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作為一名評閱老師,總結寫好畢業論文你需要這5個關鍵點

2022-04-22由 Ms六先生 發表于 林業

課程論文評閱表怎麼填

當下正是論文修改和答辯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名論文指導老師和評閱老師,閱覽的論文無數。僅從自身經驗來看,畢業論文以下幾個關鍵點需要特別注意。

作為一名評閱老師,總結寫好畢業論文你需要這5個關鍵點

一、摘要:評閱論文的第一道關

之所以說是摘要而不是論文標題,是因為標題已經在開題時審閱過了,儘管常年也會有對標題提出問題的,但是對於評閱來講,否定標題意義已經不大。

摘要是評閱老師瞭解你論文的視窗,摘要部分寫不好,文章給人的感覺就不好。總的來說,

很多論文經常出現的問題是:

簡單羅列研究內容和章節;直接按照首先、其次、再次和最後這樣的順序;等等。

摘要是對全文的凝練和總結,是你論文的縮略。摘要是概述你的研究,並且能夠從摘要看到你的研究方法和結論等。

那麼摘要如何寫作呢?

摘要的寫作框架是:第一句話是關於你研究的大環境(一級系統,比如你研究“某地鄉村旅遊”,那一級系統就是“鄉村旅遊”,二級系統就是“某地的鄉村旅遊”),因而第一句話要正向、正面評價一級系統。第二句話,透過一個轉折(一級系統的發展背景,一般三個)引出你的研究主題(二級系統)。

第二段開始敘述你研究真正研究主題(二級系統)的背景、現狀、問題和對策(社科)或研究設想、實證建模和研究結論(理工科)。另外,摘要的總體最好是兩段;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

二、框架:論文過審的第二個“命門”

框架無疑是論文過審的第二個“命門”,同時是評閱的主節點,也是很多評閱老師去選擇挑論文毛病的地方。好的論文框架要保證幾點:

一是要素要齊全。

個人認為,本碩論文寫作還是一種規範寫作,到了博士階段才能說是創新。因此, 本碩論文多是規範操作,要求論文按照固定套路來,研究背景、意義、研究現狀和理論基礎等內容不應該缺失,否則,會感覺缺乏規範性。這裡強烈不建議“創新”,即使你創新的沒有問題,但是習慣了這類套路的老師可能否定你的論文(比如,我曾經強烈建議一個研究他家鄉國有企業股權改革的文章可以不寫國外研究現狀,因為都是在堆砌幾篇英文文獻,但是,最後考慮到評閱老師的習慣,還是分成了國內、國外兩個角度)。

二是要注意有層次性

,形成一個層層遞進的關係,即是說整體章節(一級標題),也是說章節內的(二級、三級標題),當然,標題不宜分的太細,到三級標題就可以。有層次性才有邏輯性,有邏輯性才不會讓評閱老師產生“不適”的疑問。

三是三級標題下面要形成三個小點

,不要一點或者兩點,如果僅僅一點就沒有必要列一個三級標題(和二級標題已經相同了),這裡容易給人感覺論文寫作者思慮不周全,想不出三個點。

三、正文:評閱論文“最快”的地方

雖然正文最為文章最長的部分,但正文容易被“忽視”,評閱老師往往會以最快的速度瀏覽下去。評閱老師很難做到對評閱論文的全文閱讀,這時候,抓住評閱老師的心,可以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不要有錯別字

,語言文字功底很重要,增強語言表達的學術性、邏輯性;標點要明確;段落主旨要明顯。

二是注意研究方法

, 如果選擇了一些計量模型, 能夠增加可信度,同時注意指標選取不要太老套。比如汽車產業競爭力,那你的指標最好要選取近年來比較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相關指標。

三是結合圖表論述。

比如,社科類論文很多是現狀、問題和對策的結構,但是現狀是作者個人所想,可能讓人覺得沒有可靠的依據, 或者說缺乏深入挖掘、合理分析問題的成因等。如果採用圖表和相關資料情況就會很不一樣。圖表思維蘊含著一種求證思維,或者直觀思維,即看起來直觀,也體現寫作者用心收集資料和資料。同時,還能夠看出作者對論文的熟悉。

四是對策要更加豐富一些。

社科論文,問題和對策往往是關鍵的地方,並且,問題和對策之間應該是對應的,即你提出了問題,就要用相應的對策去解決,不能缺乏關聯性和針對性。

四、文獻綜述:論文見功底的地方

文獻綜述當然在正文前。但是,對於多說本碩論文而言,很多評閱老師不會花太多時間留在文獻綜述上。但之所以在這裡強調,是因為我個人非常喜歡看這一塊。因為研究現狀是真正見功底和寫作者是否用心的。

本碩學生最容易犯的一個問題是:文獻堆砌。

正確的基本寫法是:將文獻分成幾個維度(角度/研究視角),屬於這個角度的文獻歸為這個維度下,然後從幾個角度引出自己的研究角度(相對研究較少)。並且,述評是文獻綜述的重中之重,要注意文獻綜述不要“綜而不述”。

五、參考文獻

一是關於參考文獻或文獻綜述中中是否一定要外文文獻

,我曾經有過爭論,實際上,我並不提倡本碩論文必須要做外文文獻的綜述。本科生做不好,一些研究生寫的很偏,或很中國特色的選題,根本用不上國外文獻。即使用上的,很多也只是充數或者擺門面,實際並不起什麼作用,徒勞的增加了學生的“作弊”的功夫。大多數論文真的不用國外文獻。

二是參考文獻要求近五年。

這是為了迎合大多數評閱老師的。其實,我個人並不覺得近五年的論文就一定是最新研究現狀。奧德·肖斯耶夫有一句名言,他說,“如果你想獲得一個新想法,請開啟一本舊書。”他指出網際網路發展起來後,上網的大部分資料是1970年之後的,其實1970年,很多偉大的技術和假設都已經存在了。他尋找新的領域的突破,都會去圖書館翻看1970年之前的材料。

三是文獻不少於15/30/50條。

也其實都是為了形式而形式。多餘15/30/50條文章就是好文章?就跟現在提倡不唯論文,有些人理解成了不發論文一樣。

不過,鑑於現在主流評審專家都是這樣的情況,本碩博寫作者還是要往這幾個標準去。

另外,還需要注意:一是論文格式,處理不好影響論文的整體“形象”;二是有的論文研究方法簡單,通篇只採用文獻研究、觀察法、歸納法、演繹法,雖然寫了使用了案例研究法,但實際上只是結合論文內容的舉例說明,並不是規範的案例研究方法。等等。

憶湄說:“高手都是長期主義者,或者說看透了生命本質的人,也必須是長期主義者。小時候看鐵棒磨針、水滴石穿還有佛教裡用勺子舀幹大海的故事,都覺好笑,哪會有人這麼傻呢,後來才慢慢體會到那是一種教你能面對漫長一生最關鍵的能力。”

寫論文就是這樣一個過程,精雕細琢才能不負一輩子才寫一兩次的論文。

這兩天,我們會看到星鏈“刷頻”,那些集結人類智慧的衛星,從天空依次閃爍而過,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

據說,當星鏈最終部署完畢,無論是在白雪皚皚的珠峰,還是在遙遠的南極考察站,或者是阿拉斯加的漁船上,地球人都將能像在大都市一樣上網,資訊流不再有阻礙,能實現全球無死角無障礙覆蓋,而全球各地的交易所之間將最大限度突破網路延遲帶來的時間差實現最大獲利。

科學技術如此神奇,這麼複雜的技術尚能突破,我們又怎能被一篇論文難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