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無咖啡,不上海

2022-04-09由 走吧自駕遊 發表于 林業

咖啡是怎麼做成的

無咖啡,不上海

咖啡,作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一般,但也有例外。

雖說與咖啡文化深厚的國外城市不能比,但上海確實算得上是一座能喝咖啡的城市。

無咖啡,不上海

在上海,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叔大媽每天跑去喝咖啡,而這種情況在國內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

無咖啡,不上海

有人說:

不管是土生土長的思南路老洋房長大的,還是海外留學落戶滴水湖的,不管是浦西的浦東的,還是蘇南蘇北的,……都愛咖啡。

無咖啡,不上海

在中國,沒有哪座城市比上海更具咖啡香氣。

上海的咖啡館8000多家,數量位居全球第一。

一個例子:

走在靜安區的街巷上,一公里半徑範圍內,你會看見10家以上的星巴克,以及10家以上的Manner……

無咖啡,不上海

01

上海的咖啡文化

上海這幾年咖啡數量多,但並非是這幾年才異軍突起的。

無咖啡,不上海

早在1843年,上海開埠之初,咖啡便伴隨著大量外國商品和外資湧入長江門戶。

作為西化生活的一部分,咖啡是當時特定階層才能享用的摩登時尚。據《上海通志》記載,當時一個英國人勞惠霖成立的老德記藥房,是上海最早售賣西式糕點和咖啡的地方。

無咖啡,不上海

1880年之後,上海第一家獨立經營的咖啡館在虹口地區開張,之後,上海街頭的咖啡館數量激增,甚至出現了露天的咖啡攤,讓普通人也能喝上咖啡。

無咖啡,不上海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咖啡館是上海文化名人們的最愛。

張愛玲在愛丁頓公寓(如今叫常德公寓)樓下的咖啡館,孵出了一部《金鎖記》和一部《傾城之戀》。

無咖啡,不上海

他們不僅愛喝咖啡,還在上海開起了咖啡館。

1928年,作家張資平開了一家「文藝咖啡館 」,周全平開了一家「西門咖啡館 」,作曲家田漢也開了一家咖啡館。

無咖啡,不上海

那一年的8月8日,《申報》登了一篇軟廣告,叫《上海咖啡》,文中寫到:

“……我在那裡遇見了今日文藝界上的名人,冰廬,魯迅,郁達夫等。並且認識了孟超,潘漢年,葉靈鳳等,他們有的在那裡高談著他們的主張,有的在那裡默默沉思,我在那裡領會到不少教益呢……”

無咖啡,不上海

上海人對咖啡的喜愛在當時的電影也有體現。

據統計,1922-1937年間涉及上海的33部國產電影中,就有13部都出現了喝咖啡的場景。

無咖啡,不上海

圖為《空谷蘭》劇照

作為國內咖啡氛圍最濃厚的城市,“泡在咖啡里長大”的上海人,早已將這份舶來品深深地刻進了自己的DNA裡。

如今,上海“時髦精們”走過鉅富長,手持一杯咖啡,快速走過,或者在樹蔭下細細交談,這不是電影的定格,也不是講究腔調,而是日常。

無咖啡,不上海

02

上海的弄堂情節

咖啡之於上海,就像弄堂之於上海。

說起中國特色建築,除了北京胡同就是上海弄堂了。所謂弄堂,就是小巷,是上海人對於里弄的俗稱。

無咖啡,不上海

整個上海,有超過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絕大多數上海人,是住在各式各樣的弄堂裡。

多少年來,人們穿梭在這些狹窄而悠長的弄堂裡,度過了他們漫長的人生,並且創造了形形色色風情獨具的弄堂文化。

無咖啡,不上海

走進上海的弄堂,才算得上開始看上海的生活。

在高樓大廈的映襯下,弄堂是那麼的破爛和弱不禁風,但你依舊會為弄堂裡的一切動容:孩子們的“咯咯”笑聲、灶間裡碰撞的鍋碗瓢盆發出的清脆聲響、市場裡討價還價的阿婆、盆裡面跳著的魚……這所有的瞬間彷彿在一剎那凝結,組成了平凡而美好的人世間。

無咖啡,不上海

上海的弄堂和咖啡文化一樣,同樣要追溯到上個世紀。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由於上海小刀會在老城廂起義,上海人開始往租界逃跑,那時候由於租界人多房少,房價也高得出奇,便有人看到這一趨勢紛紛投向了房子的建設當中。

無咖啡,不上海

在租界的外國人按照倫敦工業區的工人住宅的樣子,一棟棟、一排排造了八百棟房子,並起某某“裡”為其名稱,是後來上海弄堂的雛形。到1872年,瑪意巴建起上海興仁裡,從此,上海人便開始了弄堂的生活。

無咖啡,不上海

從難民木屋,到石庫門裡弄,再到後來的新式里弄房子,如今上海已遍佈著九千多處弄堂。這些城市裡的小巷子也變成了一種文化和歷史的棲息地,它像是城市的溝壑,也像是一條條血管為這個城市新增氣色。

無咖啡,不上海

如同老北京胡同,上海的弄堂裡也發生過太多傳奇的故事。

郁達夫在尚賢坊偶遇了王映霞,阮玲玉在沁園邨中香消玉損,魯迅、茅盾、巴金等文學大腕都曾在老上海石庫門裡居住過,許多著名的作品都誕生於此,比如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張愛玲、王安憶等作家的許多作品都以石庫門裡弄為背景。

無咖啡,不上海

甚至,因為在里弄的亭子間創作的關係,促成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特殊的文學派別——亭子間文學的產生。

無咖啡,不上海

可是在現代化的程序中,上海的弄堂建築被大量改造,傳統弄堂面臨著消失的危險,現在能看到保留比較完整的弄堂已經少之又少。

無咖啡,不上海

所以,當人們在導演徐崢的鏡頭下看到如此真實而鮮活的八十年代上海弄堂,才會在網路上熱淚盈眶。

無咖啡,不上海

無咖啡,不上海

“有陽光的地方,底樓人家拉出了麻繩,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統統拿出來曬著,新洗的衣服散發著香氣,花花綠綠的在風裡飄著……”

“修鞋師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著一個高跟鞋的細跟,補上一塊新橡皮,旁邊的小凳子上坐著一個穿得挺周正的女人,光著一隻腳等著修鞋……”

“窗沿上有人用破臉盆種了不怕冷的寶石花,小小的陽臺上曬著家制乾菜、剛買來的黃豆,上面還蓋了一張油紙,防止下雨,在風裡嘩嘩地響……”

無咖啡,不上海

或許未來有一天,當我們再次想感受老上海的弄堂文化時,只能開啟大螢幕、翻開一本文學作品。

無咖啡,不上海

咖啡、弄堂,兩種起源於同一時期的文化,一個愈演愈烈,一個即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