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陡坡改緩坡,輪椅老人出樓不愁了,社群這事兒辦得貼心!

2022-06-06由 京報網 發表于 林業

怎樣把臺階做成緩坡

最近,家住紅廟北里14號樓的李阿姨每天都要熬上一大鍋綠豆湯,送給在樓門前修建坡道的工人解暑。隨著緊張的作業,7月15日,新的坡道順利修建完成。“以前臺階、陡坡二選一,腿腳不好的老人很為難,修好了坡道,下樓終於不發愁了!”記者前後兩次來到該小區,探訪困擾老人的下樓難題如何破解。

臺階+陡坡 老人出樓難

6月18日,記者第一次探訪紅廟北里14號樓,遇到坐著輪椅在樓下休息的張大爺。張大爺說,這棟樓建成30多年,住著300多戶居民,隨著樓里老人不斷增多,下樓難成了普遍難題。“雖然樓裡有電梯,下到一樓很方便,但想要出樓門可就難了。”

陡坡改緩坡,輪椅老人出樓不愁了,社群這事兒辦得貼心!

改造前,陡坡需要多人協助才能安全推輪椅老人下樓。

記者發現這棟樓有三個出口,但都需要下7級臺階,只有中間一個出口建有一個陡坡。“臺階沒法走,可坡度又太大,我老伴推輪椅,每次我都心驚膽戰,怕控制不住輪椅, 把她也摔著。”下樓難,張大爺出門越來越少,偶爾出門,就得請年輕人幫忙。

“特別費勁。”一名年輕小夥子說,他幫樓裡的老人推過幾次輪椅,每次都捏把汗。由於坡度過陡,上坡時十分吃力,下坡時更擔心輪椅衝下去,只能背過身子倒退著往下走。

協商推動 改造進行時

紅廟北里社群黨委書記王娜介紹,樓體與道路之間只有幾米距離,在這麼短的距離內,把1米多高的坡道變得平緩,還不能阻塞道路通行,這是問題的難點。

今年5月,王娜來到紅廟北里14號樓,短短20分鐘內,她看到七八位老人要麼推輪椅、要麼推助步車,需多人幫助才可透過坡道,看到這個場景,她心裡很不是滋味,“這事兒不能再耽擱了,必須想辦法解決。”

王娜與社群工作人員立即聯絡了大物業,派專業人員實地檢視。“紅廟北里社群產權單位複雜,為了規範管理,我們引進大物業對社群內多個小區的道路、綠化、保安、保潔進行統一管理。”隨後,社群與大物業、產權單位、居民共同協商。“現有的坡道改造確實存在困難,要麼坡度達不到要求,要麼會阻礙通行。”大物業相關負責人說。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三個出口是相通的,只需要對其中一個出口的臺階進行改造,就可以滿足整棟樓老人的出樓需求。西側出口前空間較大,最適合坡道改造。於是,產權單位提供建設坡道物料的資金,大物業進行施工,6月29日施工正式開始。

7月5日,記者再次來到紅廟北里14號樓,七八名工人正在施工。樓門前的7級臺階,有半幅被改造為坡道。大物業相關負責人說,為了在短距離內讓坡度變緩,坡道中間設計了一個平臺,坡道拐個彎,呈L型,這樣一來,坡度由原來的近20度降為了7度左右。

陡坡改緩坡,輪椅老人出樓不愁了,社群這事兒辦得貼心!

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斜坡改造。

記者注意到,坡道拐彎,導致6米的坡道伸進了樓門外腳踏車棚。“每個單元樓門外都設有腳踏車棚,坡道佔用一小部分對停放車輛影響很小,經過和居民們溝通解釋,大家也很支援。”王娜告訴記者,新建的坡道還將配備雙扶手和防滑面,讓老人出行更加安全。

陡坡改緩坡,輪椅老人出樓不愁了,社群這事兒辦得貼心!

透過緩坡老人可以輕鬆上樓。

今年80多歲的李阿姨,施工期間每天都熬上一大鍋綠豆湯,給工人們解暑。李阿姨笑著說:“樓裡很多和我一樣的老人,坡道修好了,既方便又安全,社群這事兒做得貼心。”

流程編輯:u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