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農村這種野草,農民對其恨之入骨,在醫家眼中,卻是濟世救人良藥

2022-04-09由 鄉村田小園 發表于 林業

火把果樹寄生有何用途

在農村的果園裡,經常能看到一種藤蔓狀的植物寄生在果樹上,或寄生於其它植物,它是以吸取樹體水分和營養而生,像吸血鬼似的慢慢地吸乾寄主,為眾植物所不齒,由於其生長能力極強,其藤條能迅速纏繞樹枝,甚至把整個樹冠覆蓋,致使寄主葉片發黃、脫落,嚴重時造成枝梢乾枯或整株枯死。因此,它惡名在外,並不討農民喜歡。

農村這種野草,農民對其恨之入骨,在醫家眼中,卻是濟世救人良藥

因為它獨特的生長方式,又被人們稱之為“無根藤”或“無娘藤”、“金絲藤”等,它的名字有很多,如果說這些名字,大家可能會比較陌生,但說起“菟絲子”可能很多人都認識,即使沒有見過,也聽過其大名。菟絲子雖然其名聲狼藉,但其也有洗白的能力,比如在農民們眼中,它是可恨的寄生在農作物身上的有害雜草;在文人騷客眼中,它與纏綿悱惻的愛情有關;在醫生們眼中,它是濟世救人的良藥。由此可見,在不同立場的人們眼中,它的形象迥然不同。

農村這種野草,農民對其恨之入骨,在醫家眼中,卻是濟世救人良藥

菟絲子,為旋花科一年生寄生草本,分佈廣泛,在我國廣袤的土地上,菟絲子大多都可以生長。秋天,人們將其種子成熟時的地上部分收割回來,再經過晾曬,把種子打下,就收穫了這味藥材,無論是生用,或是煮熟搗爛做餅用,想來都是極好的。此外,菟絲子也是我國常用中草藥之一,深受歷代醫家的重視,許許多多有關菟絲子的記載,給我們留下了珍貴而又豐富的財富。

農村這種野草,農民對其恨之入骨,在醫家眼中,卻是濟世救人良藥

醫家眼中的菟絲子

《神農本草經》是首次記載菟絲子的醫家經典,並且將之列為上品,其原文有:“菟絲子,一名菟蘆,味辛,平,無毒。主續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久服明目、輕身、延年。唐代醫家甄權認為,菟絲子“久服去面皯,悅顏色”,具有消風祛斑的作用,適用於白癜風、黃褐斑等症。另外,菟絲子還可用來泡酒,長期小飲,有益健康。

農村這種野草,農民對其恨之入骨,在醫家眼中,卻是濟世救人良藥

文人眼中的菟絲子

《詩經·鄘風·桑中》寫到:

爰採唐矣?沬之鄉矣。雲誰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採麥矣?沬之北矣。雲誰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採葑矣?沬之東矣。雲誰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農村這種野草,農民對其恨之入骨,在醫家眼中,卻是濟世救人良藥

詩中的“唐”便是菟絲子,詩意是說戀著孟家女的後生,看著聯附在路邊豆莢枝上金黃色的菟絲子,心裡止不住的想象一些和心中傾慕女子將在一處的情形:在約會的地方,愛著孟姜的青年和妙齡女子,在沉默裡消融聚在兩人心上濃如雲蜂之蜜的歡喜,一起說笑,讓空氣裡振動的溪水一樣的聲音,把曾經孤獨生活黏附在身上的渾濁洗得乾淨明澈,一起摘花,一起看雨,一起踏碎草,沾霜露,品嚐水淹波濤一樣的傷悲和春草初上花色縈繞的幸福。然後,站在沉靜居所的視窗,聽南風漫過雲天,看淇水浩浩湯湯逝者如斯。

農村這種野草,農民對其恨之入骨,在醫家眼中,卻是濟世救人良藥

李太白之詩《古意》寫道:“君為女蘿草,妾作菟絲花。輕條不自引,為逐春風斜。百丈託遠松,纏綿成一家。誰言會面易,各在青山崖。女蘿發馨香,菟絲斷人腸。枝枝相糾結,葉葉競飄揚。生子不知根,因誰共芬芳。中巢雙翡翠,上宿紫鴛鴦。若識二草心,海潮亦可量。”關於菟絲子的文學作品有很多,這就不一一例舉了。

農村這種野草,農民對其恨之入骨,在醫家眼中,卻是濟世救人良藥

農民眼中的菟絲子

菟絲子作為一種寄生植物,農民叫“無根草”,如果沒有別的植物提供營養會很快死去,它們依附的植物會因此而生長受損,甚至萎蔫死亡。這種寄生在果樹上,會造成果實減產的野草,讓許多農民很是頭疼,尤其是大豆產區,很多農作物都深受其害,因此,雖然其藥用價值大,但卻是農民恨之入骨的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