當地政府還跟村民們“約法三章”,簽訂了《河道水域保護協議書》和《村規民約》,對在河道溝渠內亂扔、亂採、亂圍的違規現象在村務公開欄曝光,並按村規民約進行處罰;對貢獻特別突出的微河長則給予相應的獎勵。

“簽了協議之後,村民成為門前這條河的微河長和守護者。比起以前,肩上多了一份責任。”祁東縣太和堂鎮黨委副書記李俊軍告訴筆者,如今,“護水”已經成為了三口灣村村民的村規。村民們自覺加入到治水大軍中來,以身作則,全民參與,守護好家門口的河道,治水愛水正成為一種新風尚。

[責編: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