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貴州岑鞏:又到青蒿綠 思州“社飯”香

2022-03-04由 精選熱點資訊 發表于 林業

香蒿怎麼做好吃

貴州省岑鞏縣古名思州,歷來就有吃“社飯”的傳統習俗。每年春回大地,滿山遍野都是鮮嫩的青蒿和野蔥。這時,家家戶戶便陸續開始做社飯,品嚐春天的美味,同時也表達了大家對豐收和幸福生活的期盼。

貴州岑鞏:又到青蒿綠 思州“社飯”香

岑鞏縣客樓鎮下寨村全貌。李昌焯攝

在社日即將到來之際,岑鞏縣客樓鎮下寨村村民李遠平一大早便與自己的妯娌和鄰居一起,忙著摘洗從田間地頭採集來的青蒿、野蔥等食材,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貴州岑鞏:又到青蒿綠 思州“社飯”香

在岑鞏縣客樓鎮下寨村,李遠平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做社飯,正在挑選整理食材。李昌焯攝

“我們村歷來就有做社飯的習俗。一到春天,我們就邀約一起去山上打蒿菜,挖野蔥,回來又一起做,一起吃,非常開心。”正在挑選野蔥的李遠平高興地說道。她們動作嫻熟地把洗淨的青蒿、野蔥、蒜葉切碎,用自制的臘肉、豆乾切丁炒香,再與已加工好的板栗、黃豆一起炒到酥香入味的程度,同時將青蒿除盡苦水焙乾成末。

貴州岑鞏:又到青蒿綠 思州“社飯”香

岑鞏縣客樓鎮下寨村村民吳永蓮在切食材 。李昌焯攝

“這青蒿一定要把這水汽炒幹,再拌到米里去,這社飯才香,才好吃。”正在炒青蒿的吳永蓮和李遠平兩妯娌,在做社飯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她向記者介紹,做社飯的工序有些複雜,不僅配料加工相當講究,主要食材的搭配比例和浸泡時長也很關鍵。粘米和糯米要按二比一的比例分別浸泡三到四個小時,待米粒吸足了水分,用簸箕過濾,再將粘米焯水濾幹,把粘米和糯米倒入同一簸箕中,最後加入炒好的配料、青蒿和切好的野蔥、蒜葉與鹽、花椒、胡椒等佐料,用鏟子慢慢攪拌,直到配料、佐料與糯米、粘米飯均勻地混合在一起。

貴州岑鞏:又到青蒿綠 思州“社飯”香

李遠平和吳永蓮一起攪拌社飯。李昌焯攝

李遠平將拌好的食材倒入甑子裡,燒柴火蒸煮大約半小時,滿滿一甑子社飯便出鍋了,香味四溢。大夥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這不僅是家鄉的味道,更是親情的“味道”,是一種民俗文化的傳承。(文/何曉燕、李昌焯、沈啟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