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騎兵衰落史:二戰蘇聯騎兵抗命騎馬衝鋒遭德軍團滅

2022-03-21由 小翰欣愛娛樂 發表于 林業

騎兵為什麼衰落

騎兵衰落史:二戰蘇聯騎兵抗命騎馬衝鋒遭德軍團滅

古代騎兵

現代影視劇中,古代騎兵總是高舉馬刀——其實這更多是近現代騎兵的形象。古騎兵的主戰武器並非如此。

騎兵衰落史:二戰蘇聯騎兵抗命騎馬衝鋒遭德軍團滅

古代騎兵使用的弩

古騎兵的裝備,根據作戰距離,可分為遠戰兵器、長兵器和短兵器。其中最重要的,其實是遠戰兵器——在火器出現前,較常見的就是弓箭和弩。也因此在古漢語中,“騎射”總是並稱的。唐代騎兵據說人人都配備弓箭,宋代騎兵的弓箭手比率據說也在80%。而遊牧民族騎兵每人攜帶幾張弓和數百支箭,也並不罕見。古騎兵最強的威力,也就在於可以向一個狹窄地段快速集中,同時密集而高速的放箭。所謂箭如雨下的場面,在古戰中並不罕見。被重點攻擊的目標瞬間可以中數百箭。而一次戰役射出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箭,也不值得大驚小怪。

一般來說,古騎兵手中長兵器的重要性,僅次於弓箭。而無論古今中外,最常見的長兵器,就是長槍和長矛。古代軍隊的實用長矛長槍,長度往往在2-3米,不僅具備相當的作戰距離,還能擊穿對方的鎧甲。是名副其實的冷兵器王者。古羅馬騎兵就配備長矛,匈奴騎兵的“鋌”,據說也是一種類似長矛的玩意。值得一提的是,歐洲騎兵直到近代,還很喜歡手持長劍向前突刺——其實就等於是把長劍當成長矛來使用了。缺少騎兵傳統、更缺少像樣騎兵對手的美國人,倒是很喜歡拿著馬刀亂砍。但後來的美國裝甲兵之父、也是優秀騎兵軍官的巴頓對此卻頗為鄙夷,反而更推崇突刺型的歐洲騎兵長劍戰法。理由很簡單:比起砍殺來,突刺可以獲得更遠的作戰距離,有更多先發制人的機會。不過巴頓推行這一套沒啥意義:到了二戰,美國騎兵已經沒有什麼使用刀劍的機會了。

騎兵衰落史:二戰蘇聯騎兵抗命騎馬衝鋒遭德軍團滅

歐洲騎兵使用斧頭砸向敵人

至於騎兵最喜歡近戰的短兵器,在古代倒也不是腰刀和佩劍,而是更有分量一些的玩意,比如說斧頭、錘子、鐵鐧、狼牙棒之類。簡單說,就是那些可以砸開對手鐵盔的重傢伙。

至於當代影視中最喜歡的騎馬砍殺場面,放在對手既無還擊之力也沒有鐵甲保護的情況下倒還可以,可如果是正規的古騎兵對決,則絕不是什麼好主意:在遠距離,你把刀舉起時,恐怕已經被利箭射成刺蝟;在中距離,還沒來得及舉刀,對手的長矛遠遠就已經把你刺穿;而在極近距離,輕便的刀劍可能卡在對方的鐵甲上,對手的鐵錘狼牙棒卻可以輕易在天靈蓋上開瓢。總之,腰刀和佩劍對中古以來的騎兵來說,只是防身用的輔助武器。

騎兵衰落史:二戰蘇聯騎兵抗命騎馬衝鋒遭德軍團滅

二戰蘇聯騎兵

到了近現代,因為馬的體積大而明顯,在密集火器面前生存機率反而遠不如步兵,所以不再是進攻兵種,而更多承擔偵察巡邏任務,甚至只是以馬為代步工具的“乘馬步兵”。而騎兵與騎兵直接交鋒的機率就更低了。加上熱兵器的廣泛使用,弓箭長矛長槍完全沒了用武之地——倒是昔日作用次要的馬刀,有時能在極近距離接敵的情況下發揮作用,反正現代也不穿盔甲了。1944年切爾卡塞之戰,突圍德軍在雪原陷入混亂之際,俄國騎兵就曾衝上去用馬刀砍殺。這場面給西方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他們所不知道的是:除了一些特殊情況,蘇軍原則上也要求騎兵下馬徒步作戰,否則會死得很難看——就在同一場戰役中,一大批違反命令騎馬衝鋒的蘇聯騎兵,被德國人用機槍盡數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