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人工智慧和音樂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未來,“玩音樂”其實很簡單!

2022-05-23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林業

什麼叫挖物件

人工智慧時代,未來的音樂將是什麼樣的?

隨著電子技術以及計算機的出現,電子音樂、midi、計算機音樂、音樂人工智慧迅速發展。

在未來,音樂創作也不再是一項“觸不可及”的技能,人們可以自己摸索編曲技能、尋找適合自己的音樂風格……其實,在變幻莫測的數字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名音樂人。

5月4日晚上,2023第三屆“尋找未來音樂創作人”活動啟動會在線上舉行,在此期間,音樂界大咖聚焦“人工智慧+音樂”的主題,展開了探討。本次主題論壇由東方衛視知名節目主持人貝倩妮擔任嘉賓主持。

打破技術壁壘

每個人都能玩音樂

有些孩子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

音樂的技術和裝置門檻過高,讓學生們望而卻步?

然而,計算機以及人工智慧技術或許可以改變這個問題。

論壇上,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主任於陽教授介紹了音樂與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以及兩者的相融合,形成交叉學科。

人工智慧和音樂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未來,“玩音樂”其實很簡單!

於陽說:“現在的學生們已經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了,他們生活在虛擬偶像、電子音樂和遊戲世界中,但是我們的課堂還是保留著幾個世紀以前的樣子,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也要做出改變。”

據介紹,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創建於2003年,是全國最早設立音樂與科技交叉學科的院系之一。

於陽教授提到,該專業當下關注的方向是音樂、科技和教育這三大領域中間交叉的部分。

他認為,透過科技來改革音樂教育是未來重要的一條道路。

上海音樂學院附屬黃浦比樂中學校長羅立新也出席了本次論壇,他介紹說:“作為一所上海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學校始終立足於透過一系列美育潤心的藝術特色課程,用藝術點亮生命,以美育人,全面提升師生藝術人文素養。”

人工智慧和音樂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未來,“玩音樂”其實很簡單!

目前,學校已經開設了多個藝術類社團,涵蓋民樂、管樂、合唱,舞蹈、書法、篆刻、戲劇等。

此外,比樂中學還與上海音樂學院達成共識,培育“計算機音樂創編”等音樂工程人才。

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副教授、招生面試官汪潔老師談及未來音樂人才時,她提出,未來音樂專業人才應該如何不僅僅是把學習重心放在“技巧的提高”上,而是如何從不同的方面提高成為獨立音樂人的能力,提高創造性和領導力,以適應未來不斷變化的音樂市場需求。

人工智慧和音樂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未來,“玩音樂”其實很簡單!

音樂創作靈感來源於生活

論壇上,兩位上一屆“尋找未來音樂創作人”的金獎獲得者,分別來自融育國際學校的小颯和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周浦中學的付亦琦也在線上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故事。

小颯同學的獲獎作品名字叫做《不期望》,是以環保為主題創作的一首歌曲。

她說:“我是音樂人華晨宇的歌迷,他的音樂給我帶來了很多,在我生活的很多地方都給我帶來了力量。他有一首歌《神樹》是以環保為主題的流行音樂。”

在創作過程中,小颯在網上刷到了關於這首歌編曲和扒譜的細節。雖然,她沒有系統地學過編曲,於是,她就在手機上的“庫樂隊”編曲軟體裡摸索。

據小颯介紹:“整首歌的創編花了大約一年的時間,同時,她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流行歌曲的編曲細節,在此過程中瞭解了和聲、合成器等等,讓我的歌能夠更加完整。”

同時,小颯同學也透過自己的經歷告訴所有心懷音樂夢想的人:多去嘗試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堅持自己的音樂風格更加重要。

人工智慧和音樂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未來,“玩音樂”其實很簡單!

論壇上,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周浦中學的付亦琦談及去年的獲獎經歷,笑著說道:“獲得金獎是在我們的意料之外的,畢竟說唱音樂還沒有做到能夠照顧到每一位聽眾。”

付亦琦分享道,這首作品,是他和朋友在去年國慶假期期間完成的一首歌曲,當時,他們真正創作音樂的時間只有半年。

他們希望能做出一首不論在什麼場合都能讓臺下的聽眾跟著一起搖起來的作品,於是,這個funk(放克音樂風格)的作品便誕生了。

付亦琦說,“在創作中,很多次我都曾懷疑和否定自己,比如,這樣編排不好聽,這歌詞寫得不行,混音做得太差等等問題。但是,在作品釋出後,非常慶幸有這麼大的反響。”

人工智慧和音樂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未來,“玩音樂”其實很簡單!

此外,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音樂科技專業博士後任時弘、電影音樂製作專業研究生(研二)諾爾曼、電子音樂設計研究生(研二)金穎而、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在讀學生音樂傳媒專業(大四)的張韞池、音樂科技專業(大二)的惠嶽潤清和音樂設計與製作專業(大一)的陳逸軒三位同學也在線上和大家介紹了各自的專業,分享了平時的學習生活。

第三屆“尋找未來音樂創作人”

活動正式啟動

據悉,“尋找未來音樂創作人”活動已連續舉辦過兩屆,今年還將繼續舉行,並將在明年1月舉行總評選,同時,也為學習stia課程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現課程學習成果的舞臺。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科學與藝術學會指導,中國教育學會科創教育協作體、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上海市音樂聲學藝術重點實驗室主辦,上海音樂藝術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協辦。

大賽旨在挖掘有一定創作潛力的音樂製作,“音樂+人工智慧”的未來人才。

大賽具體資訊如下:

參與物件:

本次活動面向全體中小學生開展。共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個組別,參與學生可個人報名,也可團隊報名。

評選方式:

提交的作品的評審方式將由專家評審和網路投票組成。其中,專家評審比重佔據70%,網路投票比重佔30%。網路投票以作品在bilibili(“嗶哩嗶哩”平臺)上的播放點贊量為標準。

作品要求:

1。 提交的作品必須是原創作品或是改編作品。

2。 作品以影片形式呈現,具體要求為:

(1)作品影片總時長3-9分鐘;

(2)作品影片開頭需包含作者(學校、姓名)及作品情況介紹內容,不超過1分30秒;

(3)影片格式為mp4或mov,清晰度在480p以上。

3。作品無主題限制,如提交含有歌詞的歌曲作品,需同時提交歌詞。

報名方式:

掃描上方二維碼即可報名參加活動!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上觀號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