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姜華|我家史記·搬往平陰

2022-04-12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林業

農村大門口栽刺柏好嗎

作者|姜華

姜華|我家史記·搬往平陰

我家史記(六)搬往平陰

一九五九年冬,我們舉家搬往平陰縣城。我清楚記得,搬家是用的兩輛大拖拉機,祖父母和我坐在一個駕駛艙裡,母親帶著兩妹妹坐在另一個駕駛艙裡。後面裝了些傢俱和行李。

平陰那時有老城和新城兩個城區,相隔二三里地。新城區除了縣機關當時什麼也沒有。老城也很簡單,就一條街,和東平縣城差別巨大。我們被安排在主街一個大院子裡。院子的大門口上有塊石制橫匾,上刻“平陰縣人民委員會”八個大字。看來這裡曾是縣人委的舊址。大門裡面又有三個四合院。進大門處路西這個院子是縣直機關幼兒園;路東是個幹部宿舍院;再往裡,路西又是個宿舍院,這是這個大院中的主院,我家就安排在這個院子裡。

這是個很講究很精製的院子。鵝卵石鋪就的小路,裡面有很多樹,都是對稱栽植的,有榆樹、槐樹、刺柏、垂柳、臘梅等。院子裡共九間堂屋,正堂屋五間,正堂屋兩邊各兩間偏堂屋,東屋西屋各五間住的是單身幹部。我家住的是五間正堂屋,兩邊的側堂屋住了兩個局長。我家堂屋前是個一米多寬的平臺,下有五六個臺階,臺階下左邊置一塊壽山石,右邊是塊滿身是孔眼的黑石頭,後來知道是塊隕石。 我家屋後就是平陰縣電影院,露天的,我們坐在屋內玻璃窗前就可看電影。

現在回想起來,這院子這房子一定是解放前大戶人家的,縣人委在這裡辦過工,也是過渡性的。

五八年時,大躍進吃大鍋飯,糧食豐產沒豐收,好多糧食爛到地裡,土豆地瓜也沒人刨,還拼命喊口號,比產量,一地比一地產量高,報紙公開報道小麥最高畝產達十幾萬斤。誰報低了就要拔白旗,幹部受處分。到了五九年缺糧的問題就顯現出來。各級專門成立了糧食辦公室,祖父來到平陰就被任命了個糧食辦公室主任。上上下下包括農村救濟糧、機關非農業戶口的糧食供應排程,全都由他負責,在這個到處是飢餓,人人無糧吃的年代,真可謂是受命於危難之中。

姜華|我家史記·搬往平陰

作者簡介:姜華,正教授級高階編輯,曾任中國報紙副刊學會理事、中國地市報副刊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地市報攝影研究會副會長、華東地市報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省副刊學會副會長等職,其文學作品十餘次在全國和山東省及期刊上獲金銀獎。出版文學、歷史、新聞著作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