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黃瓜蔓枯病症狀及防治方法

2022-01-03由 青錢柳 發表于 林業

黃瓜蔓枯病用什麼藥效果好

黃瓜蔓枯病症狀及防治方法

(一)症狀

黃瓜蔓枯病主要危害莖、葉和果實,但以莖基部受害最重。葉片染病,初始在葉緣產生水漬狀小點,擴大後病斑呈“V”字形擴充套件,產生圓形及不規則病斑,黃褐色、淡褐色,具不明顯輪紋,後期病部產生黑色小點,病斑連線後易破裂乾枯(圖1-左)。莖蔓染病,病斑呈橢圓形至梭形,病部初期呈淡黃色,病害擴充套件後變為灰色至深灰色,其上密生小黑點,田間高溼時,病部溢位琥珀色膠質物,乾燥後紅褐色,後期表皮縱裂脫落,露出亂麻狀維管束,病部以上莖蔓枯萎,易折斷(圖1-右)。果實染病,發病初始在幼果上產生水漬狀小斑,擴大後病斑呈黑褐色,病部軟化。

黃瓜蔓枯病症狀及防治方法

圖1

(二)病原特徵

病菌的無性態為西瓜殼二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的有性態為甜瓜球腔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葉面生,多為聚生,初期埋生,後突破錶皮外露,球形至扁球形,直徑68。25- 156微米。器孢子短圓形至圓柱形,無色透明,兩端較圓,正直,初為單胞,後生一隔膜,有性世代一般生在蔓上,形成子囊殼。子囊殼細頸瓶狀、球形,單生在葉正面,突出表皮,黑褐色,大小為(4。5- 10。7)微米 X(30一 107。5)微米。子囊多棍棒形,無色透明,正直、稍彎,大小為(30- 42。5)微米 X(8。75- 12。5)微米。子囊孢子無色透明,短棒狀、梭形,一個分隔。發育適溫20- 24℃,能侵染多種葫蘆科植物。

(三)病害發生規律及流行特點

病原物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子囊殼隨病殘體在土中或附在種子、架杆、溫室、大棚棚架上越冬。次年春天,產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透過雨水、灌溉水及氣流傳播,從氣孔、水孔、傷口侵入。種子帶菌導致子葉染病。成株期由果實蒂部、果柄侵入,平均氣溫18- 25℃,相對溼度高於85%,在黃瓜栽培75- 83天后,病菌數量出現一次高峰,尤其是陰雨天及夜晚,子囊孢子數量多,夜間露水大、颱風後水淹易發病,土壤水分高易發病,北方夏、秋季,南方春、夏季流行。此外,連作地、平畦栽培,排水不良、密度過大、肥料不足、寄主生長衰弱,發病重。

(四)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如萬青、春燕。用55℃恆溫水浸種15分鐘後,催芽播種。對種子進行消毒。實行 2-3 年輪作。育苗移栽,苗床床底撒施薄薄一層藥土,播種後用藥土覆蓋,移栽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劑,這是防病的關鍵。播種前、移栽前或收穫後,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燬、漚肥、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原。土壤病菌多、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在播種前穴施、溝施滅菌殺蟲的藥土。發病時及時防治,並清除病葉、病株,帶出田外燒燬,病穴施藥、生石灰。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閒期,棚內灌水,地面蓋上地膜,閉棚幾日,利用高溫滅菌,棚室上午以悶棚提溫為主,下午及時放風排溼,發病後可適當提高夜溫以減少結露,早春日均溫控制在29℃高溫,相對溼度低於65%,防止澆水過量。

2.藥劑防治

棚室內的棚架、農具在用前用福爾馬林20倍液燻蒸24小時。發病初期噴施50%琥·乙膦鋁可溼性粉劑 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 6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溼性粉劑 500- 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 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60%多菌靈鹽酸鹽超微可溼性粉劑 8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 1000倍液,或8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 800倍液,或72%霜黴威可溼性粉劑 4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 600- 8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 500倍液,掌握在發病初期全田用藥,隔3-4天再防一次,以後根據病情變化決定是否用藥。保護地發病時,每次用45%百菌清煙劑3。75千克/公頃,燻1夜,或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 15千克/公頃,隔8- 10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