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人物|舒凱:人生朝露,技藝千秋,薪火傳承六十餘載,只為患者一線“聲”機

2022-05-30由 MED24公開課 發表于 林業

神經鞘怎麼讀

人物|舒凱:人生朝露,技藝千秋,薪火傳承六十餘載,只為患者一線“聲”機

04:02

很多人認識神經外科,其實是從各類醫療電視劇中,比如《奇異博士》《實習醫生格蕾》《心術》。為什麼醫療類的影視作品主角喜歡選擇神經外科醫生?當然是因為神經外科醫生夠忙夠酷炫,大腦的奇妙更是讓這群在大腦上動刀子的人自帶光環。

本期

MED24人物

正是這樣一位神經外科醫生,他叫舒凱,來自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外科。

人物|舒凱:人生朝露,技藝千秋,薪火傳承六十餘載,只為患者一線“聲”機

/ 心繫一物,緘口不言,二十多年磨一劍 /

初次見到舒凱教授,第一感覺就是淡定寡言,與影視作品中天之驕子般神經外科醫生形象相距甚遠,在旁人眼中屬於「人牛話不多」的那種。

神經外科醫生到底有多難培養?用知乎上點贊最多的回答來說「

想在這種配備齊全的醫院(每個省不超過5家)做到出色的神經外科醫生,起碼需要二十年

」。

從1996年同濟本科畢業進入神外,到師從雷霆教授完成博士學業,再到前往Erlangen-Nürnberg大學神經外科學習,舒凱學成歸來工作至今,已經有23個年頭。作為土生土長的同濟神經外科第四代,如果說有哪些話對他的影響巨大,那就是前輩蔣先惠教授的“人生朝露,技藝千秋”,以及李齡教授一直奉行的“吃虧是福”。

人物|舒凱:人生朝露,技藝千秋,薪火傳承六十餘載,只為患者一線“聲”機

二十多年磨一劍,梅花香自苦寒來。2017年,2018年,舒凱教授個人分別以670、650臺連續2年入選了同濟醫院核心人力資源排名前十。不善言辭,但永不放棄對技術的追逐;打磨技術,用技術說話成為了他身上最明顯的標籤。

人物|舒凱:人生朝露,技藝千秋,薪火傳承六十餘載,只為患者一線“聲”機

人物|舒凱:人生朝露,技藝千秋,薪火傳承六十餘載,只為患者一線“聲”機

/ 面聽一體,“聲聲”不息,六十餘載薪火相傳 /

作為湖北最早的神經外科,同濟神經外科堪稱湖北甚至中南地區神經外科醫生的搖籃。但光榮的背後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尤其是對基層處理不了的複雜疑難病例患者而言,他們的身上肩負是最後的救治希望。聽神經瘤便是這樣一種複雜的神經外科疑難病例。

它是一個在顱內比較常見的良性腫瘤,但曾經手術致死率極高。所謂的聽神經瘤,實際上來源於前庭神經,是一種前庭神經鞘瘤,它的發病率並不是特別高,流行病學統計在8-10/10萬,因此基層醫生能見的機會很少,更談不上規範診治。

人物|舒凱:人生朝露,技藝千秋,薪火傳承六十餘載,只為患者一線“聲”機

聽神經瘤從發現至今,以有兩三百年的歷史。最開始,死亡率是100%。

同濟醫院神經外科從60年代開始,由

蔣先惠

教授率先展開聽神經瘤顯微手術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手術死亡率約40%,面神經儲存56%);

上世紀70年代,

李齡

教授在國內首先提出蛛網膜平面下聽神經瘤顯微手術技術理念,沿用至今,將聽神經瘤帶入顯微時代。這一舉措顯著降低死亡率,提高了面神經儲存率(死亡率<1%,面神經儲存90。6%);

到了90年代,

雷霆

教授大力倡導神經電生理監測。時至今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舒凱

教授及所在團隊

已經能將聽神經瘤患者的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而且面神經的儲存率基本上可以達到98%以上

。六十餘載的探索,也讓同濟神經外科在聽神經瘤領域走出了帶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即應用神經電生理和CUSA輔助顯微技術的同濟手術風格。

/人生朝露,技藝千秋;格物窮理,同舟共濟/

同濟醫院神經外科由裘法祖院士和蔣先惠教授於1955年正式創立,從最初的36張床位到如今的300張床位,年手術量超過4000臺,經歷了風雨,也取得了輝煌;目前科室有7位博士生導師,作為最年輕的一位博士生導師舒凱教授,也是土生土長的“同濟人”,他的身上自然也帶有非常濃郁的“同濟”氣息。曾讀到過一篇舒凱學生的工作週記《跟隨我的導師舒凱》,舒凱教授的評論讓人印象頗深。

人物|舒凱:人生朝露,技藝千秋,薪火傳承六十餘載,只為患者一線“聲”機

人物|舒凱:人生朝露,技藝千秋,薪火傳承六十餘載,只為患者一線“聲”機

“格物窮理,同舟共濟……研究生小焦的總結,讓我想起了當年跟隨我的導師雷霆主任高強度臨床學習的場景,是同濟培養了我們,一代代傳承。”

舒凱說:“作為一個醫者,我們要有醫者仁心,就是要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聽神經瘤切與不切,是生與死的區別;而聽神經的留與不留,則是有聲與無聲的差別,取捨之間,方顯醫者仁心。

人物|舒凱:人生朝露,技藝千秋,薪火傳承六十餘載,只為患者一線“聲”機

有患者這樣評價:“

舒心就診,凱旋而歸。

“在經過五個半小時的手術,我母親順利走下了手術檯,現在回想起我母親腦後如小藍球的包塊都感到後怕,回想起您的對話,明知不可為,非要為之,我眼睛就溼潤了。當您面對患者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名譽,而是怎樣解決好患者的病痛,不是從您自信的話語和關切的眼睛中,我都沒有勇氣為我母親在生命的賭場中作出all-in的決定。”

——508床患者家屬

而舒凱說:“

隨著年資的越來越高,我們現在能夠知道怎麼取捨,對病人是最有益的,當然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但是隻要你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這個是在一定會取得自己技術上的長足的進步

。”

MED24醫學傳媒

面向廣大醫生及醫學生,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醫學影片資訊平臺。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