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12年交配一次,7年不動藏水底,1500萬年的古老生物—洞螈

2022-03-02由 磁石防禦塔 發表于 林業

洞螈是退化的龍嗎

導讀:提及龍,有太多能說的。龍的形象貫穿了中華幾千年的文化,無論是史書典藏還是野史雜聞都有著它的身影。統計了一下千年以來關於龍的記載,單單是“墜龍”事件就有30餘起。

12年交配一次,7年不動藏水底,1500萬年的古老生物—洞螈

但關於龍,一直都是“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即使發生在上個世紀的幾起“墜龍”事件,如1934年7月的“營川墜龍”事件,還是1944年的“松花江墜龍”事件。這幾起事件中有目擊者,也有照片,但是仍缺乏能確切證明龍存在的證據。

不過,這不妨礙我們崇拜龍,相信龍的存在。

12年交配一次,7年不動藏水底,1500萬年的古老生物—洞螈

最接近龍的生物

雖說迄今為止沒人見過龍,但自然界卻有一種跟龍很像的生物。

它就是被稱為“龍寶寶” 的

洞螈是在17世紀被發現的,發現的過程可以說是十分的幸運。一場持續不斷的滂沱大雨,將洞螈從洞穴裡衝了出來,人們才有幸見到這種繁衍了1500 多萬年的生物。

12年交配一次,7年不動藏水底,1500萬年的古老生物—洞螈

為什麼說洞螈像龍呢?我們先回憶一下,神話中的龍是怎樣的,

《爾雅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牛,角似鹿,眼似蝦,耳似象,項似蛇,腹似蛇,鱗似魚,爪似鳳,掌似虎,是也。

而你看洞螈是不是像極了龍,確切的說是“幼年的龍”。長約30釐米,通體白色,一張大長臉,鼻子前端那扁平的鼻子,臉後側兩邊紅色的腮,跟蛇一樣修長的身軀,且長有四肢,前肢三個腳趾,後肢兩個腳趾。

這些特徵總是忍不住讓人把它往龍身上聯想。

12年交配一次,7年不動藏水底,1500萬年的古老生物—洞螈

世界上最宅的動物——七年一動不動

洞螈也因此受到廣泛的關注,吸引了眾多生物學家深入洞穴研究它們。隨著研究的加深,發現洞螈竟是這麼的“宅”,你見過七年一動不動的動物嗎?如果沒有那現在有了。

12年交配一次,7年不動藏水底,1500萬年的古老生物—洞螈

這是一個在歐洲波黑的一個水下洞穴進行的實驗,這個水下洞穴中生活著19只洞螈。為了研究它們,生物學家們用無害的墨水在它們身上做了標記,並記錄好每一隻所在的位置,然後離開。經過漫長的八年後,生物學家們重返洞穴,但眼前的一幕讓他們驚呆了,這裡的時間就像停止了一樣。

這19個小傢伙中大部分都跟八年前走的時候一樣,還在原來的位置。只有個別成員移動了一小段距離。接著,生物學家們經過進一步整理資料發現,在這19只洞螈裡,最活躍的一隻在230天裡移動了38米,平均一天挪動17釐米;而最不活躍的一隻洞

,整整7年一直趴在原來的位置,完全沒有移動!

洞螈極限求生的秘密

是不是大吃一驚,沒想到這個小傢伙這麼懶吧。那這麼懶的傢伙怎麼還沒被餓死呢?別說七年,只要兩週不吃飯人類就會餓死。

而洞螈之所以可以活得下來,這主要得益於它那極其緩慢的新陳代謝,能最大的節省能量。

12年交配一次,7年不動藏水底,1500萬年的古老生物—洞螈

還有一部分歸因於它獨特的消化系統,在食物充足時洞螈會大量進食,並把食物以糖分的形式儲存在肝臟。等到了食物稀缺的時候,洞螈一方面降低自身的新陳代謝,另一方面能以儲存在肝臟中糖分等營養物質“為食”,維持自身的能量消耗。

這極限求生的能力,簡直能跟烏龜肩並肩了。

12年交配一次,7年不動藏水底,1500萬年的古老生物—洞螈

不過,及其緩慢的新陳代謝也是利弊參半,

好處是可以獲得十分長的壽命,研究發現洞

的壽命通常在70年左右,長壽的更是高達100年。

而弊端就是平常得儘可能避免消耗能量,比如說交配。

洞螈的12年才交配一次,

這樣可以極大的儲存自身的能量。當然,這也導致了洞螈這一物種數量稀少,好在洞螈的生育能力可以說是伴隨一生的,80歲仍具備生育能力,能稍稍保證其種群數量。

12年交配一次,7年不動藏水底,1500萬年的古老生物—洞螈

最後,說一下這小傢伙那獨特的覓食方式,眾所周知,水下洞穴是個黑暗、潮溼、食物稀少的環境,並且洞穴中還有著其它形形色色的洞穴生物在這裡生息、繁衍和競爭。所以要是沒有幾個壓箱底的技術,在這裡是活不下去的。

的生存絕招就是遍佈全身的觸覺感官,因為黑暗的水下洞穴環境中,眼睛幾乎沒有任何作用,所以洞螈在出生的四個月內眼睛會逐漸退化,最終失明。

而取代眼睛的就是那遍佈全身的觸覺器官,它能感知到周圍環境中的任何動靜,甚至連光、電和磁場都能探測到。

小結

目前,自然狀態下的洞螈僅存於喀斯特高原溶洞的水體中。那麼,這樣的“龍寶寶”你 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