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科技扶貧在寧夏:當地老人說,沒見過穀子這樣種這樣長

2022-03-23由 新京報 發表于 林業

穀子是什麼科目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張一川)一條重要的中國地理分界線幾乎貼著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的南部縣界而過。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於大興安嶺發端,經張家口,穿寧夏中南部而過,抵蘭州、拉薩,直至喜馬拉雅山東南端。這條半溼潤區與半乾旱區的分界線,劃分了中國的森林植被區與草原植被區、種植業與畜牧業、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

海原縣賈塘鄉王塘村就在這條線的北面,“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王塘村村民田進財說,因為氣候乾旱,當地農諺都說“針插胡麻臥牛谷”,意思是胡麻要密種,但穀子間的縫隙,要能躺下一頭牛。

“有雨水了,一畝地一年收入個一百來塊錢,要是沒有雨水,種子錢都丟了。”

科技扶貧在寧夏:當地老人說,沒見過穀子這樣種這樣長

一望無際的田地裡,兩名務工婦女正在勞作。張一川 攝

東部技術西部落地

田進財記得,在“科技支寧”東西部合作科技扶貧專案落戶之前,村裡的土地“基本上都撂荒了”。“一家子人就七八畝地,一年下來七八百、一千塊,老百姓不願意種田。”

2017年3月,科技部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提出建立“科技支寧”東西部合作長效機制。5月,科技部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釋出通知,要求北京、天津、江蘇等東部省市科技部門及相關機構,“組織科技園區、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企業、科技服務機構等單位”,“加快東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向寧夏轉移轉化”。

海原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孫佔宏介紹,2018年3月,山西農科院、寧夏農科院和寧夏大學的專家服務團,進駐深度貧困區中的王塘村調研。“親自幹著呢,從品種引進,到種植,專家都全程跟蹤,全程參與。”孫佔宏說。

調研過後,“六盤山特困區小雜糧精準扶貧技術整合示範”的專案牌立在王塘村的地頭。

孫佔宏介紹,在這一實驗基地中,採用了滲水地膜波浪式機械穴播、測土配方施肥、新品種引進、病蟲害生物防治與農藥施用相結合等技術。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即是由山西農科院專家帶來的“滲水地膜波浪式機械穴播技術”。

這一技術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滲水地膜”的使用。據《山西日報》報道,可使雨水下滲又能防止雨水蒸發,同時採用可降解材料製作,“在使用6個月以後逐漸降解分化,不會對土壤形成汙染。”山西省農科院研究員姚建民在接受採訪時說。其二則是配合專用穴播機進行機械化精量覆膜播種。《山西日報》報道稱,姚建民團隊研發的專用穴播機,可實現一膜四行波浪形全覆蓋,與普通地膜一膜兩行半覆蓋對比,產量翻倍。

科技扶貧在寧夏:當地老人說,沒見過穀子這樣種這樣長

應用了滲水地膜波浪式機械穴播技術的田地,穀子間間隙比之前的“能躺下一頭牛”,縮小了一半以上。張一川 攝

“精量穴播,既節約了種子,又能保證整個土壤的水分,很好地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孫佔宏說。

另一方面,王塘村海拔1700多米,“有些品種在咱們這成熟不了,透過這個技術,年積溫能提高300個單位,好多品種就能成熟了。”田進財說。

解決了農作物的缺水和積溫問題,該專案希望能在王塘村實現“糜子畝產150公斤以上,穀子畝產300公斤以上”,“畝收入增加500元左右,畝產值超千元”的目標。

新技術讓畝產翻兩番

而現實結果,甚至遠遠超過了專案牌上的宣告。

“過去能達到二三百斤都是非常好了,我們現在的穀子,一畝地能達到400到500公斤。”孫佔宏說。

田進財則更為高興:“去年穀子產量打破地域歷史紀錄,畝產646公斤。”

科技扶貧在寧夏:當地老人說,沒見過穀子這樣種這樣長

田進財展示顆粒飽滿的穀穗。張一川 攝

2015年,在原來農業合作社的基礎上,田進財成立了寧夏錦彩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首先做的是種草養牛相結合的畜牧產業。在專家服務團將王塘村確定為小雜糧實驗基地後,2018年,田進財的公司流轉承包了1113畝田地。

“去年咱們用機械種的時候,當地百姓不認可這個,誰見過這樣種穀子的?種下以後,六七十歲的老年人過來看,哎呀,活了這麼多歲數,就沒見過穀子是這樣種的,這樣長的。”田進財說,經過一年試驗,今年村民紛紛要把土地流轉給他的公司種植。

今年,田進財的公司透過土地入股、土地流轉等方式,在賈塘村和王塘村分別種植了1050畝和5150畝田地,而王塘村全部田地一共不到1。1萬畝。

一畝220元的土地流轉費,甚至比過去村民自己種田的收入還高一點,同時,政府也給予田進財的公司一畝地150元到200元的補貼;而土地入股則是今年才開始的方式,最終根據收益,給村民們分紅。

更為重要的是,土地入股、流轉之後,騰出了勞動力,村民們可以在家中養牛、出去務工,或者乾脆就在田進財承包的田裡務工。

今年播種時,田進財僱了四十多臺機器,“一臺一天能種50畝”。田裡還有幾十人務工,包括2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最多的時候有156人”。在田裡務工,一人一天的工資是100元。去年,田進財的公司發放了16萬多元的工資,今年估計要發差不多60萬元。

孫佔宏估計,“穀子一斤能賣3塊多,一畝地就是3000多塊錢。”2018年,1113畝的試驗田能給田進財的公司帶來70多萬盈利。

孫佔宏跟他打趣道:“你這個名字取得好啊,從田裡頭挖掘財富。”

地域特色提升附加值

在田進財看來,政府的其他補貼,都不如引進的技術最實在、最有效,“內蒙古阿左旗、陝北都來咱這兒學習。”

“生態環境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點之別。”2018年,在寧夏接受當地媒體採訪的姚建民說,寧南山區乾旱低溫的氣候特點雖然影響產量,但也有利於營養成分積累。利用滲水地膜穴播技術,能抵禦乾旱低溫氣候帶來的減產威脅。

孫佔宏介紹,目前海原縣已經有12萬畝田應用了這些適合當地海拔、氣候條件的種植技術。

不僅如此,擁有富硒土壤(每千克土壤含硒量0。175毫克以上)的海原縣,“如何實現富硒土壤轉化為富硒農產品,是我們打造有機農業的一個路徑。”孫佔宏說,目前透過一些技術手段,再用一些富硒的肥料,完全能夠保證農作物和農產品達到富硒標準,“我們的農產品現在深受市場青睞”。

科技扶貧在寧夏:當地老人說,沒見過穀子這樣種這樣長

海原縣的特色農產品,“富硒小雜糧”。張一川 攝

此外,海原縣還計劃圍繞“西海固”這一公用區域品牌,邀請專業設計公司進行包裝設計,“透過品牌塑造,來提升特色農產品市場附加值,讓老百姓種的特色農產品能夠賣出好價錢。”孫佔宏說。

田進財透露,他們今年正在建設一個年加工5000噸的小雜糧加工廠,“政府鼓勵產業鏈持續性做下去,給了我們一些補貼”。

六盤山餘脈南華山腳下,被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分在半乾旱、草原植被、畜牧業和遊牧文明地區的海原縣,被國家評定為深度貧困地區的海原縣,透過適宜技術的應用,重新定義了自己所屬的“地區”。

隨著深加工產業鏈建設和區域公用品牌的打造,孫佔宏相信,“我們全縣以小雜糧為主的特色農產品一定會有好的發展”。

新京報見習記者 張一川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