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世界的救贖在於荒野

2022-04-05由 淡泊清影 發表于 林業

鶴怕什麼動物

作者奧爾多·利奧波德在本書的第二部分《慢行隨筆》中,以北美的幾個州為例,記述荒野,記述荒野的消失,記述荒野消失的惡劣影響,以期喚起人們對荒野的重視。

1 什麼是荒野

把一個地方叫著“荒野”,並不表示那個地方很荒涼,什麼都沒有。

“荒”,應該是指人跡罕至,甚至沒有人到達的地方。“野”,是指野生動植物生存和生活的地方,無人打擾。

在作者的筆下,荒野充滿野性,充滿生命力。

沼澤,是鶴與其它生物一起建起來的;貧瘠的沙礫山坡其實並不貧瘠,生長著要求不高的、沙坡特有的各種動植物;

嚴寒的高山草甸也並不荒寂,夏季長滿鮮花和嫩草;

每一條河流都吟唱著屬於自己的歌曲。

在荒野之地,植物與動物多樣性的生存,每一物種都有自己的價值,它們之間的所有合作與競爭共同維護了荒野裡一切的持續和發展。

多麼獨特而又神奇的荒野世界啊,它本該與人類同行,卻因為人類的傲慢而漸漸消失。

2 荒野的消退

人類不過是漫漫進化長路中與其它生物同行的普通一員,……人類雖然在今天擔任了探險航船的船長,航行卻絕非只為人類而發。

這是作者對人類自以為自己優越於其它鳥獸的想法的譴責。

因為要生存,所以人類像野生動植物要空間。農民把沼澤變成麥田,牧民把草甸變成牧場,那些商人把河流變成了運送木材的通道。

為了種植麥子,其他的野生植物不見了;為了放牧,人們用特有的牧草代替原有的野草。隨著沼澤和野草的消失,以此生活的動物也消失了。

比如鶴的絕跡,比如灰鴿的消亡。

為了保護鹿,人們去消滅灰狼;為了保護牛,人們去射殺大灰熊。

結果呢,沒有了天敵灰狼的存在,鹿群的數量越來越大。它們啃光了樹葉,啃禿了山脈,使得自然無法自我修復,結果鹿群也會大量死亡。

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讓人們得出了這樣自以為是的結論:農田與沼澤,馴順與野性,無法相互容忍、和諧共存,發展的腳步不允許。

於是乎,草原退化,土地荒蕪,生態惡劣。

作者一針見血的指出:被稱為“成長”的過程,其實是“衰退”的過程。

3 荒野的價值

作者作為一個鳥類學家,他為荒野的消失而深感痛心。他用他的筆墨,用《沙鄉年鑑》這本書,試圖喚起人們認識荒野的價值。

01 荒野的價值首先是它給予動植物的。

沼澤的價值在於荒蠻,鶴便是荒蠻的化身。

荒野給動植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間。在這樣的一個空間,綠草如茵,鮮花盛開,小鳥歌唱,野牛羊自由徜徉……

荒野會自動調節動植物的規模。自然有自然的法則,大山會思考,在自然的控制下,荒野形成了一個閉合的生物鏈。

02 荒野的價值更在於它給予人類的。

面對自然,就是面對藝術,我們的感受力因美而生。

作者認為,荒野就是藝術,它給我們提供了美的享受。

在綠色的瀉湖邊,呆的時間久了,你就會對大地的喜怒哀樂有了敏感的共鳴;

當人絞盡腦汁想寫一首詩時,黃腳鷸只要抬抬腳,就踩出了更好的詩句。

歷史感算得上是科學和藝術所能奉獻的最寶貴的禮物,鸊鷉對於歷史卻比我們知道的多。

鶴生於始新世,鸊鷉存在的歷史要比人類更久,加維蘭河流浩大渾然的浪濤,記錄著世世代代植物與動物的生與死……

荒野的存在,就是向人類展示歷史。人們可以透過這些古老的物種,去了解這個世界的過去,甚至人類的過去。

也許每個年輕人都需要偶爾來一段荒野旅行。

荒野旅行,可以讓年輕人在這野性的世界裡得到鍛鍊,成為自己。

甚至,人們從雷霆萬鈞的高山草甸,可以體會到“驚怕”的感覺,否則,人生該是多麼貧乏可憐!……

荒野的價值還遠遠不止於此,作者極力的呼喊。

成書於1948年的《沙鄉年鑑》,終於把作者得呼喊聲傳播了出去。人類終於認識到荒野的重要性。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人類與動植物越來越能和平共處。人們知道了,給動物與植物生存的空間,就是給自己生存的空間。

但是,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人類應該學會像山一樣思考。

世界的救贖在於荒野

沼澤

世界的救贖在於荒野

高山草甸

世界的救贖在於荒野

浩浩湯湯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