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武漢水稻超八成用的是本土優質種子

2022-03-28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林業

其他林地是屬於什麼地

武漢水稻超八成用的是本土優質種子

市區農技專家和黃陂利梓合作社理事長繆斌(左一)一起檢視“油稻輪作”情況。

編者按

充足的“糧袋子”和豐盈的“菜籃子”,是城市執行的“壓艙石”“定心丸”,是武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全市春耕備耕進入關鍵時節,本週起,《大地》週刊將連續推出“武漢打好春耕生產第一仗”系列報道,長江日報記者跟隨武漢市農業農村局工作組腳步,深入田間地頭,直擊武漢備戰春耕。

備足春耕生產物資,確保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及時到村到店到戶,對打好春耕生產第一仗至關重要。

開春以來,全市搶抓時令,積極開展育種育苗工作,有力有序推進春耕備耕工作。武漢市農技中心連續組織技術骨幹,深入各區一線,針對春耕備耕生產,積極開展技術指導服務。3月11日,長江日報記者跟隨武漢市農技中心專家們,一起探訪黃陂區春耕備耕情況,在田間地頭,他們現場為當地水稻種植戶春季生產“會診”。

■ 培育一粒好種子少則5到8年

良種精選“萬里挑一”

春耕在即,農時緊迫。3月11日上午9時許,黃陂區利梓農機專業合作社裡,一派忙碌的景象。

“幾千畝耕地備好了1。2萬斤的稻種,下個月開始浸種。”合作社理事長繆斌一邊抹著額頭的汗珠,一邊介紹說:“今年我打算種500畝嘉優中科13-1,200畝豐兩優香一號,500畝泰優398,400畝黃花粘和700多畝隆兩優華佔。”

種子是春耕的關鍵,不僅是繆斌,周邊種植大戶和合作社,開春後都陸續準備好了農資和稻種,期待播下春天“希望的種子”。2022年,黃陂區預計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198萬畝以上,其中需確保完成糧食生產總面積69。25萬畝、總產量32。2萬噸。

“黃陂區的地貌特徵是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是產糧的好地方。”黃陂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和農機管理科負責人梅建幸介紹,近年來,黃陂區優質水稻篩選一直在“優中選優”。結合農戶的種植習慣和當地氣候、水利灌溉等條件,五年前,黃陂區當地的水稻品種有50多個,目前主要示範推廣的有29個品種左右,“未來五年,黃陂區將進一步篩選優質水稻品種的數量,計劃把示範推廣品種控制在10個以內”。

“示範推廣品種更精、品質更優、產量更高、口感更好,更有助於打造優質區域水稻品牌,提升附加值。”梅建幸說。

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種業專家李晏斌介紹,目前全市水稻本土種子佔比在八成以上,主要有早稻種珈早620、兩優152、兩優287、兩優576;中稻種華夏香絲、美揚佔、龍兩優月牙絲苗、紅香優絲苗;晚稻種鄂香2號、泰優068、源稻19等,為保障武漢糧食安全打下堅實基礎。

選好一粒種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僅從育種週期看,要培育一粒好種子,少則5到8年,多則10到20年甚至更長時間,良種的精選需要“萬里挑一”。

李晏斌介紹,以“華夏香絲”品種為例,它產量高、抗病性好、熟期適宜,尤其是米質優,該品種是由省農科院、武漢華之夏種子有限公司從2011年開始聯合選育,花費10年才突破優質稻品種“優質不高產、好看不好吃、香稻不抗倒、長粒整米少”的瓶頸。

據瞭解,近年來,我市加快“武漢種都”建設,連續出臺政策,支援引導優質農作物種子企業在漢研發投資。目前,武漢取得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共有89家,一批優質農作物種子公司總部落戶武漢。同時,為選好一粒種子,武漢已連續5年舉辦水稻新品種展示活動,共有245個新品種參加展示,透過種企同臺競技,倒逼企業加大研發力度。

隨著武漢優質新品水稻產量水平、米質狀況、抗性水平的不斷提高,再加上武漢湖泊眾多的特殊地理優勢,武漢大米的口感越來越好,市場認可度不斷提高。“去年,在武漢首屆‘江城優米’品鑑會上,按照氣味、外觀、適口性、滋味、冷飯質地等綜合評判打分,評選出華夏香絲、美揚佔、19香等‘顏值’高、口感好的十大優米水稻品種,這些都將是武漢優質大米打響品牌的‘實力股’。”

■ 黃陂2萬畝水稻綠色迴圈種養

打通養殖—種植業“綠肥還田”全產業鏈

在王家河街太陽寺村,不少農戶正在翻整土地。“淺耕鬆土,能更好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雨水滲透性”,市農技中心和黃陂區農業農村局的專家走到田間,和農戶攀談,瞭解農資準備情況,蹲身抓起一把土壤,仔細檢視辨別土壤的味道、溼度和黏性。

據瞭解,今年全市儲備水稻種子3500萬公斤,蔬菜、玉米、大豆種子各500萬公斤,貯備化肥8萬噸,農藥1500噸,農膜2700噸,已備農資完全可滿足春季農業生產種滿種足的需要。同時,全市開展農資打假同步執法專項行動,為春耕安全護航。

農資貯備充足了,如何生產出更高質量的優質糧?據瞭解,今年黃陂區利梓農機專業合作社、永旺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等當地種植大戶,都加入了黃陂區綠色種養迴圈專案試點。

梅建幸介紹,該區綠色種養迴圈試點專案去年9月開始實施,涉及該區19個街鄉,年前已完成2萬畝面積。根據專案試點效果,今年黃陂區準備繼續加大專案投資,建設3~5家禽畜糞汙處理廠,按照“養殖場-糞肥服務主體-種植基地”模式,形成糞汙處理利用全產業鏈,配設田間糞肥臨時儲存、運輸、還田管網、撒肥機械等設施裝置,完成糞肥還田服務機制。

梅建幸解釋說,以前有可能是汙染源的禽畜糞便,其實是極好的有機肥來源,“禽畜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和氮磷鉀等植物必需的營養物質,經安全降解腐熟處理後,是很好的有機肥料。透過種植業、養殖業雙迴圈,就能實現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據悉,首批處理後的近3萬噸禽畜有機肥,將全部免費送給區內種植大戶使用。

“用了有機肥,化肥用量就會減少。”繆斌說,透過綠色迴圈種養,預計今年水稻種植可減少將近一半的施肥成本,品質同步提高。而按照綠色、優質、高產、高效的標準生產出來的大米,不僅能節約生產成本,更不愁銷,“以合作社的2000畝優質再生稻為例,與一般農田相比,綠色迴圈種養每畝能節本增效100多元”。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及用於網路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來源:長江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