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觀玉蟾盛景,感史學精妙

2022-02-24由 TOP聞訊 發表于 林業

寬座是什麼

7月17日,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瀘縣玉蟾山暑期實踐隊對玉蟾山的摩崖造像進行調查測繪和記錄,今日雖下著大雨,但是隊員們不怕困難,進山後積極開展調查,對玉蟾山的摩崖造像文化進行了較為深刻地研究。

上山的路陡且長,到達造像地點後,每個人都氣喘吁吁,雖然是下雨天,但是每個人都是熱氣騰騰的。玉蟾山風景優美,植被覆蓋率極高,下雨起霧後如同仙境一般,可植被覆蓋率高,滿山的樹木花草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麻煩,蚊蟲特別的多,那怕全副武裝,都被蚊子咬得一身包。下雨讓我們工作很難得以開展,特別是最大的那一面摩崖造像的崖壁,因為下雨就沒辦法測繪,只能將有些能夠測量到的地方進行測量。

考古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對考古有興趣的同學經歷一次野外考古工作後,很多就放棄了對考古的熱愛。考古的工作很累,要求嚴格,有危險也需要十分細心,能吃得了苦,而不是憑著一腔熱血。玉蟾山造像摩崖造像很多,每一龕都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測量,重複著同樣的工作很久,爬上爬下,有些地方還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上面滑倒到地面,高且陡,幾乎沒有路,但是也必須要測量。造型多,很多十分精美,沒有老師和師兄師姐的指導下,唯有驚歎,在老師的細細講解下,知道造像有哪些特點,什麼時代的,每個時代有什麼特徵,原來小小的造像竟又如此大的學問,哪一個菩薩哪一個佛有什麼穿衣的風格,法器是什麼,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想對考古能有更深入的瞭解。

下雨的時候,沒辦法開展工作,我們乘著這個時機,對玉蟾山進行了一個參觀,其中流民圖浮雕,規模宏大,讓我們更深入的體會到那段時光的不易。指導老師符永利在我們測量的過程中給我們提出了許多問題讓我們去思考,比如十八羅漢飄海圖中為什麼要開鑿成兩面石刻,而其沒有對稱。同時,符老師也在測量上對我們進行教導,每一龕的長寬高,像高頭高頭寬肩寬膝寬座高和座寬進深等幾個方面該如何測量,對每一龕該如何編號,如何拍照都進行了細緻的教導。在這過程中我收穫不少,提升了個人的實踐能力以及團隊的配合能力,雖然有點枯燥但是讓我慢慢地真正的瞭解到考古的一部分。

建文皇帝皇帝像讓人讚歎不絕,相傳建文皇帝流落的瀘縣,被一婦人用三碗粥救活,由此在建造了建文皇帝像,造像極為宏大,將建文皇帝的神韻都表現了出來,在這崖壁上雕刻如此巨大的造像,也能想象當時工匠的技藝多麼高超,也感嘆經歷三百多年沒有被毀壞,流傳後世。

觀玉蟾盛景,感史學精妙

圖為實踐隊員們在認真觀察並進行拍攝(李鳳 攝)

玉蟾山如此大面積的明代摩崖造像,在西南地區實屬罕見,從元代以後,佛像的雕刻已經逐漸衰落,沒有了唐宋時期的大規模的精美的造像,然而瀘縣玉蟾山卻能有如此大規模的摩崖造像,是那個時代極為少有的,也是佛教的一輝光。

今日的實踐收穫頗多,也和老師、師兄師姐們進行了許多交流,希望在明天能夠學到更多。(熊星宇、趙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