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哈爾濱市通河縣樺樹村:多措並舉樹新風 移風易俗奔小康

2022-05-23由 中國食品報社融媒體 發表于 林業

中國的樺樹分別叫什麼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蔣平 閆紫謙 記者高偉)在哈爾濱市通河縣通河鎮樺樹村的村委會圖書室的一角,安靜地存放著一頂大花轎。初來乍到的外鄉人可能會誤以為它是哪裡開業剪綵留下的紀念,但其實,正是這位每逢村裡有了喜事、好事就會閃亮登場的“重量級嘉賓”,承載了村民們的心氣和盼頭。

哈爾濱市通河縣樺樹村:多措並舉樹新風 移風易俗奔小康

不要彩禮和排場 花轎引領新風尚

三年前,村裡李海燕家的大女兒吳瓊結婚。李海燕曾算過一筆經濟賬:按照過去的鄉風民俗,婆家要給女方預備20萬至30萬彩禮,還要拿出30萬在縣裡“買樓”,拿出10萬買車。結婚當天辦席得預備3萬塊,在縣裡租一臺頭車需要2千塊錢,整個車隊下來需要萬八千塊。所以婆家至少要預備60萬至70萬才能把媳婦娶進門。

“當時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提出‘婚事新辦’,我第一個站出來支援。因為按照過去那麼辦,小兩口結婚就得差點要了老兩口的命,這可不對。我跟我家大姑娘說,‘如果非把錢要來,以後你公公婆婆日子過得不好,你倆著不著急?我們跟不跟著上火?所以你倆就好好過日子,咱家啥也不要。’”李海燕和老伴不僅做通了女兒工作,而且決定不大辦宴席,也不收取村民們的禮金。村裡的老人紛紛豎起大拇指,為這個“開明好岳母”點贊。也正是這一舉動給村裡破舊立新、移風易俗開了個好頭。

婚禮當天,穿著一身“中國紅”的吳瓊成了村裡第一位坐上花轎的新娘子,駐村第一書記王仲明和村幹部挽起袖管在前邊“打頭陣”,村裡兩個年輕小夥在後邊“穩後方”,四位“轎伕”抬著花轎。在淳樸的村民們組成的迎親隊伍簇擁下,全體村民共同在村訓石前見證了一對新人的愛情誓言。村老年協會和巾幗志願者服務隊還自發組織了文藝演出,傳統大秧歌喜慶熱鬧。村婦女主任孫紅親自上陣敲鑼打鼓,場面非常喜慶。

如今,吳瓊已經跟丈夫勤勞致富,日子越過越好。還生了一個大胖小子,轉眼孩子已經兩歲,一家人其樂融融。

哈爾濱市通河縣樺樹村:多措並舉樹新風 移風易俗奔小康

他山之石可攻玉 移風易俗正當時

談起過去的樺樹村,村裡的老人們向我們介紹了不少“窮講究”。不少人家因為孩子結婚債臺高築,甚至“因婚致貧”。孩子一結婚,不僅向父母要房要車要彩禮,還要地。“在農村,手裡有了地,心裡才有底。孩子會跟父母簽字據,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孩子結完婚,老人就被‘掏空’了。不少人家因此成了貧困戶,甚至還欠了一屁股債。”

第一書記王仲明自從2015年駐村幫扶後,也發現了村裡的這些“窮講究”。除了結婚,每逢紅白喜事也都要講究。誰家辦席的酒店有檔次,誰家的菸酒標準高,都要比。如何扭轉村裡攀比的不正之風,王仲明回想起了江蘇老家的祠堂。一個以傳統文化感染村民,幫助他們轉變觀念的想法在他腦海中雛形初現。說幹就幹,王仲明輾轉打聽到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在依靠傳統文化進行村民自治方面卓有成效,於是2016、2017連續兩年去那裡學習經驗。“我發現當地人在過節或給老人過壽的時候會抬花轎,於是受到了啟發。回來的路上我就在思考,我們村年輕人結婚的時候能不能也坐著轎子,穿上傳統服飾,舉辦中式傳統婚禮,這樣不也很有意義嗎?”回到村裡以後,王仲明在與村兩委幹部充分交流了學習考察經驗之後,決定“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打造以中華傳統美德為基礎的“仁孝”主題村,另一方面就是為村裡購入這頂大花轎,鼓勵村民“婚事新辦”。而李海燕就是第一個積極響應的好岳母。

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決定讓全體村民共同參與制定村規民約,形成樺樹村村訓,創作膾炙人口的《仁孝歌》。村裡還修建了百善圖、仁孝長廊,以及二十四孝文化街,仁孝大門、百善圖、仁孝精神堡壘、仁孝長廊以及村訓石等人文景觀及標誌性建築。讓村民們時刻被傳統文化所感染。與此同時,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等群眾自治性組織相繼成立,村民自治的程度越來越高。村裡開展的星級文明戶評比結果也逐漸成為了村民們的榮耀,潛移默化樹立起文明新風。

哈爾濱市通河縣樺樹村:多措並舉樹新風 移風易俗奔小康

鄉風連著你我他 新風吹拂千萬家

還有一個月,即將迎來第四屆樺樹村仁孝節。每年到了9月12日這一天,村民們擺上百壽宴,為老人抬花轎慶大壽,把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美德弘揚開來。在全村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身邊好人”、“最美庭院”、“新鄉賢”等評選活動。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一代影響一代,一代成就一行。

村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系我評價中,不僅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真正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而且也有了“新奔頭”。過去大夥兒比誰家席辦得排場大,誰的脾氣大,誰的酒量大。排場大了有面子,脾氣和酒量大了沒人敢瞧不起。越窮越比,越比越虛。但是隨著移風易俗的逐漸推進,現在村民們更加務實。到了晚上,大夥出來納涼。在廣場上跳廣場舞,鍛鍊身體。嘮得是誰家稻米賣得好,誰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誰家成了種植大王,誰家是創業能手,誰家的老人身體好,誰家的娃娃有出息。

金鵬就是近兩年從村裡走出去的一個有出息的女娃娃。2018年,她以609的分數考入了哈爾濱醫科大學,成為了村裡孩子們的好榜樣。回憶起女兒當時坐花轎時的光榮,她的母親孫玉霞感到既知足又激動。“我跟她爸爸只有初中畢業,金鵬能考上600分,成了‘村狀元’,我倆特別知足。而且村幹部還親自幫我姑娘抬轎子,給了她‘樺樹村榮譽村民’的稱號。我們全家都感到很光榮。”慶祝當天,過去村裡考出去的十多個大學生也到了現場,還有村裡正在上學的孩子們也都來了,一起在村訓石前誦讀村訓,交流學習方法。如今,9月份開學即將大三的金鵬正在準備考研。看到孩子爭氣肯學,孫玉霞兩口子感到日子越過越有勁。

各家的情況不同,“妙招”也不同。前不久,通河縣通河鎮樺樹村的王偉家辦了一件大喜事。兒子遲海龍不僅順順當當地娶了媳婦,而且在村裡還小小地“火”了一把。他充分發揮自身特長,成為了村裡第一位用無人機放一串鞭炮的新郎官。結婚當天,村民們敲鑼打鼓抬著花轎接親,新人到村訓石前誦讀村訓,在百善圖前合影留念,婚禮舉辦的既隆重還節儉。

如今,村裡的“人情債”越來越少,村民的擔子也越來越輕。大夥兒輕裝上陣奔小康的腳步也越來越輕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