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伙食也是戰鬥力?鐵血大秦將士征戰吃什麼伙食,墩餅能擋箭

2022-01-31由 進源翔語 發表于 林業

什麼是片箭體系

從古至今,無論何時何地,戰場上士兵只有吃好喝好,才有力氣,有士氣去行軍作戰。伙食和戰鬥力成正比!這句話在什麼時候都是有道理的。

那麼今天我們來聊下古代一統天下的鐵血秦軍,當時作戰行軍時秦國士兵一般都吃什麼?帶些什麼乾糧?

中國古代軍隊飲食總體來說是簡陋,粗糙的,用現代眼光來看僅僅是果腹水平。而戰國時期主糧是粟,通常稱為谷,谷去殼後才稱為小米。中國古代軍隊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小米加刀矛的水平,

但秦朝能一統天下,其農業可以說是富有,積粟如丘山,富天下10倍。

伙食也是戰鬥力?鐵血大秦將士征戰吃什麼伙食,墩餅能擋箭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後勤底氣,秦律才敢於記載秦國境內到處都有萬石一積的糧倉,甚至咸陽的糧倉儲存有10萬石糧食。這樣強大的後勤補給做保障,秦軍才能以數十萬披甲長期南征北戰,最終統一天下。

雖然糧食充足,但可不代表美味好吃,那時軍糧所最看重的是漫長保質期,口感是古代軍隊所最不重視,只要行軍途中不被餓死,攻進敵城,自然有酒有肉吃。保質期長的食品,也非常適合古代交通非常落後的情況。

因為古代運輸困難,為避免浪費,國家自然也會推出諸多政策,士兵遺棄米粟者斬首等。商鞅變法之後的秦軍之所以強大,在於他擁有強大而穩定的後勤保障體系,秦國是七國之中首先實現軍糧由國家統一供給的。

伙食也是戰鬥力?鐵血大秦將士征戰吃什麼伙食,墩餅能擋箭

根據秦國的法律規定,雖然秦軍沒有工資,連被服都要自己準備,但秦軍的兵器和軍糧是由國家統一供應。至於如何供給軍隊口糧史料中並沒有詳細記錄,理論上每次打仗的情況應該形勢不同,口糧數量是有差異的。為了確保每個士兵都可以領到相應的軍糧,秦軍設有專門的軍糧管理機構:軍糧廩(庫)。

軍糧廩負責軍糧發放的執行與監管士兵不許冒領軍糧,違者戍邊兩年;私自買賣軍糧計程車兵,要受到同樣的懲罰。為了保障前線將士不被餓著,當時秦軍出征時戰鬥人員和後勤人員比例甚至高達3比1。

伙食也是戰鬥力?鐵血大秦將士征戰吃什麼伙食,墩餅能擋箭

這些後勤保障人員有著嚴格的秩序和管理要求,除了負責糧草供應外,也要對軍械、戰馬維護保養,從而才保證了秦軍勇猛的戰鬥力。秦軍伙食標準是低階爵位和沒有爵位的人每天提供一斗(1。5千克)粗糧和少量鹽;給中級爵位的人每頓飯提供一斗細糧、半升醬和菜湯,一天吃兩頓飯。

每次秦軍出征情況可能會都有所不同,但都必然產生天文數字的資源消耗,商鞅變法以後,秦國人就做兩件事,種地和打仗。秦國正是有了極其強大的農業生產力和配給體系,才最終能保障秦軍遠征時的糧食後勤。

在戰事頻繁時,虎狼之師秦軍經常動不動就十萬大軍出去東征西討。在戰況緊急來不及做飯和配給時,乾糧無疑是秦軍遠征時的首選,而有一種叫墩餅的行軍乾糧,它既好吃又便於攜帶,還不易變質。

這種伙食有個好處是可以幾天不用在宿營地做飯,不舉火,所以宿營就不繁瑣,但是軍隊仍然保持高度的戰鬥力,因為麵餅中的營養足夠;當官長一聲令下則全體官兵即可立即起來,還可以邊走邊吃。對於秦軍的長途奔襲和突襲及長期潛伏來講,這種乾糧最合適不過了。

墩餅雖然看起來普遍,但是製作頗講究,越是尋常食物越見真功夫。陝西是華夏地區較早引入小麥的地區,已經有近4000年曆史,秦代小麥已經成為主糧,用小麥粉發酵後用擀麵杖擀成大圓餅,置於平底大鐵鍋中,下面就靠文火慢慢烙,直到水分蒸發掉,外皮變微黃,內瓤幹香。

出征時,每兩個墩餅為一組,每個墩餅上鑽兩個眼兒,用牛皮繩繫好,配發給士兵。這兩個墩餅每個都有五六斤重,士兵們前胸、後胸各搭一個。如果遇到敵軍射箭,紮在墩餅上的機率非常高,歪打正著起到了“防彈背心”的作用。

於是秦兵們把墩餅又叫做“鍋盔”,具有盔甲防護之意。秦國的乾糧能吃還能擋箭,就衝這一點,就把其他國家的軍隊甩了好幾條街。所以秦國最終能完成大一統,鍋盔雖小,但從中起到的作用卻不可小視。後來秦人出遠門家中必烙鍋盔相送,這一習俗延續至今。

碼字不易,各位帥哥給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