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探索神秘果——春砂仁

2021-12-20由 珍貴仁陽春砂仁 發表于 林業

春砂仁怎樣吃能治胃炎

據中國抗癌專家披露:全球超半數胃癌在中國,每3分鐘便有1人因胃癌而失去珍貴的生命;胃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居各類腫瘤的首位,胃病人群更是多達5億多人!那麼,市場上到底有沒有更快速、更有效、更安全的養胃珍品?

毫無疑問,肯定有!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探索這顆神秘之果,“四大南藥”之首——春砂仁。

探索神秘果——春砂仁

金花坑春砂仁鮮果

【歷史起源】

春砂仁在我國已有1300多年的應用歷史,原為野生,產於陽春市,以其獨特的優良品質使其在醫藥市場上享有盛譽。據《本草綱目》記載:砂仁具有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等功效,主治脾胃虛寒,嘔吐洩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或氣逆作咳,痰多喉癢,呼多吸少,解酒毒等。自古以來,多有醫藥古籍對春砂仁均有記載,且是歷代封建王朝的貢品;《廣東中藥志》中稱“陽春砂仁以陽春蟠龍金花坑品質更優”。

【傳奇故事】

北有高麗參,南有春砂仁。春砂仁是我國四大南藥之首(原產地廣東陽春),是一種亞熱帶姜科植物,枝葉根莖果均可入藥。明朝李時珍為尋聖藥,發現了砂仁原產地金花坑,李時珍將其記載入《本草綱目》。

據記載,乾隆寵愛的貴妃久茶飯不思而不愈,御醫束手無策。廣東巡撫獻陽春金花坑砂仁食之,藥到病除。乾隆大喜,當即褒獎為“回春之聖藥”,賜名“春砂仁”,從此金花坑春砂仁被歷代皇室列為貢品。

【古法烘焙】

傳承1300多年的古法烘焙工藝,一烘·焙身、二烘·焙神、三烘·焙仁,歷經一場三天三夜的古法十二道工序烘焙淬鍊;急火與文火反覆淬鍊,猛火驅溼去水,文火內煉精華,熱力的揮發實現果實內部的物質轉化,藥效和滋味也將濃縮到極致,才能讓一顆顆飽滿的春砂仁煥發出全部能量,迎來生命的巔峰;千年古老技藝能夠傳承,這源於祖先智慧的博大精深。

【原生之地】

陽春原有一千三百年傳承下來的發源地、貢品地因為產量低,價值被嚴重低估,已經荒掉三十多年無人種植;陽春恆豐實業有限公司從貢品地做為一個起點,經過調研,發現金花坑貢品基地只有十幾畝原生的砂仁苗,公司馬上行動把十幾畝稀有野生種苗土地租下來,進行種源的保護,展開育種行動;經過四年貢品種源的育苗,土地流轉(4600畝)和貢品基地源生態的恢復,在金花坑春砂仁基地,公司已經種下兩千多畝春砂仁;公司戰略定位:著力打造集農業、康養、旅遊於一體的地方特色產業生態圈。

注析:

藥典記載

唐·《藥性論》:主冷氣腹痛,止休息氣痢,溫暖脾胃。

宋·《開寶本草》: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

明·《本草綱目》:縮砂密,治脾胃氣,止痛安胎,養胃益腎。

近代·《藥物出產辯》:產廣東陽春為最,以蟠龍山為第一。

1994年·《廣東中藥志》中稱“陽春砂仁以陽春蟠龍金花坑品質更優”。

使用方法

胃痛、胃不適時吃兩粒,有緩解作用。(剝皮嚼食,皮可留作煲湯、泡茶,可保健)

養胃養生

慢性胃炎,吃兩粒,養三天。可起到治標治本、健康養生作用。

砂仁

·古今

藥論擇要

砂仁入藥的著述歷史悠久,首見於1300多年前唐代的《藥性論》,此後歷代藥著均有載錄,把其作為行氣和中,化溼開胃,止痛安胎, 補肺益腎的要藥。現選錄擇要如下, 以供參研:

唐《藥性論》:

止冷氣腹痛,休息氣痢勞損,消化水谷,溫暖脾胃,治冷滑下痢不禁。

宋《開寶本草》:

治虛勞冷痢,宿食不消,赤白瀉痢,腹中虛痛,下氣。得核桃米益腎滋肺,隨砂仁入網膜而達腦海,補髓添精之要藥也。”

元《本草衍義補遺》:

安胎、止痛,行氣故也。

明《本草蒙筌》:

治虛勞冷瀉並宿食不消,止赤白匯痢及休息痢證。總因通行結滯,服之悉應如神。

明《本草綱目》:

“補肺醒脾,養胃益腎,理元氣,通滯氣,散寒次脹痞,噎膈嘔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齒浮熱,化銅鐵骨哽。” “腎惡燥,以辛潤之。縮砂仁之辛,以潤腎燥。又云:縮砂屬土,主醒脾調胃,引諸藥歸宿丹田。香而能竄,和合五臟沖和之氣,如天地以土為沖和之氣,故補腎藥用同地黃丸蒸,取其達下之旨也。”

明《藥鑑》:

佐黃芩,為安胎之妙劑也。

明《本草經疏》:

“氣味辛溫而芬芳,香氣入脾,辛能潤腎,故為開脾胃之要藥,和中氣之正品,若兼腎虛氣不歸元,非此為嚮導不濟。”

明《景嶽全書》:

和脾行氣,消食逐寒,除霍亂,止噁心,消脹滿,安氣滯之胎,卻腹痛,治髒寒之瀉,止小便洩痢。快胸膈開痰,平氣逆咳嗽,口齒浮熱,止女子崩中,鬼氣奔豚。

明《本草匯言》:

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蓋氣結則痛,氣逆則胎動不安,此藥辛香而竄,溫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爭,通暢三焦,溫行五腑,暖肺醒脾,養胃養腎,舒達肝膽不順不平之氣,所以善安胎也。

清《本草備要》:

補肺益腎,和胃配脾,快氣調中,通行縮滯。

清《玉揪藥解》:

和中之品,莫如砂仁,沖和調達,不傷正氣,調醒脾胃之上品也。

清《醫林纂要》:

潤腎,補肝,補命門,和脾胃,開鬱結。

清《本草分經》:

能潤腎燥,引諸藥歸宿丹田。腎虛氣不歸元,用為嚮導,最為穩妥。

民國《本草正義》:

縮砂蜜,雖辛溫能升,未嘗不治中、下二焦之氣,尤以專治肝腎為特長。

現代《用藥心得十講》:

有行氣調中,醒脾開胃,助消化的作用。並能引氣歸腎,兼有溫腎,化溼的作用。

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功能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用於溼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洩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春砂仁養胃的藥學機理

砂仁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可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等。常用於溼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洩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等。尤其對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脹胃痛有特效。平時經常食用則有養胃健脾,暖肺養腎的保健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春砂仁主要成分為揮發油,其成分十分複雜,主要含有

乙酸龍腦酯、樟腦、樟烯、檸檬烯、β-蒎烯、苦橙油醇(nerolidol)及α-蒎烯、莰烯、桉油精、芳樟醇、α-胡椒烯、愈創木醇(guaiaol)

等26種,另含

黃酮類

皂甙

等有益成分。

引:1、《砂仁與長序砂仁揮發油化學成分的研究》中國藥學雜誌2001年04期 作者:丁平 杜景峰 魏剛 劉軍民 徐鴻華

2、《中藥砂仁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進展》中藥材28卷第一期 2005年1月 作者:胡玉蘭 張忠義 林敬明

春砂仁主要藥用化學成分的藥理作用

乙酸

龍腦

【藥理作用】具有顯著的鎮痛抗炎作用,對胃炎、胃疼有非常好的療效。

——-《砂仁揮發油中乙酸龍腦脂的藥理作用研究》

西藥學雜誌 2001。16(5):356-358 作者:李曉光 葉富強 徐鴻華

α-蒎烯

【藥理作用】抗腫瘤、抗真菌、抗過敏及改善潰瘍。

——-《α-蒎烯藥理及應用研究概況》 藥物化學, 2015, 3(3): 23-28。 作者:朱福鴻 張萃 魏鳳香。

β-蒎烯

【藥理作用】具有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作用。

——-《廣陳皮化學成分的比較研究——Ⅰ。揮發油的成分研究》中藥材 1991年第3期 作者:劉文粢 王玫馨 黃愛東 鄭毅 王衛民 吳紹彝 唐小浪 林太宏

檸檬烯

【藥理作用】具有良好的鎮咳、祛痰、抑菌作用,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對多種腫瘤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能有效抑制幽門螺桿菌。

——食品科學2015。36(7):240-244 作者:黃巧娟 孫志高 龍勇 孫謙

芳樟醇

【藥理作用】具有鎮痛、抗焦慮、鎮靜催眠、抗炎、抗腫瘤、抗菌等藥理活性。

——-《芳樟醇藥理作用及製劑研究發展》 中國中藥雜誌 2015。40(18)作者:姜冬梅 朱 源 餘江南

徐希明

樟腦

【藥理作用】對於胃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使胃部感到溫暖及舒適並具有鎮痛作用。

——-《樟腦藥理毒理研究回顧及安全性研究展望》中國藥物警戒第9卷第1期2012年1月 作者:丁元剛 馬紅梅 張伯禮(天津中醫藥大學)

龍腦

【藥理作用】驅腸蟲, 解熱, 解除平滑肌痙攣, 並具有良好的促進藥物吸收作用。

——-《植物藥用成分龍腦的藥學活性研究》中國中藥雜誌-2013年第38卷6期 作者:熊振宇 肖復明

徐 旭

月桂烯

【藥理作用】能夠抑制細菌和人類細胞的基因突變。

黃酮類成分

【藥理作用】具有顯著的治療潰瘍病和抑制胃酸過多的作用,同時有很好的鎮痛作用,最新研究表明黃酮具有抗抑鬱的作用。

——-《黃酮類化合物抗抑鬱作用的研究進展 》中草藥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42卷 第1期 2011年1月 作者:龔金炎 吳曉琴 毛建衛 張 英

桉油精

【藥理作用】具有解熱、消炎、抗菌、防腐、平喘及鎮痛作用。

——《

1,8-桉油精對卵白蛋白致哮喘豚鼠的氣道高反應性和炎症的抑制作用

》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2010年第24卷1期 作者:徐巧萍 王硯 唐法娣等

苦橙油醇(nerolidol)

【藥理作用】具有鎮靜,鎮痛,抗炎,降壓和區域性麻醉作用。

愈創木醇(guaiaol)

【藥理作用】可調節體液分泌,有助於改善性方面的障礙。

皂甙

【藥理作用】具有雙向調節免疫、抗缺氧和抗疲勞、抗低溫應激、 對腎有調節作用,補腎。

春砂仁各成分之間互相配合作用,從而起到對胃部的養護和治療作用,揮發油含量的多寡、化合物之間的協調關係則決定了其品質的優劣。

廣東工學院研究員黃紹銓 黃紅斌 曾紅採集了陽春縣三個產地有代表性的春砂仁,用原子吸收光譜、控制氣忿和罩帽電極發射光譜等法,測定其無機成分,結果表明:春砂仁對Zn、Mn有較大富集作用,其含量與春砂仁質量正相關;不同產地春砂仁的揮發油、無機成分與藥效成分之間存在差別,證實以金花坑的春砂仁質量最優.————引:《廣東微量元素科學》1994年04期 作者:黃紹銓 黃紅斌 曾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