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為什麼特級翡翠稀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2022-01-17由 小珏珏翡翠玉石 發表于 林業

輝綠結構是什麼意思

玉石礦形成的地質條件非常苛刻,需要高、低溫地質環境(壓力5×10(3)-7×10(3)kpa,溫度150-300℃)。最初的硬玉巖在整個地殼中是很難形成的,而且很稀有。而且其圍巖一一超基性岩也極為罕見。以上述二個條件為前提,還需有微量鉻離子一一色素離子在一定溫度範圍內,經過長時間不間斷進入硬玉晶格,才能形成普通綠硬玉。

為什麼特級翡翠稀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作為特級硬玉——翡翠,還需具備下列條件:翡翠圍巖為高鎂、高鈣、低鐵的岩石。此環境產出的翡翠更為純淨,少鐵製底不發灰。雖然鐵含量較低,但仍有鐵存在,要使翡翠非常純淨無雜質,還要在強還原條件下即還原生成。由於在缺氧的環境中,Fe的含量會形成磁鐵礦而析出,而不會進入翡翠的晶格,因此可以使翠綠更加純淨。再次翡翠形成後,要有較強的地質作用和多次強烈的熱液活動,使翡翠變成綠正、水潤、底純的特級翡翠。玉的成色過程伴隨著熱液活動,其多期成色過程具有不同強度。並且鉻離子分解緩慢,致色元素形成鉻離子,長時間處於150-300℃之間,最佳溫度在212℃左右,鉻離子才能均勻而不間斷地進入晶格,在此條件下,產生的綠翡翠非常均勻。在完全形成特級翡翠之後,不能再發生大的地質構造運動,否則就會產生大小不同、走向不同的裂縫,影響到翡翠的質量。這些條件難以同時滿足,這就是為什麼特級翡翠稀少的原因。

為什麼特級翡翠稀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翡翠形成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由侏羅紀(約一億八千萬年)的緬藏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並俯衝至歐亞大陸板塊之下,到第三紀漸新世(約三千五百萬年)以前印巴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並俯衝至歐亞緬藏板塊之下。二次撞擊,特別是二次撞擊,不僅使青藏雲貴高原上升隆起,也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屋脊。使得原有的緬藏板塊更加支離破碎,造成大小斷層,沿斷裂帶侵入超基性岩石和其他岩漿岩。超基性岩為形成硬玉礦床的母體。屬高壓低溫變質帶,主要發生在喜瑪拉雅山活動期,其超基性岩主要為蛇紋岩、橄欖岩、角閃巖等。浸入藍閃石片岩中。

為什麼特級翡翠稀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透過野外地質關係和絕對年齡測定,超基性岩體的侵入時間應在白堊紀晚期到第三紀早期(7000萬-6500萬年)之間,在以後(第三紀)還可看到有生成的花崗岩和更晚的輝長岩等(其中包括金)。根據上述可以判斷,硬玉巖的生成時間應在侵入的蛇紋岩橄欖岩形成之後。在第四紀更新世之後,大量硬玉巨礫被侵蝕並重新沉積。

為什麼特級翡翠稀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什麼是翡翠呢?

翡翠在廣義上說,是指具有商業價值的、達到了寶石級硬玉巖的商業名稱,是色澤各異的寶石級硬玉巖的統稱。狹窄的翡翠概念石僅指那些綠寶石級硬玉巖。地質上說,翡翠是由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和以鉻為色元素的硬玉巖組成的纖維狀礦物群。僅從組成來看,達到寶石級的翡翠與硬玉的理論值非常接近。

為什麼特級翡翠稀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翡翠有哪些種類?

表示翡翠的結構和構造,是衡量翡翠品質的重要標誌。翡翠新「種」(亦稱新坑新廠等),質地鬆散,粒度粗、粗、細不均,雜質礦物含量較多,裂隙和微裂隙較發育,但透明度不一定就差,比重硬度均有降低。舊“種”的翡翠(也稱老坑老廠等),結構細密,顆粒細小均勻,細小裂縫不發育,硬度比重最高,是優質的翡翠。但是沒有必要是透明的。舊種翡翠介於新種翡翠和老種翡翠之間,是指原位殘積于山坡上,未經自然搬運或短距離自然搬運的翡翠。新型翡翠是製造B貨翡翠的原料。

為什麼特級翡翠稀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翡翠的土地是什麼?

土地的意思是,翡翠的綠部分和綠以外部分的清潔程度與水(透明)和顏色的協調程度,以及“種”、“水”和“色”之間的關係。人們把“大地”稱為“大地張”或“大地障礙物”。翠色和翠外部要協調,若翠色不錯,但翠外部分水差雜質髒色多,稱“色好地差”。翠綠的“水”和“種”要協調,如“種”老顏色不錯,水也不錯,雜質髒顏色少,相互襯托,強烈映襯翠綠的情麗,潤亮有價。大地結構應精細,色調應均勻,雜質色澤少,有一定透明度,相互照應才能稱大地好。善地稱玻璃地、糯化地、蛋清的。壞“地”叫灰土、狗屎地等等。翡翠含水量低,稱“底幹”。

為什麼特級翡翠稀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