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詩人與科學家眼中的雨燕

2022-05-30由 夢話詩詞 發表于 林業

蜜蜂是怎樣生寶寶的

雨燕——北京城古老的象徵,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妮妮”的原型,特別是北京申辦奧運成功之後,加速了城市的建設,導致適合雨燕搭窩棲息的建築場所越來越少,雨燕的數量也在驟然下降,因此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東北部水畔密林中修建了雨燕塔,為雨燕提供棲息場所,這裡成了雨燕的快樂家園。

詩人與科學家眼中的雨燕

拍攝於2019年7月

燕子或雨燕都是燕,從古至今燕都是文人眼中的重點物件,借“燕”抒情。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烏衣巷》的兩句,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過去,現在,燕子穿梭於繁華與平凡的之間,讓人領略到劉禹錫面對眼前的變化,發出滄海桑田的感嘆。雨燕也在更多詩人的筆下:

雨燕【宋 梅堯臣】

雨燕去還來,銜蟲為雛食。

雄雌溼已倦,樑棟冷並息。

緣礎蚍蜉群,拾餕蜻蜓翼。

谷粟滿京囷,任從黃雀得。

晚燕【唐 白居易】

百鳥乳雛畢,秋燕獨蹉跎。

去社日已近,銜泥意如何。

不悟時節晚,徒施工用多。

人間事亦爾,不獨燕營巢。

雨燕科下共有18屬84種,分佈廣泛,是著名的候鳥,在高緯度地區繁殖,到熱帶地區越冬,翼長而腿腳弱小,但雨燕是

飛翔速度最快

的鳥類,並且能夠常在空中捕食昆蟲。

詩人與科學家眼中的雨燕

圖片源於百度

看起來瘦小的雨燕,為何是飛翔速度最快的鳥類,如果說用“全球巡航”、“氣象站”來形容雨燕也不為過。

《Wind-assisted sprint migration in northern swifts》[1]重點研究雨燕遷徙的總體速度是由中途停留時的加油速度、飛行速度、飛行期間的電力消耗和風的支撐所決定的。在這裡,我們使用歐洲範圍北部常見雨燕繁殖的GLS跟蹤資料來研究季節性遷移策略和總體遷移速度。資料顯示,估計的總體遷移速度遠遠高於預期(

平均570公里/天;9天最高832公里/天

)。在春季,快速航線提供的順風支撐比秋季高出20%。這種規模的持續遷徙速度只能在小鳥身上透過一種綜合策略來實現,包括在中途停留時的高加油率,在遷徙期間的飛行和覓食,以及選擇性地使用順風。

表1:由瑞典拉普蘭常見雨燕繁殖的輕型地理定位器記錄的秋季(19個個體)和春季(20個個體)的遷移特徵

詩人與科學家眼中的雨燕

圖片源於參考[1]

秋季和春季普通雨燕的遷徙路徑和遷徙效能的差異:

從瑞典拉普蘭的繁殖區(黑色填充的正方形)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路線,由微型輕型地理定位器(GLS)描繪。線連線1天的GLS平均位置(黑點),開圓表示沿遷徙路線停留的位置和持續時間。受春分(未知緯度)影響的位置用開放的點和虛線表示。普通雨燕秋季和春季遷徙的差異(n=19)。箱形圖顯示了資料分佈,黑線連線了兩個遷徙季節的同一個個體。如下圖:

詩人與科學家眼中的雨燕

圖片源於參考[1]

在我們的北方雨燕在遷徙中:

春季留非常有限,這表明了一種遷徙策略,包括覓食和飛行。這種模式表明雨燕使整體最小化花在春季遷徙上的時間(Alerstam and Lindstr m 1990)。有三隻沒中途停留。

詩人與科學家眼中的雨燕

圖片源於參考[1]

詩人與科學家眼中的雨燕

圖片源於參考[1]

詩人與科學家眼中的雨燕

圖片源於參考[1]

根據緯度的變化

A:平均停留時間(GSE)和中途停留時間總數。

B:預測飛行高度和順風支援度(GSE)。

C:普通雨燕在實際出發日期G3天出發時遇到的平均順風差。負值意味著,選擇不同出發日的鳥在給定的緯度上平均盈利的風力較低。

包括撒哈拉沙漠和地中海在內的生態屏障的大致緯度範圍由背景陰影區域表示。

參考

[1]《Wind-assisted sprint migration in northern swifts》[EB]。 (

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21)00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