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從江下江鎮:種桑養蠶編織脫貧致富“新絲路”

2022-06-01由 天眼新聞 發表于 林業

養蠶有人收購嗎

“這是我今年賣的第六批蠶繭了,這批我養了一張蠶,產繭243。8斤,收益是4876元,下一批我想偷個‘懶’少養點,趁著養蠶存了點錢先把新房子建起來。”在巨洞村的蠶繭收購站裡,種桑養蠶大戶吳木生興高采烈的說到。

從江下江鎮:種桑養蠶編織脫貧致富“新絲路”

2018年以來,從江縣下江鎮改變傳統種桑養蠶方式,透過“公司+合作社+貧困戶”、“公司+大戶+貧困戶”模式,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統籌土地流轉,建立利益聯結,確定企業回收、產銷與技術支援的服務機制,形成了產銷一條龍的桑蠶產業聯合體,推動從江縣“桑-蠶-絲”產業鏈的加速成型,帶動貧困群眾致富增收。

在下江鎮公納村的桑蠶養殖基地,280畝桑樹基地連綿起伏、綠意盎然,灰色蠶房錯落其中,別有一番“醉人”風景。蠶房內,農戶賈高暉正在細心的鋪設方格簇、波浪網,方便從成熟的蠶蟲吐絲結繭。

從江下江鎮:種桑養蠶編織脫貧致富“新絲路”

“原來我還擔心沒有技術養不好,現在看來‘擔心’完全是多餘的,鎮裡專班每天都安排技術人員來指導,從桑苗種植、幼蠶養護到成蟲吐絲全程跟進,還成立微信交流群,手把手交我們,完全可以放心。下一批,我還要擴大養殖,這個可比出去打工好多了,在家就能賺到錢,還能照顧家人,心裡踏實又滿足,這都得感謝國家的好政策呀。”賈高暉一邊鋪網一邊說到。

種桑養蠶產業“時間短、見效快”,可實現當年栽桑,當年養蠶,當年獲益。公納村今年種植桑苗280畝,首批試養的12戶合計養蠶4。5張,每張可孵化幼蠶10萬隻左右,生繭1100。4斤,收益22008元,每張桑蠶產繭量達到244。5斤。

從江下江鎮:種桑養蠶編織脫貧致富“新絲路”

“我們第一批試養效果很好,首批養蠶的12戶在技術人員手把手的指導下已經成了我們村的‘土專家’,下一步將透過這12戶帶頭人發揮‘傳幫帶’作用,繼續擴大養殖,今年最少還可以養3批。目前我們村種桑養蠶專案已透過合作社入股形式,實現利益聯結87戶358人,其中貧困戶75戶306人。”公納村村支書賈術光談到種桑養蠶專案信心滿滿。

據瞭解,下江鎮現有種桑養蠶基地935畝,桑樹林每4畝可供應1個50平米蠶房,一年可採摘8至10批桑葉養蠶,每張蠶可生繭200斤左右。按每年養蠶8批次,市場回收價20元/斤計算,每個蠶房年產值32000元,專案現有164個蠶房,年產值預計可達524。8萬元。目前,該專案涉及下江鎮巨洞村、公納村、秋老村、秋新村、臘俄村、民族村、良文村共7個村,利益聯結農戶269戶1128人,其中貧困戶239戶1017人。

2020年,下江鎮在巨洞村組建集小蠶和蠶繭收購站,可滿足本鎮幼蠶供給、蠶繭收購需要,同時完成繭、蛹分離,蠶蛹在站內經過消毒、烘烤等工藝加工處理後還可以作為食品材料出售,進一步擴大專案收益。

從江下江鎮:種桑養蠶編織脫貧致富“新絲路”

“明年,我們計劃從4月底5月初開始養蠶,最少就可以養到10批,前5批每5畝桑林可以養半張,後5批樹冠長大、葉子增多就可以養1張,這樣今後每年最少可以養到7。5張,可持續養到20年。集小蠶和蠶繭收購站專案,下江鎮政府與公司簽定了10年的合作時間,也就是說下江鎮種桑養蠶產業在未來是有保障的。”專案負責人石開雄介紹到。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夏華

通訊員 龍珍霓

編輯 植鳳仙

編審 吳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