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於集華代表:打破學生“走出校園無所適從”藩籬

2022-03-20由 濰坊新聞網 發表于 林業

籬笆籬笆怎麼讀

當前,我國中小學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認知與實踐脫節傾向,重理論知識傳授,片面追求學分成績或升學率。全國人大代表、景德鎮陶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於集華建議,構建新型評價機制,完善社會實踐教育新體系,改變現有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能力的評價機制。

於集華說,社會實踐教育的缺失,嚴重製約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影響學生全面發展,務必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在實施“雙減”政策的同時,讓有價值的社會實踐充實學生的課餘時間,積極推動新時代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教育體系建設極具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

為此,於集華建議,構建新型評價機制,完善社會實踐教育新體系。積極響應“雙減”政策,充分利用週末、節假日、寒暑假時間,走入社會,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增長見識。打破學生“走出校園無所適從”的藩籬,改變現有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能力的評價機制,不斷完善社會實踐教育,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於集華說,政府機關、高校、大專和職業院校、企業、醫院、軍營、基地、科研實驗室等社會場館(所、園)每年要有責任和義務接納安排一定數量的中小學生進行實踐活動,要設立“社會實踐開放日”“社會實踐開放周”“社會實踐開放月”等活動。學校要把社會實踐教育當作一門必修課,依據不同階段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將勞動教育、志願服務、研學旅行等相關課程納入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內容,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教育專題學習。

於集華還建議,開展城鄉學生“交換空間過假期”活動,引導農村學生進城市,到博物館、科技館、地鐵站、大學城等具有城市功能屬性的場所,拓寬視野,激發對美好生活的熱情與嚮往。組織城市學生進農村,觀農業、訪農村、住農村、幹農活,增強對農村、農業和農民的情感交流,掌握相關農業基礎知識和農業生產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