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沈福馨 故鄉記憶鄉愁系列 安順老風景 中國畫作品「連載三」張桂守

2022-05-09由 書畫楹聯藝術評論 發表于 林業

馬來西亞傳統民居叫什麼

沈福馨 故鄉記憶鄉愁系列 安順老風景 中國畫作品「連載三」

張桂守

沈福馨,1948年2月生於貴州安順。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會員、中國儺戲學研究會首屆理事、貴州省文史館特聘研究員、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貴州省政協書畫院特聘畫師、貴州省美協第四、五屆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

沈福馨 故鄉記憶鄉愁系列 安順老風景 中國畫作品「連載三」張桂守

作品曾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第一、三屆中國美協會員精品展及中國美協多次提名展。2001年6月,作品《青城幽徑》獲首屆中國美術金彩獎提名獎。2003年12月,作品《盤江路》獲“第二屆中國西部大地情全國山水風景畫作品展”優秀獎。2008年8月,作品《水滃雲飛》獲第六屆中國山水畫展金獎。同年,獲《中國書畫報》年度人物稱號。曾經在福建、廣東、山東、浙江以及香港、臺北、巴黎、檳城、吉隆坡等地舉辦個人畫展數次。主要作品有百米長卷《世紀三峽》、長卷《魯閣幽峽》、《匯聚》、《銀濤》、《青城幽徑》、《四大佛山》、《中華五嶽》、《黔南畫稿》等。作品發表於《美術》、《美術觀察》、《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專業報刊,並在中國收藏網、今日頭條、百度百科等網路上載有多處連結。出版有《沈福馨山水畫選》、《中國當代名家畫集·沈福馨》(天津人美大紅袍)、《沈福馨三峽寫生集》(馬來西亞)、《魯閣幽峽山水長卷》(臺灣)、《榮寶齋畫譜》、《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教學範本-沈福馨山水作品》(中央美術學院出版社)、《當代國畫名家精品典藏·沈福馨》(外文出版社)和《沈福馨2008-2014繪畫作品集》等畫集。

沈福馨 故鄉記憶鄉愁系列 安順老風景 中國畫作品「連載三」張桂守

19安順老風景·老北街

這是1970年6月11日在安順老北街畫的寫生,一晃51年過去了。這幾天朋友圈在評論我前面的幾幅畫時,多提到安順北街當年的境況,幾乎很少有機會去走它。不由得讓我想起兒時安順的這個民謠:“東街一枝花,南街緊隨它,西街都好過,北街鬼進家。”說的是北街歷來人煙稀少,略顯冷清。要不然,當年怎麼可以在城牆上練習打靶呢?北街在安順老城區的確不算繁華的街道,更多的是慢節奏的市井生活,加上我寫生的時候正處於文革時期,安順老北街留下的是沉寂與蕭瑟。也正因為街上人少才好寫生,否則人多圍上一圈就無法畫了。

沈福馨 故鄉記憶鄉愁系列 安順老風景 中國畫作品「連載三」張桂守

20安順老風景·一小分部

不知道為什麼父母沒有讓我去設在文廟的安師附小上學,按說這裡離我家最近。也沒有送我去三小,可能是擔心三小離我逃學的私塾太近,會有心理陰影吧。他們給我在安順一小報了名,好在那個年代沒有劃片一說,我背上新書包,由大哥領著,又開始了我的上學之旅。開學典禮是在一小的本部舉行的,一小的前身是城南小學,本部在蔣衙街,這裡原先叫大公館,是任可澄先生的兩所公館之一,院壩很寬大,全校師生都能站下。上課的時候,我們低年級是在一小的分部,這裡離本部也不遠,但要轉進一個叫“同知巷”的衚衕。同知巷相傳有某位同知曾居於此巷而得名。一小分部原是吉祥寺的舊址,但早在民國時期這個廟宇就已經改為學校了。學校很安靜,除了我們學生下課時喧鬧的聲音,巷子裡貨郎叫賣的聲音,隔著圍牆基本傳不進來。我在這樣的環境裡學習,老師不會像私塾先生那樣打人,學習就顯得輕鬆了。在安順一小,有件事對我意義很大,它決定了我一生的軌跡,那就是圖畫比賽獲獎的事情。在一年級下學期,學校組織圖畫比賽,我報名參加了。畫的題材是一座工廠,由老師用粉筆畫在黑板上,我們十幾位參賽的同學照著畫在紙上。比賽的結果,我得了第二名。第一名是一位比我大一歲多的女同學,她可能就像我姐一樣,是被家庭耽誤了才晚來上學的。我自信等我長到跟她同樣大的年齡時,一定會畫得比她好,因此下定了一輩子畫畫的決心。獎品是一盒塊狀的水彩,那要是放到現在,是我的小輩都瞧不上眼的顏料,我卻視若珠璣,捨不得使用,一直儲存了好多年才肯動用它。在安順一小,我有幸受到許多好老師的教育,校長羅學琴曾讓我印象深刻,而最難忘的老師是範承梅老師,她教我們班的時間最長,她在我們這班頑童身上所花的精力也最多。那時候,範老師是屬於那種“受控制使用的人”,具體為什麼,我們不知道,反正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她的丈夫。她自己帶著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就住在學校給她安排的宿舍裡,生活本身就夠她受的了,但她從來沒有耽誤過我們一節課。不僅天天上課,還想方設法把課上好。我覺得聽她的課一聽就懂,做作業就如同現在的孩子們打遊戲機,攻克一個個的難關之後會感到喜悅和享受。課內的知識不夠學,她還會給我們超前一點的孩子吃小灶,從教學參考資料上再佈置一兩道難度稍微高一點的題目讓我們選做,因此我們的功課總是紮實而充盈的。有一天,範老師為了讓同學們不遲到,下午放學的時候對全班同學說:“孩子們,明天早上我看誰最先到學校,我就表揚誰。”我記住了她的這句話,第二天天還沒亮就起了床,背起書包往學校跑。母親想叫住我,沒來得及。我路過新橋的時候,掃馬路的工人才開始上班,銅匠街空無一人,路燈昏暗,心裡忐忑,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我一股勁跑到學校,趴在範老師家窗戶上叫她。範老師聽到我的叫聲,迅速起床,把我一把摟住,口裡發出心疼的聲音:“兒啊,你也太早了點!”當天範老師在班上表揚了我,但同時也宣佈不再作此競賽。那時候校舍經常拆建,班級多,在教室不夠的情況下實行“二部制”,即一個班在學校上課的時候,另一個班分組在同學家自習。有一天我們小組在東街上的一位同學家自習,做完作業之後就開始搗亂了。有一個同學出去上廁所還沒回來,我們就把門留下一條縫,在門頭上放了掃把、銅盆、竹棍等物件,等他回來一推門就會嚇他一跳。可是當我們靜候在屋裡等著看笑話的時候,等來的不是這位同學,而是範老師。她一推門,門頭上的掃帚銅盆竹棍就咣啷啷掉了下來,正巧砸在她頭上。我們以為大禍臨頭,都不敢吱聲,等著挨訓。可是範老師被嚇一跳之後卻哈哈大笑起來,說:“我來的時候屋子裡靜悄悄的,還以為你們都在用功學習呢,原來是在幹傻事。把作業都拿來我檢查,等檢查完我再跟你們一起算總賬……”我們乖乖的把作業交給範老師,看到我們的作業都完成得很好,範老師露出了笑容:“饒過你們了,下面預習明天的課程,預習完之後放學回家,不許在路上淘氣!”就這樣的“二部制”也沒有影響到我的學習,到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們正趕上“教育革命”,學校就讓我們幾位範老師教的學生跳級,同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一起去考初中了。六年級的課程主要是乘除法,學校利用假期,請校裡最有經驗的老師給我們上了幾節課,果真就讓我們班的四、五位同學跳考成功了。

沈福馨 故鄉記憶鄉愁系列 安順老風景 中國畫作品「連載三」張桂守

21安順老風景·三元橋(新橋)

從大箭道家中去安順一小上學,每次都會從新橋上走過。以新橋為界,北面是大箭道,南面叫銅匠街。橋上的帳篷是賣油炸粑稀飯的餐點。安順的油炸粑稀飯很講究,糯米餈粑包鹹豆沙,用豬油炸酥脆之後切成小塊,放進用米麵打成的糊狀稀飯裡,撒上衝茸的引子,再澆上一小勺滾燙的豬油,碗麵冒著吱吱聲響的時候端上桌來,香氣撲鼻,食慾不禁大振。小時候父母帶我們去吃過一兩次,卻至今回味無窮。可見油炸粑稀飯成為安順名小吃,自有其成名的道理。但今天的吃客恐怕很難知道,聞名遐邇的安順油炸粑稀飯,就是從這不起眼的橋頭走向外界的。貫城河不總是溫順的,每年漲端午水的時候,沿河兩岸的人家都會特別關照小孩子不要到河邊去玩。而我卻希望漲水。漲水的時候,河水是黃色的,跟平時的黑色相比,還是黃色好。用紙折一條小船,從橋洞的這邊丟下去,迅速跑到橋洞的另一邊去看,若是它還正著在波浪中奮勇前進,便心情大好。若是不幸倒扣著在水面漂流,就目送它一程。若是什麼也看不到,它在穿出橋洞之前就已經卷入水底,那心情就不免悵然。有一年發洪水,我們全家被疏散到八小(府文廟)的教室裡去過夜,每家只能留一個人守家,還約定,一但聽到急促的敲鑼聲,就得趕緊逃離。這個留守的人自然是父親。那一夜,他用白布條寫了地址和姓名拴在傢俱上,希望如果被河水沖走了還可以找回來。好在河水雖然上了岸,但最終沒有進家,一場驚心動魄的故事沒有發生。等到中元節的時候,我們又看到了平靜的河面上,慢慢飄走的一盞盞漂亮的河燈。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是靠河邊的周太太家,用篩子從窗戶放下來十幾盞精美的河燈,當篩子入水,河燈浮出篩沿,順著流水緩緩而下的時刻,引來了岸上觀燈的街坊一片喝彩。

沈福馨 故鄉記憶鄉愁系列 安順老風景 中國畫作品「連載三」張桂守

22安順老風景·碧漾灣

在安順,大家習慣把三元橋至太和橋的整個河段叫“碧漾灣”,也有人用它專指從東大橋到東嶽廟前面的河段。總的來說,它是呈s形的河灣,美極了。“碧漾灣”小時候總把它叫作“皮匠灣”,但卻看不到一家做皮匠的鋪面或作坊,問大人,大人也說不清楚。後來讀到明賢哥的文章,才知道在他們那個年齡段真看到過皮匠鋪和適合皮匠硝皮、曬皮的沿河環境。我長大後,讀文字資料,才清楚這裡原來有一個文縐縐的名字叫“碧漾灣”,而《貴州通志》中安順八景之一的“帶水瀠瀾”,《安順府志》中的“曲波瀉月”,都是對這一段河流風光的讚美。河面上有座平橋叫做“古井橋”,它直通的小巷叫“古井巷”。這都源於橋墩平臺邊上那口井叫“古井”。這口井我倒是沒在意,是我的同學建業兄前不久才給我證實的。我只知道,古井巷通往後面的蔡衙街上還有一口井,叫“五眼井”,一直用到近期才廢棄。“古井橋”沒有欄杆,走在上面提心吊膽。但作為好奇心很重的小男孩,我們會相約前去斗膽,看誰會一鼓作氣“衝”過去。或者自己一個人戰戰兢兢的慢走,以體味什麼叫做膽顫心驚。古井巷有一戶人家,是安順著名的醫生陳知生先生家。陳先生醫者仁心,除了治病救人,還廣行善事,在安順城口碑極好。他和姑爹性格投契,過從甚密,我們也因此受惠不小。當年我們家有人生病,先是吃點小藥,再就是請徐姑太(也是姑媽的親戚)來掐。從我祖母開始,到我們這一輩,有病在土法不克之後,就去請陳先生。陳先生總是有求必應,客客氣氣的上門診治。陳先生是安順第一個使用西藥的醫生,他的診治往往很快湊效,因此我們都把陳先生看作我們家的守護神。等到我上高中(新四、新五)的時候,我和陳醫生的孫女陳林楠成了同班同學,她不僅是我們的班長,在班上還是名副其實的老大姐,除了學習成績領先,平時還會像她爺爺一樣,處處關心同學。我們在校的時候,沒有誰會去排輩。幾十年過去了,有一天她忽然在我們同學群裡說,她應該稱我和本良為叔叔。我開始感到很詫異,後來明白了,原來她是在貴陽見到了戴明賢,從那裡排下來的。我們付之一笑。其實在我心裡,她永遠是我們的學姐和班長。但如果陳知生先生還活著的話,我倒是可以尊呼他為“爺爺”,他德高望重,一生為安順人民做了那麼多好事、善事,永遠值得我們尊敬和紀念。

沈福馨 故鄉記憶鄉愁系列 安順老風景 中國畫作品「連載三」張桂守

23安順老風景·炮臺街

炮臺街是同大箭道垂直的一條小街,處於大箭道的中段,是大箭道通往北街的便捷通道。據說它西頭正對著提督府,在街口曾經設有炮臺,提督出府時要放禮炮。不過我的父輩那代人就沒有看到過炮臺了,倒是街名一直沿用至今。炮臺街大部分是民居,有一處寺廟叫吉祥寺,在我孩提時代,吉祥寺似乎已經不存在了,留在我記憶中的,只有洪福遠老師家印象最為深刻。炮臺街上的洪福遠老師家是我的母親願意帶我們小孩子去串門的人家。他的家在當時緊張的住房條件下顯得十分擁擠,但在能幹賢淑的師母打理下,蠟染工作和日常生活雜而不亂,井井有條。洪福遠老師也很喜歡這個地方,他曾經飽含深情的畫過一幅炮臺街寫生,並且鄭重其事的寫上《我家住這條街》。洪福遠只比我大8歲,卻是我少年時代心儀的繪畫老師,他是繼王松年、劉世型、王宅明之後,安順少有的幾位畫家之一。我第一次看到的黃果樹瀑布寫生畫,就是洪福遠老師的作品。那時候他為了謀生,在安順東街郵電局門口擺了一個簡易的美工攤,主要是接單畫炭精人像,也掛了一幅黃果樹寫生畫。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幅畫的時候,眼前忽然一亮,這幅畫與我平時看到的黃果樹照片不同,洪老師站的位置比較高,他除了畫出黃果樹一級大瀑布,還畫出了大瀑布上面的二級疊水,十分新穎。此後一有機會,我就會跑去欣賞。我這一生之所以會走上畫山水畫的道路,和這些耳濡目染不是沒有關係的。後來洪老師把主要精力轉向蠟染方面去了,他在蠟染的道路上得天獨厚,發展得很好。他的作品既有民族民間的傳統圖案,又有結合繪畫的蠟染創新。許多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和省、市博物館收藏,由個人收藏的更是不計其數。我曾經帶過一些外國朋友和臺灣同胞去參觀過他的作坊,這些朋友對他的蠟染都很喜歡,無不爭相收藏,恨不得傾囊悉購。1999年,洪老師獲得了由文化部授予的“中國十大民間藝術家”稱號,其他各種榮譽更是不少,如“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先進個人”等,誠所謂“是金子總會發光”。安順成立的第一家蠟染廠,也誕生在炮臺街上。看來炮臺街與繪畫有關,與蠟染有緣。

沈福馨 故鄉記憶鄉愁系列 安順老風景 中國畫作品「連載三」張桂守

24安順老風景·太平橋

離我家最近的橋除了新橋就是太平橋。太平橋位於炮臺街中段,是一座典型的白石橋。它始建於明·弘治(一說宣德)年間,初名局門橋,從清·咸豐年間開始,才叫它太平橋。橋三孔,兩圓一方,中孔較大,正上方裝有照妖鏡,橋洞中央裝有斬龍劍,據說這都是為降妖逐魔、消除水患而設立的。(在古代安順人的心目中,龍的圖騰與今天龍的概念並不完全相同,他們認為,龍有調風控雨,造福人間的神龍,也有興風作浪,危害一方的孽龍。斬龍劍就專斬孽龍。)左右兩孔一方一圓,隨地形變化,夠用省材。橋頭與眾不同的建築是清真寺,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是貴州較早建立的清真寺,為穆斯林信眾提供了很好的活動場所。我小時候經常跑到太平橋上趴著石攔杆看河水流動,那似乎就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大書,一看一下午。這種現象,現代人叫“發呆”、“遐想”,那時候會被譏為“走神”、“傻愣”。我看水流的線條,是瞬息萬變的韻律,由你想象,神思遐邇。水流去的地方,是遙遠而神秘的浩渺,有著捉摸不定的嚮往與躊躇。而最讓我銘記的一次經歷,是在一年的冬天,天氣極寒,水邊結了“桐油凌”,殘留在河邊岩石凹處的水也封凍了。這時候母親卻命我拿一件破棉襖去河裡洗。河深夠不著,棉襖著水之後又沉,我只得用棒槌砸開冰蓋,將棉襖放進岩石凹處的積水裡去洗。水很冰,手碰到冰水就像針扎,並且像過電一樣迅速傳到肩關節,肩關節一陣刺痛。(從那時起我就坐下了一種毛病,只要手一觸到冰水,肩關節就會反射性疼痛。)我一邊哭一邊洗,母親則拿著一根竹棍站在橋上督促。看到這情形,路過的一位中年男人呵斥母親:“你是後媽呀?!”,母親則理直氣壯地說,“我這是在鍛鍊孩子,不關你事。”幾十年過去了,母親也早已離開人世,現在回頭去看這件事情,我從內心深深感謝母親的良苦用心,她使我受到了磨練,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就再也沒有遇到過比這更艱難的事情了。(當然,母親當時萬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否則她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但由於自己有切膚之痛,我對我的晚輩則不敢採用如此嚴苛的教育方法。不過,太平橋下的故事,卻永遠值得我銘記。人這一生將成為一條什麼樣的“龍”,父母從小對你的要求非常重要。

沈福馨 故鄉記憶鄉愁系列 安順老風景 中國畫作品「連載三」張桂守

25安順老風景·李家花園

在安順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清咸豐年間,安順曾有過一樁親兄弟為爭田產而發起的訴訟。案子持續了9年,歷經兩任知府都未能了斷。兄弟倆散盡錢財,耗盡精力,鬧得反目為仇。新上任的李知府接手這樁案子之後,威情並施,一堂了斷。——他邀請地方父老名士參與審理,先是以官威震懾公堂,讓兄弟倆一定要聽命行事。然後讓倆兄弟回憶父母健在時承歡膝下,兄弟情濃的情景。待兄弟倆思省良久之後,李知府便命弟弟先叫三聲哥哥,哥哥必須應聲答應弟弟,然後哥哥再叫三聲弟弟,弟弟也必須答應哥哥。但才叫到兩聲時弟弟早已聲淚俱下,哥哥也答應得熱淚縱橫,兄弟倆相擁而涕。此時李知府再判田產歸屬,兄弟倆都執意要給對方,甚至地方父老提議一家一半也不贊成。爭議的結果是兄弟倆一致決定,將田產全部用作公益。於是李知府便將這筆資產用作治理原本對沖的西水與東水,將原先的月牙形河堤改建為三角形河堤,使西、東兩水“匯合而不衝,順流而不為害”。李知府還親書“合和河”三個擘窠大字,勒石鑲嵌於渚頭。為紀念這位聰慧博學的李知府,安順人給這裡取了一個頗賦詩意的名字,叫做“李家花園”。李家花園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花園”,用今天的觀念來看,它只能算是一塊公共綠地。但它又不是一般的綠地,李家花園所提振的,是中華民族“和為貴”的傳統美德。每當人們走過這裡,不免都要產生心理的震動,受到心靈的淨化。而對於少年時代的我來說,李家花園那裡有三道帶有幾分驚險、不帶護欄的平橋,正是讓我驚喜、令我流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