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古代農耕文明:鬧饑荒時,農民為何不捕獵打漁?不是不想,是不能

2022-01-20由 小逗傳媒春琇 發表于 林業

饑荒普通叢林樹有什麼用

人類一開始是食物的採集者,透過狩獵和採集從自然界中獲取天然的食物,後來,才成為了食物的生產者,大約在1。2萬年前,農業開始出現,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全球經濟的主流形式已經變成農業了,採集和狩獵退居次要地位。

在農業革命的前夕,人類有一段時間是非常富裕的,很多的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最初的富裕社會”。

古代農耕文明:鬧饑荒時,農民為何不捕獵打漁?不是不想,是不能

【新石器時代後期的工具】

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的工具已經很先進了,這個時候發明了弓箭和漁網,而且還馴化了狗,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是狗,而不是豬、牛、羊,根據現在的考古發現,我們可以知道,至遲在1。5萬年前,狗就被馴化了,狗的祖先就是狼。人類馴化狗,其實就是源於打獵的需要,狗能幫助人類狩獵。

用弓箭進行狩獵,捕獲的野獸會成倍地增加,用漁網捕魚,一捕就是一大堆。在“最初的富裕社會”裡,人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走到哪裡就吃到哪裡。

所以,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們的食物來源是十分廣泛的,只需要掌握周圍的野生植物的生長週期,掌握動物的生活習性,就可以獲得大量的食物。

古代農耕文明:鬧饑荒時,農民為何不捕獵打漁?不是不想,是不能

採集、狩獵時代的人類,一天需要工作多長時間呢?那個時候,沒有文字,我們無法獲知採集、狩獵時代的歷史的細節,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現存的部落社會里獲得相關的知識,現在存在於地球上的仍然過著採集、狩獵生活的部落,要麼是在熱帶地區的叢林裡,要麼是在貧瘠的荒漠中。非洲南部內陸的卡拉哈里沙漠,是世界上氣候比較乾燥的地區,大量的草原和荒漠分佈其中,這裡的動植物資源不是很豐富,然而,生活在這裡的原始部落,每天只需採集3至6個小時,每週只需打獵兩三次(每三天一次)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食物需求了,農業社會的農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只有在秋冬的農閒季節才能休息,生活在工業社會的人們,一般來說是8小時工作制,而處於採集、狩獵社會的人們每天只需工作3至6個小時就可以了,每週2至3次的打獵活動,其實既是狩獵,也是娛樂活動,狩獵工作並不是十分的枯燥和單調,人類很多的體育活動就是模仿狩獵的。生活在非洲南部內陸乾旱地帶的採集、狩獵部落,生活尚且如此輕鬆,那麼,生活在溫帶地區的採集、狩獵部落,工作時間其實就更短了,地球上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就是降雨量充沛的溫帶地區,恰恰是溫帶地區的原始部落,最先放棄了採集和狩獵。

古代農耕文明:鬧饑荒時,農民為何不捕獵打漁?不是不想,是不能

【處於採集狩獵時代的印第安人部落】

人類為什麼要從事農業呢?因為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全球的人口增加了,越是食物資源豐富的溫帶地區,人口增加越快,越容易產生農業。採集、狩獵所需要的土地是非常多的,隨著人口的增加,人們不得不進行集約化生產,種植農作物和飼養牲畜,可以說是採集、狩獵的集約化生產方式。

此外,人類進入到農業社會,還與地球的環境變遷有關,在1。2萬年前,全球氣溫發生了一次顯著的下降事件,稱之為“新仙女木事件”,這一次低溫期持續到了1。1萬年前,隨著氣溫的下降,人們開始種植農作物和飼養牲畜,農業出現的時間恰恰與“新仙女木事件”發生的時間能夠吻合,說明當時的人類為了生存,開始試圖自己種植農作物和飼養牲畜。“新仙女木事件”發生的原因,科學家一般認為是北極和格陵蘭島的冰川融化所致,大量的淡水進入到北大西洋,阻斷了北大西洋暖流,使得熱帶地區的熱量不能透過洋流輸送到歐洲和北美,從而使得全球氣溫下降了。

農業社會的食物來源其實是非常單一的,人們主要是吃水稻、小麥、玉米這三種穀物,另外還可以吃牛肉、羊肉、豬肉、雞肉、鴨肉和雞蛋、鴨蛋等等,然而,在農業社會,肉類和蛋類只是補充,沒有哪個農民頓頓吃肉,人們的主食是穀物。

古代農耕文明:鬧饑荒時,農民為何不捕獵打漁?不是不想,是不能

在農業社會,人們的主食是穀物,所有能夠開發為耕地的土地都已經種上了單一的農作物了,一場大雨、一場乾旱,就會使得一大片一大片的水稻、小麥同時受到影響,並導致歉收,穀物一旦歉收,就會發生饑荒。

當饑荒來臨之時,人們是不是可以重新去森林裡打獵,到河裡捕魚呢?

理論是可以的,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大片的森林已經被砍伐了,能夠成為農田的森林早就變成農田了,河裡的魚在風調雨順的年代,也已經被人們捕捉得差不多了,人們還有地方去打獵和捕魚嗎?自然生態的單一化,使得人們無法重新迴歸到採集和狩獵的狀態。但是,總有一些地方還處於未開發的狀態啊,然而即使是未開發的狀態,捕獲來的野獸和魚,也只能供應一時之需,農業社會,村莊裡的人口是非常多的,少量的野獸和魚不足以養活大量的人口。

實際情況是,當農民發現了一些未開發的森林,會趕緊種上莊稼,而不是選擇狩獵,農業社會的人口遷徙,就是已開發地區的土地供應不足了,人們遷徙到未開發的地方,農民到了未開發的土地上,不會選擇狩獵和採集,而是將整片的森林燒荒,然後種上莊稼,農業是集約化生產,採集和狩獵則是粗放地從大自然中獲得食物。

古代農耕文明:鬧饑荒時,農民為何不捕獵打漁?不是不想,是不能

能夠從事大規模農業生產的地區,往往是平原地帶,例如我國的華北平原、歐洲的東歐平原、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等等,平原地帶的農業,本身就是靠灌溉,且生態單一,一般來說,遇到乾旱,缺水時才會發生饑荒,如果河裡的水還可以灌溉農田,那麼,農作物就不會歉收,發生饑荒就表明河裡的水資源也利用得差不多了,持續的乾旱天氣,河裡也沒有多少水了,如何捕魚?溫帶地區的平原地帶,河湖本身就少,需要人工修建的水渠輸送水資源。而在森林資源和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生態多樣的地區,恰恰是不容易發生饑荒的,比如我國的江南地區和四川盆地。中國古代,江南地區一直都很富庶,就是因為這裡的降水量豐富,河湖眾多,不容易發生乾旱。

古代農耕文明:鬧饑荒時,農民為何不捕獵打漁?不是不想,是不能

農田的周圍其實沒有多少野獸

古代的農業社會,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田園牧歌”,農民的生活其實是非常辛苦的。大約從5000年前開始,人類進入到文明時代,截止到目前,文明時代中的農耕文明佔據了大多數的時間,直到公元19世紀的時候,人類才進入到工業文明的階段。農耕文明時期的人均GDP的增長速度,其實是非常緩慢的,在長達幾千年的時間裡,都可以看作是一個靜態的變化,現代社會的快速增長,是科技革命帶來的,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三次工業革命,人類的生產力得到了極大地提高。

古代農耕文明:鬧饑荒時,農民為何不捕獵打漁?不是不想,是不能

農業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受到了制約,這就是所謂的“馬爾薩斯迴圈”,即生活資料的增長趕不上人口增長的節奏。馬爾薩斯的理論,雖然值得商榷,但是,整個農業社會,確實一直存在“馬爾薩斯迴圈”,經濟增長、人口增加、商業繁榮之後往往會出現衰落,中國古代,一個王朝的前期往往是最美好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出現了“治世”和“盛世”,比如文景之治、漢武盛世、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康乾盛世等等,但是,到了王朝的後期,就會出現衰落的景象,無法跳出“馬爾薩斯迴圈”,因為此時人口增加了,人均土地減少了,比如康乾盛世到了乾隆年間發展到頂峰,緊接著到了嘉慶、道光年間就出現衰落的景象了,稱之為“嘉道中衰”,嘉慶年間和乾隆年間相隔的時間非常短。

古代農耕文明:鬧饑荒時,農民為何不捕獵打漁?不是不想,是不能

中國古代的皇帝,一般在王朝前期當皇帝就是明君,到了王朝後期當皇帝,就是昏君了,其實,王朝後期也有很多皇帝勵精圖治,但卻無法扭轉頹勢,因為這裡面有一個“馬爾薩斯迴圈”,等到這個王朝覆滅了,發生了大規模的戰亂,人口減少了,人均耕地增加了,於是,新的王朝建立以後,就會再次出現經濟增長、人口增加、商業繁榮的景象。人類能夠跳出“馬爾薩斯迴圈”,靠的是工業和科技。明朝和清朝其實是中國古代最有可能跳出“馬爾薩斯迴圈”的王朝,但是,明朝並未發生工業革命,清朝的洋務運動也失敗了。

理解了“馬爾薩斯迴圈”,我們也可以知道,中國古代所謂的“明君”和“昏君”其實有一個“運氣”的問題,處於王朝的前期,一般都能當明君,處於王朝的中後期,不想當昏君,也被後世史書指責為昏君,因為受到“馬爾薩斯迴圈”的制約,再能幹的皇帝也無法扭轉頹勢。古代的農業社會,存在“馬爾薩斯迴圈”,這是古代的農耕文明的特點決定的,農耕文明的技術創新是有限的,無法突破一些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