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28年!56歲“小趙”把檸條變成金山銀山丨致敬西農奮鬥者

2022-05-16由 中國農科新聞網 發表于 林業

檸條畝產量多少

因地制宜 金山銀山的希望

“小趙啊,這個產業好,就地取材效益好,讓我們群眾開了眼。”黃佔剛口中的小趙叫趙世偉,今年56歲,在寧南山區已紮根28年。他說的“這個產業”,便是因地制宜、獨具特色的香菇生態型產業化鏈條。

28年!56歲“小趙”把檸條變成金山銀山丨致敬西農奮鬥者

1991年,28歲的趙世偉來到上黃村,跟隨老一輩科學家堅守貧困山區,為徹底改變當地貧困面貌日夜兼程。他們幾十年如一日,持續開展生態環境治理、農業科研和科技扶貧工作,研究探索出來一整套適宜黃土高原乾旱半乾旱地區的農業綜合開發模式——以結構調整和水肥高效利用為中心的旱作農業增產技術體系,以適宜乾旱溫涼山區種植的高效庭園經濟技術體系,以退耕種草舍飼養殖為基礎的農牧結合技術體系。走出了一條寧南山區生態環境全面改善與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新路子,為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和寧南山區農業經濟發展樹立了榜樣,起到了典型示範作用。

“一晃,28年過去了。我都老了,還有幾年就退休了,但村裡的老人還是像當初一樣叫我小趙。” 在上黃村,趙世偉對每家每戶都摸得很清,進村民家就跟進自家門一樣熟悉。看見他,村民們總是熱情地招呼吃喝,有的叫趙教授喝水,有的喊小趙坐坐。

“這是個好小夥,在這幹了28年哪,人生能有幾個28年?我知道他都是教授了,但他剛來的時候是個年輕小夥子,我們都喊他小趙,習慣了,改不了口了。”黃佔剛感慨道。

“沒想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2015年,53歲的趙世偉挑起了固原生態試驗站站長的擔子。“脫貧攻堅,生態建設,老一輩科學家在這裡奮鬥下來的事業,在我們手裡得一棒一棒地傳承好。”面對日益改善的生態環境和2020年全面小康的國家目標,趙世偉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讓山區老百姓的錢包鼓起來。

檸條是治理水土流失和退化沙化草場的先鋒植物,在寧南黃土丘陵溝壑區廣泛種植,成林面積達700萬畝。它富含多種礦物質、粗蛋白和粗纖維,是栽培食用菌的理想材料。檸條3-5年需要平茬一次,平茬後能萌生更多新枝條而且生長速度快,防風固沙的生態作用越顯著。

面對滿山遍野老一輩科學家用來生態治理的檸條,趙世偉萌生了在寧南山區發展食用菌產業的想法。“以平茬上限5年計算,按一畝檸條林產乾枝0。5噸計算,每年就有300萬噸檸條老枝需要處理。所以,栽培食用菌的原料豐富、廉價、易取,具有資源優勢,特別是檸條枝更具有寧南特色。”

說幹就幹,趙世偉當上站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請在食用菌開發利用方面已有28年經驗的李鳴雷進駐固原生態試驗站,合理轉化寧南山區豐富的檸條資源,儘快讓寧南山區脫貧致富。經過調研考察和市場分析後,李鳴雷認為可優先發展香菇產業。“香菇藥食同源,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30多種酶類﹑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被譽為‘菜中之王’,是21世紀理想的天然、營養、多功能的保健食品。”

中國食用菌產業,經過30多年高速發展,年產量已超過2800萬噸、產值超過2000億元,成為農業領域僅次於糧、油、果、菜的第五大作物,是我國新農村經濟建設中最具活力的新興朝陽產業。目前,食用菌生產已發展成與種植業、養殖業並重的農村三大產業,我國農業結構正在由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的二維結構向以“種植業+養殖業+食用菌”為主的三維結構轉變。

拿檸條變香菇,香菇是個啥?面對培訓完後一頭霧水的村民,趙世偉他們積極與寧夏自治區農發辦、寧夏自治區科技廳、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市科技局,原州區農發辦、扶貧辦,河川鄉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聯絡,爭取專案經費支援,透過建立示範戶的方式,開展寧南山區利用檸條枝栽培香菇的技術示範和推廣。

28年!56歲“小趙”把檸條變成金山銀山丨致敬西農奮鬥者

趙世偉指導村民香菇種植技術

天邊的不如身邊的。趙世偉、李鳴雷、鄭紀勇、佘雕他們找到上黃村村長黃玉孝,請他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17年,52歲的黃玉孝建了兩個香菇大棚,試驗性地做了8500個菌棒,在李鳴雷等專家的細心指導下,一下子收入了10多萬元。訊息傳開了,村民心裡有底了,紛紛邀請專家上門建棚種香菇。

今年,黃玉孝兩個棚有1。5萬個棒子,8月中旬開始出第一批菇,批發價格達到了每斤11元,“首批出菇,保守估計收入8萬元左右。”他的棚,吸納了13戶貧困戶,每戶保底1000元,最後按效益分成。

45歲的黃玉鋒家裡有5口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趙世偉他們幫助他家把閒置的牛棚改造成香菇生產棚,今年放置了3600個棒子,差不多能有4萬元左右的收入。“這比我以前跑運輸的時候強多了。在家裡,專家上門指導,既能學到技術,又能改善家庭經濟,還能照顧老人,以後就幹這個事了。”

在河川鄉,水保所的專家們建立了“大學+地方政府+村委會+合作社”的香菇農業科技推廣模式,示範推廣“統一菌種,統一制袋,統一養菌,分戶出菇,統一銷售”的“四統一分”香菇栽培技術體系。透過“借袋還菇”組織方式,讓貧困戶栽培香菇零風險,實現了科技扶貧與精準脫貧的無縫對接,達到了脫真貧、真脫貧與精準脫貧的目標。

“我們河川鄉檸條保有率最高,資源豐富,水保所的專家們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術為老百姓開發了一條光明的致富大道,讓生態效益變成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是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呀。”馬彥東掰著手指算起了賬,“以檸條枝為主要原料,輔以木屑、麩皮等新增物,一個2。5公斤重的香菇菌袋的生產成本為5元,每袋可以出1。5公斤新鮮香菇,以目前新鮮香菇每斤5元的最低市場價格計,每袋香菇菌袋的產值可以達到15元。一個棒子的淨利潤達到了10元呀。”

2017年以來,專家們已在上黃村和姚磨村示範香菇栽培5萬袋,推廣貧困戶栽培香菇1萬袋,累計生產鮮香菇6萬公斤,實現產值60餘萬元,有效增加了村集體效益與村民的收入。“寧南地區目前每年可以產生300萬噸的檸條枝,如果利用1%的檸條枝來栽培香菇,能夠生產3000萬袋香菇菌袋,產值達到4。5億元,純收入3億元。”趙世偉對山區群眾的脫貧致富信心滿滿。

利用檸條枝生產香菇等食用菌,填補了寧南地區食用菌栽培的空白,在寧南地區可以形成新的微生物產業,滿足市場需求,帶動寧南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利用檸條枝栽培香菇等食用菌,把過去被農民廢棄的檸條枝資源轉化為價格高昂的高檔食品,有效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同時,香菇出菇後的廢基料又可做牲畜飼料或改良土壤的有機質,牲畜糞便可做沼氣池原料,產生沼氣,供農戶燒水做飯、照明,沼液、沼渣又可作果園的優質肥料,從而使檸條形成“檸條—香菇—飼料—沼氣—有機肥”的生態農業模式,不僅是落葉歸根,同時,也落枝歸根。

滿頭青絲變白髮,彈指一揮四十年。留得綠水青山在,紮根黃土終不悔。鄉村振興再啟程,科技助力中國夢。不忘初心苦亦甜,金山銀山在明天。今天的寧南山區,山綠了,水清了,天藍了,雲白了,百姓生活日益富足了。

從滿目蒼涼走向勃勃生機,從極度貧困走向共同富裕,從綠水青山邁向金山銀山,水保所四代科技工作者情繫黃土,肩負使命,透過40年接力奮鬥,在寧南山區為祖國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科技工作者愛國報國的忠心答卷。(張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