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溼地深處有“理想”

2022-05-09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林業

木欖樹有什麼用處

「本文來源:海南日報」

■ 本報記者 鄧鈺

編者按

好新聞是“跑”出來的,是“挖”出來的。本報今起推出《在現場》專欄,刊登本報記者深入基層一線發回的報道。記者不再是作為旁觀者講述“他人的故事”,而是以第一人稱講述“我們的故事”。無論新聞在哪裡,我們與您在一起。

“算算時間,已經漲潮了,我帶你們看看在生境塘上休息的鳥兒!”9月11日下午3時許,暴雨驟停,位於儋州市光村鎮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青草香瀰漫,巡護員羅理想興致勃勃地邀請我一同探秘。

雨後初霽,我們觀鳥去!走出避雨的亭子,一行人走上有些泥濘的小路,向溼地公園深處前行,心情愈發輕快。

“這是木欖,那是秋茄樹。不同於大眾想象的單一和匱乏,其實紅樹林裡樹種眾多,極富多樣性。”一路上羅理想領隊在前,隨口向我們介紹溼地公園。他的個子不高,腳步十分輕盈,在林間探尋,靈動得像只鹿。

林間行路,草木枝葉在風中發出婆娑聲響,漫無目的的閒聊容易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這路天天走,累不累?膩不膩?”深一腳淺一腳地踩著林間泥路前進,不過十多分鐘,我已經憋出了滿背的汗,腳下一雙白鞋也變得“灰頭土臉”。看了看羅理想,他仍是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腳步不減,甚至氣都不喘。

“最初也是無聊的,看樹是樹,看鳥是鳥,不明白自己在幹什麼。”羅理想回憶,2016年,溼地公園的管理單位海南農墾西聯農場公司籌備設立監測站,加強溼地的生態保護力度,他成為監測站的首批護林員之一。當時,大夥對溼地保護認識不足,每天巡護的任務便是檢視是否有砍伐樹林、捕殺鷺鳥、違法佔地等行為,並及時上報相關部門。

可隨著對溼地保護認識的增強,羅理想逐漸明白了肩負的職責。他開玩笑道,等到看樹不是樹,看鳥不是鳥,巡護員就算“熬”出來了。

“嘿,這話有點哲學味兒呀。”我感到疑惑,看樹、看鳥,還能耍出什麼名堂?

“稱職的巡護員能從中看到另一個世界。”解釋起這句話,羅理想格外認真,“比如說,看到一片紅樹林時,你能看出它的品種、生長狀況和時節變化;看到鳥群,你能分辨這是什麼品種的鳥兒,它們飛來的時間,進食的狀態,甚至留意它們繁衍孵蛋的時期……這才是對溼地的監測。”

這些年來,溼地公園裡的草木變遷,羅理想都放在心裡:“這片紅樹林,以前就是口魚塘,汙臭的養殖廢水任意排放。”我循著他的目光看去,原本髒臭的魚塘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新種下的秋茄、木欖、紅海欖等本地紅樹林苗木在灘塗紮根的景象。

邊走邊聊,大約半小時,我們終於到達了鳥類生境塘。鳥兒安居,不僅需要樹叢,也需要大片的淺灘、平原棲息繁衍。鳥類生境塘是當地完成1700餘畝魚塘退塘工作後,在推進生態修復工作中,模擬鳥類習性,人工打造的鳥兒棲息區。

靠近生境塘,一行人自覺壓低聲音,放輕腳步,分散行走,生怕驚擾了休憩的鳥兒。

雨後的陽光格外透亮,灑在水面上,粼粼波光也照映在樹梢,染上一層溫柔清透的金光。潮水中央,數百隻鳥兒在生境塘上休息,處處鳥聲,處處鳥影,大的,小的,白的,花的,有的在淺灘上踱步,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撲翅膀……

“它們現在膽子大咯,湊這麼近都不逃。在以前,鳥兒只要見著人影,隔老遠就飛走了。”遙遙指向生境塘上的鳥兒,羅理想語氣裡滿是得意自豪。在溼地裡巡護了15年,他深知,鳥兒充滿安全感,才可能不怕人。

“快來拍下這個場景。”我情不自禁地催促搭檔前來拍攝,一不小心,還是驚動了鳥兒。一瞬間,數百隻鳥兒撲扇著翅膀,翩躚而起,一聲聲清脆的鳥鳴響徹雲霄。

“怎麼辦,好像嚇到它們了?”我有些無措。

“放心吧,它們不會跑遠,過會就飛回來了。這裡是它們的家,離不開咯!”羅理想笑得暢快。

(本報那大9月1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