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民國年間,有“寸草不生”之稱的應縣,為何會是晉北最富庶的地區

2022-05-11由 龍山大先生 發表于 林業

民國是土運嗎

民國年間,有“寸草不生”之稱的應縣,為何會是晉北最富庶的地區

應縣

首先我們看一則民國年間應縣“義豐民”與懷仁吳家窯窯主鬥富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年,財大氣粗的懷仁吳家窯煤窯主聽說應縣的義豐民自己發行錢帖子,心中很不以為然,便下決心要出他的洋相。於是下令,應縣到吳家窯拉炭的車給現大洋也不要,專收義豐民的帖子。一下子使義豐民的帖子信譽大增、發行量加大。

所謂錢帖子,是義豐民的買賣由應縣發展到大同、太原、北京、上海後,貿易不再使用現金、銀元,而是使用自己發行的一種紙鈔。

吳家窯窯主收了幾年,攢了幾年,一年春節將臨,吳家窯窯主乘坐轎車,拉著幾箱義豐民的錢帖子到應縣東辛寨兌現。義豐民掌櫃的張玉雲見吳家窯窯主來了,連忙熱情招待,酒足飯飽之後,吳家窯窯主說明來意,將幾箱錢帖子開啟,心想,這下可非把義豐民砸塌不可。誰知張玉雲不慌不忙,讓管庫的開啟銀庫,只見庫內箱櫃堆得密密麻麻,隨便打開了幾箱,金條、銀元堆得滿滿當當,一下把吳家窯主看得傻了眼,連忙說,佩服!佩服。

此故事真假尚待考證,但義豐民發橫財卻是事實,義豐民之所以財大氣粗,是因為義豐民經營著當時應縣特有的一種特產,土鹽。

民國期間是應縣鹽鹼生產的鼎盛時期。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時局不穩,各種軍閥搜刮極重,農業連年荒旱,收成不好農民只能靠熬鹽鹼謀生。

民國年間,有“寸草不生”之稱的應縣,為何會是晉北最富庶的地區

應縣

另外,由於戰爭的封鎖交通阻斷,海鹽運進困難。華北地區一帶主要靠土鹽維持生活。應縣人能衝破封鎖,將鹽運到河北阜平、平山一帶,每斤鹽可換一塊白洋。

此外,抗倭政府也在游擊區鼓勵農民熬製土鹽,發展生產,並在店門設貿易貨棧,收購鹽鹼,然後運往華北各根據地。因而在此時期,應縣其它各業蕭條,唯熬製鹽鹼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應縣有好多家靠熬鹽熬鹼發了大財,義豐民便是佼佼者之一。

據張家後人講:義豐民當時的鹽鍋遍佈應縣、山陰兩縣,計有300口之多,日產鹽一萬五千餘斤,日純收入達400元之巨。而且當鋪、缸房、粉房、麵坊、油坊應有盡有,綢緞莊遠達京、津。

故而應縣人說,應縣有兩家半人家,一家是東辛寨的張家,另一家就是熬鹼發了財的鬱家,

鬱家與張家的財富是旗鼓相當的,而佔據小石峪口大量肥沃土地,靠種鴉片煙發財的大地主曹家,只能算作應縣的半家人家。可見,民國期間應縣熬製鹽鹼獲利之巨。

應縣之所以盛產鹽鹼,是因其地理環境條件決定的。應縣地處雁門關之北,大同市之南,平川區屬大同盆地南端。地層結構上屬湖相地層,遠古時期,這個盆地是內陸湖,後來隨著桑乾河的開通,湖水流去,形成陸地。所以,地質結構基本上是湖相沉積物。

這樣的土壤含鉀、鈉、鎂最多。

民國年間,有“寸草不生”之稱的應縣,為何會是晉北最富庶的地區

應縣

此外,應縣南部山區基本上是由花崗岩和片麻岩構成,經千萬年的風化流水衝擊,使應縣盆地的淺層成土母質亦為花崗岩和片麻岩,所含鉀、鈉、鎂又最多。這就是應縣大片鹽鹼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應縣境內又有桑乾河、黃水河、渾河、木瓜河四條過境河流,河兩岸形成大片鹽鹼下溼地,尤以黃水河含鹽量最高,這是由於黃水河發源於朔縣山區、含礦物質多的緣故。

明、清之際,外地人形容應縣是:“應縣在雁門之北,其地滷、其泉鹼,無桑麻之饒,陶殖之利,又多兇旱水溢之苦”。故而在應縣民間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

“鹹鹽土鹼菸葉子,稀粥鍋裡煮片子”。這句諺語,前半句概括地說明了應縣的主要特產鹽和鹼。

應縣產的鹽共分三種,即白鹽、紅鹽、化鹽。

白鹽主要產於應縣城西各村莊,如胡寨、東、西朱莊、秦莊、頡慶、圪塔、慄家坊、曹莊鋪、南賈寨、梁亭、師家坊等村。紅鹽是在熬成白鹽的基礎上再加鹼水熬製而成的,故比白鹽質量好。主要產地是東、西輝耀、及大營鄉諸村。化鹽是白鹽再加鹽水和少量鹼水熬成,以東辛寨“義豐民”產的大化鹽最為著名。

民國年間,有“寸草不生”之稱的應縣,為何會是晉北最富庶的地區

土鹽

其製鹽方法,據《應州志》裡說,每當

農曆三、四月間,鹽土泛起,鹽戶即開始剷土,將土堆成大堆,然後壓實,五月以後開始煎熬。白鹽製法是先將鹽土濾成鹽水,然後上鍋煎熬,數小時後,將熬後的鹽水用布過濾,濾後再加鹽水熬,熬到一定程度,滷(氯化鎂)浮在上邊,將滷水盛出,即成白鹽。

熬紅鹽只限於含鹼的鹽水,熬製方法與白鹽大體相同。只是熬出的鹽呈醬紅色的結晶體。熬化鹽是用一部分鹽水,一部分白鹽加少量鹼水,熬化而成。化鹽呈黃色結晶體,粒大味美。

當時頗受河北人歡迎。當時將化鹽運到河北一帶,一斤可賣一塊銀洋。

應縣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參雜少量的鎂、鉀、硫元素。對人體危害不大,原雁北地區十三縣以及大同,數百年來,一直食用的是應縣鹽。

在伏天用東輝耀的紅鹽煮肉,可七天不腐,用東辛寨的化鹽熬肉、炒菜別具香味。

民國年間,有“寸草不生”之稱的應縣,為何會是晉北最富庶的地區

熬鹽鍋

據說,有一年,東輝耀的賣鹽人到大同飯館吃飯,要了一盤炒蒜苗,怎麼也說味道不好,顏色不對。連炒幾次都不行,後來掌櫃的出來,賣鹽人說?你拿我的鹽炒一盤試試。掌櫃的果然親自掌勺,用東輝耀的化鹽炒了一盤蒜苗。一嘗,果然味道不同。從此,大同城內飯店就專用東輝耀的化鹽炒菜了。

應縣的土鹼主要產於花寨、水磨、小清水河三村,過去這裡號稱有萬畝鹼灘。

1949年前,僅花寨即有四座鹼房、六口鹼鍋年產鹼20餘萬斤,名馳塞北的大財主鬱亮就是靠熬鹼起家的。鹼的熬製方法基本與鹽相同,也是春季起土,上池濾水,將鹼水加火煮沸熬製。所不同的是,鹼熬到一定程度,要將鹼糊倒入特製的鹼模之中,經冷卻凝固,即成鹼塊。

鹼也有黑紅之分,黑鹼是純度較低的鹼塊(因起鹼土時,未將鹼灘的雜草、雜物清除掉)紅鹼也叫水紅鹼,色澤呈紅色,純度較高。主要原因是起鹼土時,進行了整灘(將灘地的雜物清除)。花寨產的上等鹼,不僅可以食用,而且能清潔去汙。

過去,是內蒙、太原及京、津地區的暢銷貨。

民國年間,有“寸草不生”之稱的應縣,為何會是晉北最富庶的地區

土鹼

當時應縣幾乎家家戶戶都熬製土鹽、土鹼,是規模大小不一而已,

“春秋一到,男歡女笑”;“鹽鍋一開,吃穿都來”名謠至今還傳頌著。

可以這麼說,在民國時期,

應縣在雁門關外地區是相對較富庶的縣份,是同時期其他縣區所不能相提並論的。

而現在曾令應縣人過上富裕日子,足以令應縣人自豪的土鹽、土鹼已經消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

一是

現在科學發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鑑於部分鄉鎮生產的土鹽、土鹼含有害成分較多,而且缺碘,不符合現在的人民健康需要。

二是

現在現代化鹽場的崛起,而且交通便利,高質量的海鹽、白鹼大量湧入,作坊式土鹽、土鹼銷路不暢,獲利不多,被自然淘汰是在所難免的了。

三是

科技農業的發展,鹽鹼地被大量改良,失去了鹽鹼生產的基本條件了。

民國年間,有“寸草不生”之稱的應縣,為何會是晉北最富庶的地區

應縣

參考資料:《大同府志》、《懷仁縣誌》、《應州志》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龍山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