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2022-03-27由 飛魚勸學 發表于 林業

長恨歌講的是什麼故事原型

【本文申明原創,享有原創版權】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長恨歌》和《琵琶行》都是白居易的經典篇目

提起白居易,你首先會想到他的哪些著名詩句呢?

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還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還是“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還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不錯,這些詩句都太經典了,太有名氣了,人們隨便都能吟誦出幾句來。這些詩句,分別出自《長恨歌》和《琵琶行》,前者屬於歌行體,後者屬於樂府詩。兩者都屬於長篇敘事詩,那麼,《長恨歌》和《琵琶行》相比,哪一篇寫得更好呢?

接下來我們將兩者對比進行鑑賞一下試試。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白居易的塑像

一、論人物,辨主題

中國古代是敘事詩並不多見,賞析敘事詩首先要了解清楚詩歌“所寫何事”以及“所寫何人”。只要寫事件,就必定要寫人物。從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描寫來看,《長恨歌》與《琵琶行》有何區別呢?

(一)《長恨歌》:寫“楊貴妃”妙筆生花。

1.看起來不像“禍水”的楊貴妃。

毫不誇張地說,楊貴妃被列入“中國古典四大美女之一”,白居易的功勞不小。他在《長恨歌》中將楊貴妃的“豐潤美麗”寫得淋漓盡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些詩句要比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精彩得多,豔麗得多。

如果從政治主題的角度來講,這篇詩歌是批評唐明皇“貪色誤國”的,而楊貴妃就應該是一個“紅顏禍水”的角色,白居易寫作本詩的目的應該是“懲尤物、窒亂階”。

然而,從《長恨歌》的整個行文來看,楊貴妃非但沒有被描寫成“禍水形象”,反而被寫成一個姿質豐豔、傾國傾城的“美人形象”。這怎麼解釋呢?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影視劇中的“楊貴妃”形象

2.白居易採用“隱喻”之法抒己之“恨”。

請注意,我們在這裡所用之詞是“隱喻”,而不是“諷喻”。

按照目前很多人的觀點,說《長恨歌》是一首政治諷喻詩,透過對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愛情悲劇”來諷喻其貪色誤國所帶來的“政治悲劇”。

但實際上,《長恨歌》確實不是一首“政治主題詩”,它是一首正兒八經的“愛情主題詩”。《長恨歌》的“綿綿長恨”,絕不是唐明皇對楊貴妃的“分離之恨”,而是白居易對其初戀“湘靈”的“愛情之恨”。

湘靈是白居易的初戀情人。

兩人從小一起玩耍並一起長大,但是由於湘靈只是一個普通“村姑”,白居易母親不認可兩人的戀情,不斷阻止他們兩人見面。而白居易也異常固執,不同意和湘靈在一起就“絕不結婚”,這也是導致白居易37歲才結婚的主要原因。

後來白居易進京考試和做官,就再也沒有機會和湘靈見面了。

而那種對初戀的深情,促成了白居易的“長恨之情”。他曾經寫過一首《長相思》給湘靈,其中兩句是這樣的:“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你看,這不就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的原型嗎?

白居易在29歲的時候,回家懇求母親允許與湘靈結婚,但仍被母親拒絕了。

白居易因此寫了一首《生離別》的詩歌,其中兩句是這樣寫的:“回看骨肉哭一聲,梅酸櫱苦甘如蜜”,這不正是《長恨歌》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的原型嗎?

由此可見,《長恨歌》所寫並非是唐明皇和楊貴妃,而是寫白居易自己和湘靈“愛而不得”的長恨之情。把楊貴妃寫得如此美麗絕倫,實際上是用以描寫初戀情人湘靈的美麗絕倫。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楊貴妃沒有被“政治思維”寫成紅顏禍水,而是極盡所能地展現其“美麗容貌”和“真摯愛情”的一面。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長恨歌》到底是“政治主題詩”還是“愛情主題詩”至今爭論不休

(二)《琵琶女》:寫“琵琶女”另闢蹊徑。

1.“巧合”至極的琵琶女。

白居易寫“琵琶女”,是另外一番奇妙寫法。

琵琶女,這個來自京城的歌妓,竟然和白居易有著那麼多的“相似之處”:琵琶女本是京城女,白居易去年辭京帝;琵琶女是名滿京都的藝人,白居易是才華橫溢的詩人;琵琶女因年長色衰而嫁給商人最後被冷落,白居易因直言進諫而遭貶謫最後孤苦伶仃。

真所謂“同是天涯淪落人”,白居易透過寫琵琶女的悽苦身世,把自己被貶江州的悽苦之情完全展現出來。但有沒有人想過,為何琵琶女與此時被貶的白居易竟是如此高度的相似?難道僅僅是一種巧合?

世界上沒有這樣的巧合,巧好自己被貶江州,恰好在送別客人的時候遇到這個琵琶女,恰好這個琵琶女的身世與自己的被貶情形高度吻合,以至於後來白居易抒發“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時,竟是如此自然,如此水到渠成?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是否有人想過“琵琶女”的出現非常及時,非常巧合

2.白居易採用“假借”之法抒己之“悲”。

換個思維,琵琶女的身世彷彿是專門為白居易被貶江州“量身定製”的,一切都這麼高度吻合。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琵琶女這個人物及其命運,並非是真實的人物及其命運,而是白居易被貶江州之後為了抒發自己的悽苦之情而根據自己的遭遇杜撰出來的。

這種杜撰可能是100%的杜撰,也可能是80%的杜撰。也就是說,要麼,確實遇見過這麼一個彈奏琵琶的藝人,但是其故事情節和人物命運完全是作者虛構的;要麼,根本就沒有琵琶女這個藝人,詩歌中的那個琵琶女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人物,作者想象一個和自己十分想象的角色,以便能夠更好地抒發自己的悲情。

因此我認為,琵琶女就是白居易自己。他寫琵琶女,就是寫自己;寫琵琶女的才藝,寫她的遭遇,寫她的悲情,完全是自己的化身。白居易的這種手法我們稱為“假借”之法。

幾百年之後,白居易的一個超級粉絲——蘇軾,便繼承了白居易的部分衣缽。

一方面,在他模仿白居易的“白堤”給自己在杭州所築之堤稱之為“蘇堤”,另一方面,他將自己的號乾脆命名為“東坡”,而這個“東坡”正是取名自白居易的詩歌《東坡種花》《別東坡花樹》。

同時,蘇軾也將白居易的這種“假借”之法運用到他的寫作當中。我們可以從蘇軾的文章中反過來理解白居易的寫法。

在著名的《赤壁賦》中,蘇東坡正是採用“主客問答”的形式,透過虛構來抒發他的“被貶心緒”和“人生宇宙觀”。這種所謂的“主客問答”,實際上就是一種虛構的寫法,作者在文章中虛構一個人物和自己進行對話,透過“一問一答”的形式,來抒發自己的人生感慨。

“琵琶女就是白居易自己”的這種觀點,早在南宋時期就已經有人提出來了。

南宋著名學者洪邁在其《容齋隨筆》中就曾質疑“琵琶女的真偽”。他在書中寫道:

白樂天《琵琶行》一篇,讀者但羨其風致,敬其詞章,至形於樂府,詠歌之不足,遂以謂真為長安故倡所作。予竊疑之。唐世法綱雖於此為寬,然樂天曾居禁密,且謫居未久,必不肯乘夜入獨處婦人船中,相從飲酒;至於極彈絲之樂,中夕方去。豈不虞商人者它日議其後乎?樂天之意,直欲抒寫天涯淪落之恨爾。

洪邁的這段話分析得非常清楚,非常在理:一是白居易不會“夜入獨處婦人船中”,二是白居易本來的目的就是想抒寫自己“天涯淪落之恨”。

以己之恨,以己之悲,來抒寫琵琶女,所以才會顯得如此巧合。

由此可見,琵琶女的形象必然是虛構無疑矣。其寫作原型就是白居易自己,寫琵琶女之悲,實際上是為了抒發自己之悲。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琵琶女”的原型實際上就是白居易自己

二、析手法,品意蘊

(一)文學手法:一個“極度浪漫”,一個“超級寫實”。

總體來講,白居易是一個現實主義詩人。

但是,他在寫《長恨歌》的時候,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寫“偏題”了,把本來構思的“政治諷喻詩”硬是寫成了“愛情隱喻詩”。而寫作《琵琶女》時,作者卻是一本正經地用現實主義的手法來表現自己由貶謫所帶來的人生坎坷之悲。

1.極度浪漫:《長恨歌》以“仙遊之理想”來彌補“現實之傷痛”。

以《長恨歌》這個題目來講,白居易寫到“馬嵬事變”,寫到“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就可以結束了,這首詩的悲劇意味就出來了。魯迅說“所謂悲劇,把美的事物毀滅給人看”。豐潤美麗的楊貴妃正是在“馬嵬事變”中毀滅給人看的,一個大美人香消玉殞,一段人間摯愛蕩然無存。

然而,白居易卻在這悲劇之後,又虛構了“臨邛道士鴻都客”的情節,透過到仙境去尋找仙女“太真”,來表達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思念和真情。這種極富浪漫情思的文學表達,正是借鑑了盛唐時期“遊仙詩”的寫法,將作者在現實中追求不到的理想透過幻化為“偶遇神仙”或“上天拜仙”的形式,來寄託作者的現實傷痛。

白居易的傷痛,很顯然是源自對初戀情人湘靈“真摯的愛”而又“求之不得的痛苦”,最後只能透過浪漫手法來彌補。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白居易對湘靈“愛而不得”使其最終產生一種“綿綿長恨”

2.超級寫實:《琵琶女》用語言描音樂,以音樂寫人生。

毫無疑問,《琵琶女》是一篇非常寫實的現實主義詩歌了。即便他在詩中虛構了“琵琶女”這一形象,也仍然展現了典型的現實悽苦境遇。

在語言寫作上,《琵琶女》的語言堪稱一絕:他竟然用“形象的語言”展現了“抽象的音樂”,又用“抽象的音樂”來抒發了“悽苦的人生”。

這種手段,恐怕連大文豪蘇軾也未必能夠做到。

在描寫琵琶女所彈奏之音樂時,白居易用“低沉抑鬱”的前奏曲來抒寫“現實之困頓”,用“清脆悅耳”的歡樂曲來抒寫“青年之榮耀”,用“冷澀凝絕”的沉思曲來抒寫“老年之譁變”,用“高亢激越”的悲憤曲來抒寫“命運之哀嚎”。

可以說,這種構思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種寫法乃“千古之絕唱”。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白居易用語言描音樂,以音樂寫人生,真是“千古之絕唱”

(二)藝術境界:“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品味。

《長恨歌》和《琵琶女》兩篇詩歌中,都有極其出色的景物描寫,景中寄情,情中造境。

如果我們將兩者對照起來賞析,又能獲得什麼樣的觀感呢?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境”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

所謂“有我之境”,其顯著特點是在意境營造時,於意象之上明顯寄託著作者主觀情感,“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所謂“無我之境”,其顯著特點是在意境營造時,作者已經達到“超然物外”“物我兩忘”的境界,“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境”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

1.《長恨歌》:“有我之境”彰情感。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是唐明皇目睹楊貴妃被殺於馬嵬,失去愛妃之後作者所寫的兩句描景詩句。其中,“黃埃散漫”塵土飛揚,昏天暗地,“風蕭索”是形容風聲之淒厲,人煙稀少的劍閣棧道上,單調地行走著唐明皇的車隊,氣氛顯得異常悲傷。

“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描寫了唐明皇回到京城後所見到的皇宮中的淒涼景緻。“多秋草”,說明環境蕭瑟悽楚,蒼涼悲傷;“紅不掃”,言落葉鋪滿臺階,竟沒有一個人前來打掃,闃寂無人,淒涼味濃。

無論是“散漫黃埃”還是“蕭索悽風”,是“宮中秋草”還是“滿階落葉”,都彰顯著唐明皇失去楊貴妃之後的那種內心痛苦悽慘孤寂的情感。

借用王國維的詩論,此乃“有我之境”。唐明皇回宮之後,見到宮中的一切景物,都顯得“暗淡無色”或“悲情傷感”,情緒的渲染極其濃烈。這正是“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唐明皇看到的不是景物,而是他自己。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長恨歌》的語言描寫中,渲染色彩極濃

2.《琵琶女》:“無我之境”顯意蘊。

《琵琶女》中的景物描寫,亦堪稱一絕。“楓葉荻花秋瑟瑟”,詩句中沒有色彩濃厚的主觀抒情,只有“瑟瑟”一詞可以見出秋之景觀,但主人公的傷感情緒已然籠罩其間。“別時茫茫江浸月”,寫的是離別時,看見江面在月光籠罩之下顯出一種朦朧茫然之感,這本是寫景的句子,沒有任何一個詞是寫人,但是,主人公面對人生未來的茫然無措之感,竟油然而生。

最經典的一句是“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曾經以熱鬧著稱的碼頭,竟悄然無聲,連一個說話甚至口出大氣的人都沒有,實在是太安靜了,他們都在幹什麼呢?原來他們的目光都投向了江中的明月,所有人,都已經完全被琵琶女高超的彈奏技巧和感人的音樂旋律所折服,他們都沉浸在美妙的享受中完全不能自拔。

明明是寫彈者之技藝高超和聽者之美妙享受,卻沒有任何人跡的描寫,只是寫所有的船都一動不動了,它們都掉頭朝著那江心的一輪明月。如此超然物外,根本看不到任何主觀之色彩,這隻能用“無我之境”來概括了。

“無我之境”強調天人合一,強調主客統一,寥寥數言,意蘊和境界全出!正如王國維所言“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真是高妙!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唯見江心秋月白“是一種主客統一的”無我之境“

(三)樂府氣韻:“氣”和“韻”的捕捉。

“氣韻”是中國古典文藝作品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概念,它由“氣”和“韻”兩個部分組成。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文以氣為主,氣只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這是指文章的“氣”;宋代學者範溫在《潛溪詩眼》中說“行於簡易閒澹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這是指文章的“韻”。

簡單地說,“氣韻”就是指一篇文章所突顯出來的生命活力和自然形成的韻味。“氣”強調文章的生命動感,而“韻”則強調文章的意蘊悠長。

1.《長恨歌》:“氣”“韻”俱備尤充沛。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既表現出了“諷喻詩”的重大主題,又表現出了“愛情詩”的永恆主題。寫漢皇時,用“度春宵”“日高起”“不早朝”“無閒暇”“夜專夜”等語言將其“貪色誤國”的昏庸狀態寫得淋漓盡致。讀者讀完之後,竟有一種“勃然大怒”“憤怒難遏”的感覺,似乎要將頓時所產生的所有“不平之氣”傾將出來。

寫愛情時,一方面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樣的詩句將楊貴妃描寫得美麗絕倫,另一方面又寫出了成為天仙的太真仙子依然眷戀著人間的唐明皇,用“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樣的詩句寫出了唐明皇和楊貴妃之間令人羨慕的“真摯之愛”。這首詩非是寫出了“貪色”的愛情悲劇,反而是寫出了“摯愛”的蕩氣迴腸。

此二者,使《長恨歌》裡湧動著一股“不斷騷動的激流”,這種激流可能是源自對昏庸皇帝的憤怒,也可能是源自對美好愛情的追求。雖有“綿綿之恨”,但仍能奏出“不衰之音”,仍能令人“回味無窮”。人們對於《長恨歌》的爭論和回味,以及《長恨歌》內部所湧動著的“不斷騷動的激流”,正是其強大生命力的見證。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長恨歌》音節靡靡,但仍然”回味無窮“

2.《琵琶行》:“韻”有餘而“氣”不足。

“韻”對藝術作品的要求就是“有餘味”,能夠在作品結束之後,讓讀者“回味無窮”。

就這一點而言,《琵琶行》倒還有一些這樣的特徵。“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是留給讀者最大的回味之處。其次,是那部分對琵琶彈奏的精彩描寫,“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讓人既感受到琵琶彈奏那種“餘音繞樑”的強烈藝術感染力,同時又深深陷入對白居易優美詩句的陶醉和品味之中,真有一種令人“回不過神”的感覺。

然而,即便是精彩紛呈而又“韻味有餘”的語言描寫,也掩蓋不了《琵琶行》那種侵透全詩的“悲涼之氣”和“衰邁之氣”。我們所看見和感受到的,是美人遲暮的商人婦,是懷才不遇的白居易,其年邁色衰之氣籠罩著悲慘的現實生活,一幅日薄西山的畫面油然眼前。

這種“悲涼之氣”和“衰邁之氣”與白居易被貶江州的現實遭遇是緊密相連的,白居易屢屢向皇帝上書直言,剖析朝政,寫了大量的諷刺詩,得罪了很多權貴,最後被降職貶官。

這件事給白居易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自貶謫江州之後,白居易突然之間便猶如一個血氣方剛、正直勇敢的青年變成了一個頹廢消極、壓抑苦悶的老人。

一方面政治熱情大大減退,“救濟人病,裨補時闕”的志向徒然轉變;另一方面又借賞舞作歌以揮霍時日,“兼濟天下”的理想最終變成了“獨善其身”的無奈。這種轉變,既是白居易“政治前途的徹底失望”,也是白居易“生命精神的突然枯竭”。

這種“悲涼之氣”和“衰敗之氣”,令白居易的詩歌色彩暗淡了不少。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琵琶行》全詩侵透著一種“悲涼之氣”和“衰邁之氣”

三、“審美同化”和“情感共鳴”

白居易的文學主張是“救濟人病,裨補時闕”,其寫作態度是“直筆”和“實錄”。

《琵琶行》所展現出來的悽苦境況和悲涼氣氛,倒是基本符合“直筆”和“實錄”的態度;但是,《長恨歌》所展現出來的愛情理想和浪漫情懷,對白居易的文學主張和寫作態度無異於一次“背叛”。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長恨歌》這首詩仍然為讀者所接受,甚至比其他詩歌更有名氣,這是為什麼呢?

從作品的感染力來講,《長恨歌》有一種“審美同化”的特徵。所謂“審美同化”,指的是讀者在閱讀作品之前已經先行產生了某種情感或思想,讀者的閱讀實際上是將這種情感和思想同化於作品當中。

讀者從未體驗過作為一個皇帝的愛情故事,甚至從未見識過像楊貴妃那樣的大美人,但他們仍然能夠“感同身受”,這其中的實質並非是讀者接受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而是在閱讀過程中同化了“對昏君的批判”和“對愛情的追求”兩種情感。

所以,對於讀者來說唐明皇和楊貴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讀者關於“對昏君的批判”和“對愛情的追求”的態度和《長恨歌》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出奇地吻合。也許,我們在閱讀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時候,頭腦里正在回想著自己和愛人的戀情故事。

如果說《長恨歌》有“審美同化”的特徵,那麼《琵琶行》也有“情感共鳴”的亮點。

包括“聽者和彈者之間的情感共鳴”,“作者和彈者之間的情感共鳴”以及“讀者和作者之間的情感共鳴”,從“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到“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詩歌一共產生三次“情感共鳴”,這在古典詩歌作品中極為罕見,不得不說這確實是白居易給我們展現了一種極為高超的藝術形式。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一篇寫得更出色?

總體而言,白居易是一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結束語:

老實講,將《長恨歌》和《琵琶行》進行比較鑑賞實屬不易,但比較鑑賞的意義昭然醒目:用對比的方式來深入領會文章內涵,以使讀者理解得更加透徹。整體來看,《長恨歌》綿綿情深,《琵琶行》側側動人;《長恨歌》“豔而不淫”,《琵琶行》“哀而略傷”。《長恨歌》以恢宏之敘事氣勢取勝,《琵琶行》以高超之藝術筆法取勝。網友們,你覺得呢?

(如果您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或看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