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如果崇禎皇帝重用了魏忠賢,明朝能夠延遲滅亡嗎?

2022-05-18由 爆品的歷史 發表于 林業

遼東都司是什麼級別

據說朱由校臨終前,告誡崇禎,魏忠賢可堪大任。那麼崇禎重用魏忠賢,會延遲明朝滅亡嗎?答案是不會。

首先我們來看,魏忠賢是個什麼樣的人。

魏忠賢,原名魏四,出身於河北肅寧一個貧寒農家,沒讀過什麼書,每天的生活就是與村中的無賴們一起偷雞摸狗,縱酒賭博。當然,與一般太監幼年時就淨身進宮不同,魏忠賢是在已經娶妻生子的二十二歲,毅然自閹。據史書記載,他的自閹出於一次賭博失意:“與群惡少博,不勝,為所苦,恚而自宮”。在一次輸光褲子以後,他躲進街上的酒館裡,被別人找出來,當街一頓毒打,差點要了性命,魏四情急之下說:“我他媽進宮當太監還你還不行嗎?”

像所有唾沫星子亂飛的誇大其詞一樣,當了太監就能發財致富也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進了宮,魏四被安了個新名字,“李進忠”。每天的工作就是早起時倒宮裡的馬桶,其餘時間則無所事事,每日就在與底層太監們賭博喝酒中混過。

如果崇禎皇帝重用了魏忠賢,明朝能夠延遲滅亡嗎?

在宮中飛黃騰達需要三個條件,一是識文斷字,二是富於心計,三是有強烈的野心。像大太監王振、劉瑾就是典型的代表。而這三條,魏忠賢無一具備。魏忠賢沒上過一天學,進宮多年,在文化太監中薰染多年,依舊大字不識一個;說到心機,人們對他的評價是“憨”,在與太監們喝酒賭博的日子裡,他經常被那些奸猾的太監耍弄,久而久之,得了個“傻子”的外號;至於野心,更是無緣。他進宮不過是為了豐衣足食,捎帶著一家人衣食不愁而已。實際上,以他的能力,做到這一點都不容易。他進宮好幾年了,還是沒有能力幫助家裡擺脫貧困,自己的侄女,外甥女相繼被賣到京城大戶人家當婢女。由於能力平庸,不思進取,在宮中混了十幾年後,魏忠賢才擺脫了底層太監的行列,作了東宮一個才人的伙食管理員。而一直到了五十三歲,進宮整整三十年了,頭髮也白了,他還是停留在伙食管理員的職務上。

歷史就是如此捉弄人,這個在大字不識一個,在底層太監中混了十幾年的魏忠賢,鑽營到的伙食管理員職務,陰差陽錯是在東宮太子身邊。

儘管萬曆皇帝不喜歡這個太子,這個太子的地位看起來也相當不穩,由於皇帝的厭惡,太子在宮中沒什麼地位,連皇帝身邊的太監都能夠隨便欺負他。但是從底層太監中脫離出來的魏忠賢對這個主子還是感激涕零。對太子的兒子,也就是皇長孫,即後來的明熹宗朱由校,自然有著無比的忠誠和依戀。

由於太子被冷落,皇長孫自然就更加沒人重視,直到成年,這位皇長孫也沒讀過書,認識的幾個字也不過是身邊幾個識字的太監無聊時教的。而這位皇長孫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跟在魏忠賢屁股後面,纏著他講宮外偷雞摸狗,花街柳巷的逸聞趣事。由於皇長孫獨特的成長環境,備受冷落的境遇,長年的朝夕相處,這一老一少之間形成了一種說不清楚,亦主亦僕,亦親亦友的關係。

如果崇禎皇帝重用了魏忠賢,明朝能夠延遲滅亡嗎?

萬曆四十八年,萬曆皇帝崩逝,戰戰兢兢當了多年太子的朱常洛終於登基,成了明光宗。可誰也沒想到,明光宗登基才一個月,就因為縱慾過度,一命嗚呼了。一轉眼,昨天還在宮裡淌著鼻涕四處亂跑的長子朱由校成了天子。

但是,剛剛登基的天啟皇帝對於政務十分的厭惡。他自幼生長在清冷的東宮,身邊除了幾個宮女和太監,幾乎接觸不到什麼人,更沒見過什麼世面。因此,在上朝的時候,他總是顯得羞澀

笨拙,坐在那活像個木偶,對於朝臣們說的事,他既聽不懂,也不想聽懂。因此,他急需一個信任的人,在幫他處理這些“麻煩”。這樣一重任,陰差陽錯又順理成章的落到了老太監魏忠賢頭上。這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太監被任命為司禮監秉筆,職責就是代替皇帝批答奏摺。

為一個對政治沒有興趣的皇帝批答奏摺,就意味著掌握了帝國的所有權力。

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魏忠賢乾的興致勃勃,興高采烈,也乾的兢兢業業。每天一大早,他就起床,聽別人念檔案,然後他口述意見,一處理往往就是一天。雖然累,但他感覺充實極了。和倒馬桶不同,此刻,他才真正體驗到了工作的快樂。

可惜,對於一個總攬帝國大權的政治家來說,魏忠賢的農民、倒馬桶、伙食管理員的資歷太蒼白了,他缺乏起碼的文化素養,又沒有任何政治經驗和政治智慧。

天啟六年,兵部請求提升鎮虜關提調董節為遊擊將軍。魏忠賢聽了奏摺,驚喜的發現其中的“破綻”:從提調到遊擊將軍,中間還有個都司僉事的級別,為什麼沒有這個級別直接超升?這裡頭一定有問題,說不定是一起舞弊大案!他深為自己的“洞察”而得意,立刻下旨責問。兵部立刻做了解釋:因都司僉事一級實缺較少,提調一般都直升遊擊將軍,這是幾十年來的慣例,有據可查。但魏忠賢既已認定是大案,哪能隨便放過,竟然硬把主管武官升遷的官員削籍為民。兵部尚書再次說明情況,魏忠賢不但不承認自己不熟悉政務,反而命令兵部以後不得越級提升,把多年來行之有效的制度給改了,令人哭笑不得。

不懂硬要裝懂,用錯誤來掩飾錯誤,是魏忠賢執政時常見的現象。

禮部官員李恆茂在一份奏摺中用了“曹爾楨整兵山東”一句話,被魏忠賢抓到了把柄。由於不久前曹爾楨剛剛買通魏忠賢的關節當上了山西巡撫,說他“整兵山東”無疑是錯誤了。魏忠賢抓住這個把柄只不過是想證明自己的精明,如果李恆茂立即認錯,再頌揚魏忠賢一番,肯定就安然無事了。誰知道李恆茂自覺委屈,偏要上書辯解,說曹爾楨本為山東布政使,雖已升職,但未赴任,說他“整兵山東”符合慣例。這番不識趣的辯白讓魏忠賢惱羞成怒,以“不恭”的罪名削了李恆茂的官籍。李恆茂好好的前程,就因為這樣一次莫名其妙的誤會給毀了。

由於缺乏起碼的從政經驗,所以魏忠賢解決政務難題時,常常會別出心裁,讓人哭笑不得。遼東戰事吃緊,急需馬匹,魏忠賢為此想了一個絕招:明代資深官員有在宮中騎馬的特權,不過這些人逢年過節都要向皇帝進獻好馬一匹。魏忠賢於是一下子賜給幾百名太監在宮中騎馬的特權,而後就不斷的降諭,讓這些人進獻馬匹。在這幕喜劇中,魏忠賢表現出了小農式的狡黠,然而,這區區幾百匹馬無事無補,徒然讓人笑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