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我心中的詩經——車鄰

2022-01-07由 月婷軒 發表于 林業

大葉蠶桑苗多少錢一株

文\月婷軒 出鏡\乖妞妞

版權所有,盜圖必究

詩經——風——唐風——車鄰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未見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慄。既見君子,並坐鼓瑟。今者不樂,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楊。既見君子,並坐鼓簧。今者不樂,逝者其亡。

我心中的詩經——車鄰

鄰鄰:同轔轔,車行聲。

有:語助詞。

白顛:馬額正中有塊白毛,一種良馬。也稱戴星馬。

君子:此是對友人的尊稱。

寺人:宦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寺人者,即侍人之省,非謂《周禮》寺人之官也。”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蓋近侍之通稱,不必泥歷代寺人為說。”

阪(bǎn):山坡。

隰(xí):低溼的地方。

並坐:同坐。鼓瑟:彈奏。

今者:現在。

逝:往。耋(dié):八十歲,此處泛指老人。

楊:古代楊柳通名。

簧:古代樂器名,大笙。

亡:死亡。

我心中的詩經——車鄰

眾華車跑起來軲轆響粼粼,高頭駿馬額頂雪白如戴星。貴族青年還沒進去見君子,等著守門的小臣通稟傳令。

君子門前高坡上栽著漆樹,窪地裡生長著茂盛的板栗。他誠惶誠恐地拜見了君子,君子邀他並肩坐下奏樂器。啊呀趁現在快及時行樂吧,人生易老轉眼八十日偏西。

君子門前高坡上栽著蠶桑,窪地裡長著茂盛的大葉楊。他誠惶誠恐地拜見了君子,君子邀他並肩坐把笙吹響。啊呀趁現在快及時行樂吧,說不定哪天閉眼進了天堂。

本篇為秦風第一篇,古解為美秦仲,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秦風:

【1】“秦”,本時隴西一山谷之名。當初,伯益(或寫作伯翳)輔佐大禹治水而其功,帝舜任命其為“虞官”,長官“養草木鳥獸”之事,且賜其姓為“嬴”。“伯益”者,“皋陶(音高搖)”之子。“秦”為“嬴姓”,由“伯益”而始。

追溯其源,可至於“帝顓頊(音專須)”。“帝顓頊”之孫名曰“女修”,生子“大業(即皋陶)”,“大業”娶“少典之女”名曰“女華”者,而生“太費(即伯益)”。“伯益”隨從大禹平水土,馴養鳥獸,且知鳥獸知語。

自夏朝、殷商之後,“伯益”之後裔有名“非子”者,為“周孝王”養馬,而居於“汧(音謙)水”與“渭水”之間,周孝王以其祖“伯益”能知鳥獸知言,其本人又善於養馬,故封之為“附庸國”,其“採(音猜)邑”在“秦谷”,而使之繼“嬴氏之祭祀”。

“附庸國”者,封地不足五十里者也。至於“非子”之曾孫,有名為“秦仲”者,奉“周宣王”之命討伐“西戎”,“周宣王”始任命其為“大夫”,從此而“始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詩經·秦風》由“秦仲”而始,《車鄰》是也。“秦”之“變風”亦由此而始也。

我心中的詩經——車鄰

【2】“秦仲”之時,“秦仲”之孫,為“秦襄公”,討伐“西戎”而收復失地,救助周室有功,因而,“周平王”由“鎬(音浩)京”遷都到“洛陽”之後,以“岐(音旗)山”及“豐鎬”之地八百里賜之,由此而“秦”封爵,升為“諸侯”。

《秦風》收“秦襄公”時之詩有四篇,即《駟驖(音鐵)》、《小戎》、《蒹葭(音減家)》、《終南》。其中,《駟驖》與《小戎》皆“美”之,《蒹葭》為“刺”之,《終南》則“戒”之,可謂“秦襄公”有功有過矣。

“秦襄公”生“秦文公”,“秦文公”生“秦靖公”,“秦靖公”生“秦寧公”,“秦寧公”生“秦武公”;“秦武公”卒,立其弟為“秦德公”,自此而都邑常居於“雍”矣。“秦德公”生“秦宣公”,“秦宣公”之弟“秦成公”。《秦風》未收其詩。

“秦成公”之弟為“秦穆公(或寫作秦繆公)”,“繆”之音亦讀為“穆”。“秦穆公”時之詩,惟有《黃鳥》一篇。“秦穆公”之子為“秦康公”,其詩有四篇,即《晨風》、《無衣》、《渭陽》、《權輿》,其中惟有《渭陽》非“刺”。

以上為網路上對秦風之解,摘抄以供大家學習。

我心中的詩經——車鄰

詩以車鄰為題,有幾種解釋。一解鄰為車聲,即轔轔。有車之聲,必為車行走之時,所以注重其動。而取鄰為相鄰之意,則表示車多。而車,也有幾種解法,一解為戰車,另一解為戰車與馬車之混合。

詩分三章,首章用賦,次章與末章用興。我們還是先看字面之意。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先解為車多。白顛,指馬的額頭上有一塊白色的印記,舊名戴星馬,俗稱玉頂馬,是古代珍貴的名馬之一。先說車多,再說名馬,可以說明作者之身份非同一般。

未見君子,寺人之令:那麼作者驅名馬,駕多車出行去幹什麼呢,原來是去見君子。這裡的君子可解為朋友,當然,也可能解為有德之人,但解為朋友更為貼切。可是作者並沒有先見到君子,見到的是寺人。寺人是什麼意思,這裡可以說是下人,或者說侍者,後邊跟著兩個字,之令,那麼可見這個寺人為傳令之人。所以本句為,來到朋友家門前,就有寺人立即去府內通報主人,眼前一幕為有客來訪之意。那麼,為什麼專門強調寺人呢,這裡主要說明詩人所要會見之人也是一位有身份的人,其家之禮,有寺人傳令可見一斑。

第一章用賦來介紹前景,可謂傳神。

後兩章重章疊句。

我心中的詩經——車鄰

阪有漆,隰有慄:類似的句子,在詩經中出現不止一次,阪為山坡,隰為山底溼地。那麼說山坡有漆樹,陰地有慄樹,這就是有些各在其位之意,是為守禮。

既見君子,並坐鼓瑟。今者不樂,逝者其耋:這裡說明已經見到想要見到之人了,那麼便與其一同玩樂,並且說明“今者不樂,逝者其耋”,耋,解為八十歲之老人。那麼此句可解為,及時行樂,要不然老將至了。

末章其字面之意可與本章同解。全詩以一種及時行樂的吻說明了一種人生態度,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種是正面積極的,一種是消極的。

關於本篇,爭議頗多。有解為宮廷婦女渴望見到君主,而感嘆青春年華易逝的。有解為描寫古代一貴族夫妻享受生活的。也有解為友人見面盡歡的。

詩序說:《車鄰》,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焉。

秦仲,前文已經介紹過,“秦仲”在位之第三年,“西戎”侵犯周地,掠城奪地,“秦仲”奉“周宣王”之命而討伐“西戎”,兵非由“秦仲”而起,又是奉“王命”而討伐賊寇、安定天下,是故,其功可“美”也。

因表其功封其為大夫,始有車馬、禮樂、侍御。而秦仲以此為好,則是其自大之始。

文中次章說阪有漆,隰有慄,是為其正,表各在其位,而末章所說阪有桑,隰有楊,就有些耐人尋味了。首先,桑為養蠶之用,而桑樹在山坡上,那麼採蠶之人必受其累,而楊樹本不耐溼,卻生於溼地,是以命不久矣,所以二章為正,三章為刺。

而次章中只講瑟而未講琴,所謂琴瑟和鳴,琴為君,瑟為臣,是以君臣和諧之意,而這裡只說臣子,未言君主,自有君不君臣不臣之意。

文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君臣見面不談國事,卻以樂樂之,又以今者不樂,逝者其耋為結尾,何解,是不是說君廢政事,而臣隨之,國將亂之源也。是為刺也。

而今者不樂,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方面是及時享樂之意,另一個方面是君主手下有有德之臣,憂國、憂君、憂民,是以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