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明代布面甲辨析二

2021-12-24由 魔大家大家 發表于 林業

魚鰾槐是花類的嗎

我們假設明代男子平均身高172釐米,肩寬為身高四分之一,頭長為身高八分之一,鐵靴高度為10釐米。考慮到需要留有富裕,我們取肩寬為50釐米。則人體正面防護面積為(172-172/8-10)X50=140。5釐米X50=7025平方釐米甲片厚度一毫米,則正面甲片體積:7025X0。1=702。5立方厘米最後,一毫米厚的布面甲的正面甲片總重:702。5X7。85=5514。625克,也就是約等於5。5千克。我們算正反兩面一樣重,則一毫米布面甲甲片總重量為:11千克。根據上表,可知二毫米的甲片防護能力比較強,那麼二毫米布面甲甲片總重量為:22千克。這是我們根據人體表面防護面積和甲厚計算出來的,無論甲式是鎖子甲、扎甲、板甲,都等效於這裡計算的鐵片總體積,也就是說近似的重量,各種甲式提供的防護水平等價於這裡的計算。與明代布面甲實際重量是否符合呢?《武編》又名《唐荊川纂輯武編》,唐順之纂輯。本書纂輯於明嘉靖中。當時,明廷武備廢弛,將帥緩帶輕裘,軍隊養成懶惰散慢的習性,徒有簡兵練卒之名,而無強兵銳卒之用,一有戰事,則矇頭縮項,膽落神悸,毫無戰鬥力。唐順之有慨於此,為振興武備,廣搜博採,從歷代兵書及其他史書中輯錄對於武備有所稗益的資料。其中有這段“邊軍勞苦。各邊軍士役戰身荷鎖甲、戰裙、遮臂等具共重四十五斤,銕盔、腦葢重七斤,項護心銕護脇重五斤,弓撒箭袋重十斤,腰刀三斤半,蒺藜骨朵重三斤,箭筒一斤,戰勾連綿皮上下衣服共八斤,通計八十八斤半。”可以看出“身荷鎖甲、戰裙、遮臂等具共重四十五斤”,就是上面我們計算的甲片總重22千克的同樣防護區域,明斤45斤換算為26。82千克。相差不多,因為唐順之所說的甲式為鎖子甲,是會比類似板甲衣的布面甲重一些,而下身的戰裙部分還會有布或者皮的結構件的重量。明朝沈周《用志邊軍勞苦》從軍莫從口外軍, 身挾戰具八十斤。頭盔腦包重得之, 頓項掩遮以五論。唯甲所披四十五, 腰刀骨朵二四六。精工精鐵始合度, 日夜磨淬光勝銀。二五弓箭及其服, 隨身衣裳八乃足。佩多身重難負荷, 還須上馬看輕速。銀包酒袋煙烘面, 得飲馬溺喉且沃。將軍令嚴隨鼓進, 哲與揭胡爭一嫉。此時顧功不顧身, 刀痕箭癱無好肉。歸來性命萬死餘, 使使封侯未堪贖。江南一體行伍人, 美食好衣何苦辛。將錢買貨事遊蕩, 有眼不曾經戰塵。聽談邊軍卻不信, 亦莫感愧朝廷恩。無獨有偶,從沈周的詩裡面我們也知道了“唯甲所披四十五”,這兩處文獻的吻合告訴我們,明代全身甲是四十五明斤。引用史料,一定要自己真正看懂史料,有關明代甲重量,還有一份經常被網上引用的人解釋錯的文獻。我來辨析一下,大家以後別鬧類似笑話。

明代布面甲辨析二

有關這段史料,有兩種錯誤解釋,第一種是網上很多文章都引用道:“青布鐵甲、每副、用鐵四十斤八兩“,然後就說了,青布鐵甲重量四十斤八兩。這是大錯特錯。這段話完整地斷句後是”青布鐵甲每副用鐵四十斤八兩造甲。每副重二十四斤至二十五斤。“第一句是說原材料中鐵的重量,第二句才是說鍛打後的成品鐵甲重量。因此,青布鐵甲實際上應該重二十四斤到二十五斤。第二種錯誤解讀就是既然明會典載明瞭青布鐵甲重二十五斤,那麼明代的全身甲就是二十五斤重。這又錯了,因為從上文看,這裡談的是齊腰甲。上面說十六年令造甲,每副領葉三十片、身葉。。。、分心葉。。。、肢窩葉。。。、,大家可以看到全是齊腰甲的甲葉,沒有腿裙什麼事兒。齊腰甲,也就是全身甲重量的一半多一點兒,上面計算的二毫米厚全身甲甲片重22千克,半身甲就是大約13。2千克。這裡記載的25明斤就是14。9千克。很符合。結論:我們根據鐵密度和人體防護面積計算得出的二毫米布面甲全身布面甲的甲片全重為22千克。這個重量與明代文獻中的記載是吻合的,明代文獻記載中的全身鐵甲重量為四十五明斤,齊腰甲重量為二十四到二十五明斤。由此可以推斷,明代軍用鐵甲甲片總體積為相當於二毫米厚度的板甲。

算完了明代布面甲的重量,我們來看看二毫米的布面甲防禦效力如何。前面說過,弧矢和甲冑是一對兒定義了幾千年古代戰爭形態的矛盾。想搞清楚什麼樣的明代布面甲能夠面對滿蒙八旗的弓箭提供可靠的防護,我們先得去弧矢的世界做個漫遊。從明清戰爭的實戰出發,我們來看看明軍甲冑的死對頭,清弓能射穿多麼厚的明軍布面甲。這就要求我們計算清弓射出的箭矢的動能,然後把它與明軍甲片能夠防禦的箭矢動能作比較。我們先來討論箭矢在明清戰場上具備的動能,一切討論的根據是動能定理的公式:(1/2)MV^2;根據這個公式,決定箭矢動能的關鍵因素是它的質量和初速的平方。明清兩軍用的弓都是筋角複合弓,我們後面稱角弓。射箭的原理就是把弓積蓄的勢能轉化為箭矢的動能。由於某大國一向有著不作科學資料積累的風俗,我找不到明軍布面甲的死對頭清弓的測試資料,只好拿同樣是角弓的土耳其弓資料來作計算。先上土弓實測後,射聲計算的土弓動能資料。表一

明代布面甲辨析二

清軍的制式弓很有特點,其實與這裡的替代品土耳其弓相比,清弓是具有大拉距(32-33英寸以上)、長稍、重箭(標準的戰箭,它們的長度幾乎都在105釐米左右,直徑11或12毫米,重量在80到122克之間)的特點。滿洲弓的製備工藝複雜,《大清會典事例》明確記載了制弓的方法:製作工序如下:制弓胎——胎面粘牛角——胎背粘牛筋——外粘樺樹皮;在組胎的時候,要用魚泡熬製魚膠黏合,要對弓體和牛角刷膠,晾乾後再刷,反反覆覆至少20遍……一張合格的滿洲弓,細分工序達200道,製作一張弓需要一年。清弓一般均超長下弦時弓身長度一般可達到178cm。

射聲在此對明清弓的引數資料作一下說明。現代弓是用磅來衡量拉力的。明代的弓以“力”為衡量工具。一個力相當於明斤9斤四兩或者九斤十四兩。這不是射聲在故弄玄虛,而是明代射箭磚家們自己就沒搞清楚過,李呈芬《射經》中說道:

‘蓋弓箭力量,欲其相稱。(古者弓以石量力,今之弓以個量力,未詳出處。然相傳,九斤四兩為之一個力,十個力為之一石。或曰九斤十四兩為一個力雲。凡弓五個力而箭重四錢者,發去則飄搖不穩;而三個力之弓,重七錢之箭,發之必遲而不捷。何哉?力不相對也。故三力之弓用箭,則長十拳。所謂一拳,名曰一把。十把之箭,其重四錢五分。如四力之弓,則用箭九把半以長,或至十把,尤為相稱,其重則五錢五分。至於五力六力之弓,用箭亦長九拳之半。七力八力之弓,用箭只九把,即長至九把半亦可也。)故箭之長短,隨弓力以重輕。弦扣之精粗,亦視弓之強弱。(扣者,屬弦以附弓弰。其粗細不稱,則弓弦不調。)是故,調弓審矢,使輕重、長短、強弱適均。然後,目力會意,縱送無虞。’

無論如何,《天工開物》記載,凡造弓,視人力強弱為輕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過此則為虎力,亦不數出。中力減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即上力120斤,中力84-96斤,下力60斤。凡試弓力,以足踏弦就地,稱鈎搭掛弓腰,弦滿之時,推移稱錘所壓,則知多少。《天工開物》所載弓折算今日磅數,因為測量方法和今日不同,需要進行折算。怎麼算?在此不細談了,給個結論,明代弓制1斤對應今日1磅弓力拉力較為合理。

我們依據上面資料可以大致推算明軍標準上力即12~13力弓,中力9~11力弓,下力6~8力弓。那麼滿清八旗的弓力大致在啥水平呢?雍正年間一次考核射箭成績,八旗兵中能開10力弓者仍有數萬人,雍正高興地說:“自古以來,各種兵器能如我朝之弓矢者,斷未之有也”; 《欽定八旗通志》記載,雍正五年,雍正親點八旗武舉,命八旗硬弓百人當眾人前校射,其所用弓有十八力者,有十六七力者,其餘則皆十三力以上者,舉重若輕,從容合度。當然了,武舉又是弓力特強者的選拔,我們這裡不把他們作為明清戰爭時期八旗的平均水準體現。但是保險一些,按照八旗步弓手上等弓力為13力那是隻高不低了。我們還要明白一件事兒,步弓和騎弓又是兩回事兒。宋代有實戰經驗者所寫的《翠微先生北征錄》又講實戰用的步射弓合用九、八、七鬥(宋制),騎射弓合用八、七、六鬥(宋制),超出這個範疇的都是忽悠人的廢物,在實戰中毫無用處。宋代的1石折算今日獵弓磅數,應在80~90磅之間,也就是步射實用弓在56~81磅,騎射實用弓在48~72磅,較為合理。

結論是表一中的136磅土耳其弓資料,相當於明末八旗步弓手上等弓力獲得的動能資料。而72磅土耳其戰弓相當於滿洲八旗或者蒙古八旗騎兵用弓上等弓力。射聲已經在表一里計算出了動能資料,那麼它們能射穿明軍的布面甲嗎?

明代布面甲究竟能不能防住清軍的箭矢?

射聲研究歷史從來拒絕拍腦袋的惡劣做法,我們先引用資料,表2來自騎士與風爐。總結了軟鋼對弓箭和子彈的防護力。

明代布面甲辨析二

表2要和表1對比著看,先給一個單位換算1格令=0。0647989克對比表一,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明軍鐵甲是一毫米的軟鋼鐵甲的話,用等效於72。1磅的土耳其弓的清軍騎兵弓用360格令及以上的箭都可以沿著法線(法線是始終垂直於某平面的虛線。在數學幾何中法線指平面上垂直於曲線在某點的切線的一條線。)將甲片輕鬆射穿。而實戰中,箭矢一般是以一定的入射角(是入射線與入射表面法線的夾角。)射中甲片的,一般情況下入射角小於30度,我們看到表二告訴我們,入射角為30度時候,射穿一毫米軟鋼甲片需要66焦耳能量,而表一告訴我們等效於72。1磅的土耳其弓的清軍騎兵弓使用360格令箭重提供的能量是63。6焦耳,不足以射穿甲片。然而只要換用522格令及更重的箭即可獲得71焦耳以上動能,可以在30度入射角擊穿一毫米軟鋼甲片。

總結一下,對比了表1和表2後,我們得知,一毫米軟鋼甲片對於清兵騎兵弓用重44克以上的箭矢在入射角小於45度的射擊是沒有防禦能力的。而對於等效於136磅土耳其弓的清軍步兵弓用重30克以上的箭矢射擊,一毫米軟鋼甲片幾乎沒有任何的防禦能力,因為清軍上等射手用的步弓賦予箭矢的能量太大。可是,如果明軍布面甲採取了二毫米軟鋼甲片,則結果大有不同。根據表2,以法線射擊甲片的擊穿臨界動能是175焦耳,而根據表1,即使清軍步弓用1548格令的重箭射擊,也只能得到152焦耳的出手能量。這從科學上解釋了我們前面根據明代史料和計算得出的,明代實戰鐵甲厚度是二毫米的結論。明人雖然沒有我們的密度、能量、速度的概念,但是他們從實戰中知道,二毫米厚的甲片才能給戰士足夠的防護,而且**甲的重量也是人能承受的。理論結合實際,我們來看看戰史記載中的明代布面甲對清軍箭矢的防護能力。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關寧鐵騎在袁崇煥帥領下回援京師,與八旗在崇禎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廣渠門大戰,袁崇煥親自披掛上陣鼓舞軍心士氣,在這次戰役,他險些被後金狙擊小隊斬首行動偷襲得手。“一賊掄刀砍值公,適傍有材官袁升高以刀架隔,刃相對而折。公或免。”《遼師入衛紀事》他也幾乎被弓箭射成了刺蝟,多虧了有一副結實的盔甲保住了命。“時賊矢雨驟,公與餘兩肋如蝟,賴有重甲不透。”《遼師入衛紀事》當崇禎皇帝得知袁崇煥作為一介文官親自披掛上陣的遇險經歷後,在十一月二十四日的召見中,特地送了他副好盔甲。“二十四日,召對,賜公狐裘一領,盔甲一副。”《遼師入衛紀事》這是一場騎兵對決,滿蒙騎射名不虛傳,把袁崇煥和他身邊的軍官都射成了刺蝟,不過在萬能的動能公式的保佑下,二毫米低碳軟鋼甲沒有讓我們失望,扛住了滿蒙騎兵弓的近距離直射。崇禎皇帝也很貼心,給袁崇煥又送了套甲。還有一段記載是有關清軍攻克瀋陽的,熹宗實錄如下記載:浚壕,伐木為柵,埋伏火炮,為固守計。奴猝至,未敢遽逼也。先以數十騎於隔壕偵探,尤世功家丁躡之,斬獲四級。世賢勇而輕謂奴易與,遂決意出戰。張賢諫不聽,世賢故嗜酒。次日,取酒引滿,率家丁千餘出城擊奴,曰“盡敵而反”。奴以羸卒詐敗誘我,世賢乘銳輕進,奴精騎四合,世賢且戰且卻,至瀋陽西門,身已中四矢,城中聞世賢敗,洶洶逃竄,降夷復叛。吊橋繩斷,或勸世賢走遼陽,世賢曰“吾為大將,不能存城,何面目以見袁經略”。時張賢在側,世賢麾使速去,曰“與我俱死無益也”。賢不忍,世賢叱之,賢走數十步,奴兵已至圍世賢,世賢揮鐵鞭決鬥,擊賊數十,中矢墜馬死。張賢回首,猶隱隱望見之雲尤世功引兵至西門欲救世賢,兵皆潰,亦力戰而死,同時有參將何世延者降奴,遂訛為世賢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