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康成書帶草考論

2021-12-11由 嶗山散人 發表于 林業

沿階草的果實是什麼果

嶗山,古稱牢山,不其山,輔唐山,位於青島市區東部,三圍大海,揹負平川,巨石巍峨,群峰峭拔,壑深谷幽,花繁樹茂,雲氣離合,嵐光變幻,素有“海上仙山”之譽,在這仙山之中,蘊含著無盡的神奇故事,康成書帶草就是其中之一。

康成書帶草考論

康成書帶草之名,源於東漢大經學家鄭玄在此構築書院,著書授徒時。鄭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今山東高密市),是我國漢代影響最大的經學大師。當時經學分今文經和古文經兩派,雙方各執已見,相互攻訐,紛爭不斷。鄭玄不受一家之說的束縛,博取眾長,相互印證,融會貫通,遍注群經,自成一家,世稱鄭學,為士林所宗師。魏晉以後的經學主要就是鄭學。中平五年(188)鄭玄來嶗山構築書院,著書授徒。據傳當時“從學者盈萬”。“相傳嶗山不其皆康成講學之地,文墨涵儒,草木為之秀異,山中一草,其狀如薤,堅韌異常,可用於捆綁經書,號康成書帶。”這些傳說皆源於《續漢書,郡國志》中引《三齊記》:“鄭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薤葉,長一尺餘,堅刃異常,土人名曰:康成書帶”的記載。

自此,歷代文士和史籍皆把書帶草視為鄭玄教授不其山的象徵。書帶草也就成了後學儒子們對這位經學大師寄託情思的信物,受到歷代文人的青睞,詩人的歌詠。唐代大文學家陸龜蒙作《書帶草賦》:“彼碧者草,雲書帶名,先儒既沒,後代還生……”為之頌。詩仙李白有:“書帶留青草,琴堂慕素塵”之歌。宋代蘇軾《書軒》詩曰:“雨昏石硯寒雲色,風動牙籤亂叫聲,庭下已生書帶草,使君疑是鄭康成”。元、明、清而後文士墨客吟詠書帶草的詩詞、歌賦不計其數,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然而,對於這樣一種具有傳奇色彩的草,究竟是嶗山的哪一種植物,探求的人卻不是很多。明天啟二年(1622)進士、即墨人黃宗昌在所著《嶗山志》中記有:“昔有書帶草,篆葉楸,先生之澤,宦斯士者,重其名,時來物色,土人苦之,滅其傳矣”。從這段文字記敘中,可以看出,黃老先生也是隻知有書帶草之名,而未見過實物,只是聽當地人說,可能因為古時候經常慕名而來探尋的人太多,土人不勝其煩,而將其斬草除根了。

對書帶草作出過形象描述的見於齊魯書社出版的周至元著《嶗山志》,書中記有:“書帶草,生康成書院,今各處皆有之,葉如薤,花白,結子如綠豆”。周至元(1910-1962)為山東省歷史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歷史學會山東省分會會員。周老先生所記資料,不知出自何處,據其描繪的形態,這種植物應是麥冬,查及漢典網(zdic。net)亦從其說。書帶草,植物名稱:沿階草,別名:麥冬、書帶草,拉丁名ophiopgonjaponicus,百合科,沿階草屬。生態分類:草本植物、宿根花卉。形態特徵:常綠性,株叢低矮,葉叢生,狹線形,根纖細,花期5-8月,花白色或淡紫色,種子球形,成熟時槳果藍黑色,繁殖能力極強。

從這此記載中,可以看出書帶草和沿階草是一種植物。但沿階草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用於綠化的草本植物,在我國廣有分佈,並非嶗山所獨有。對於這種草最鍾情的莫過於當代中國古建築大師,園林建築大師陳從周先生,他在散文《天意憐幽草》書中寫道:“我尤其愛這牆陰石隙間的書帶草,它謙虛地願做造園中的配角,因風披拂,楚楚有致,它終年長青,不畏炎熱,不怕嚴寒,在冬天白雪飄在上面,點點有如綴銀,而細雨微陽,卻又是最宜的生長環境,它適應性特別強,真是無處不宜。”陳先生的散文中,每見信手拈出書帶草,寥寥幾筆,境界即出,眷念憶憐之情溢於其辭,他的第一本散文集子即取名《書帶集》。

對於這樣一種常見的植物,人們不應該感到陌生。而李漁在《閒情偶寄》中卻說:“書帶草其名極佳,苦不得見。《譜》載出淄川城北鄭康成讀書處,名“康成書帶草”。噫:康成雅人,豈作王戎鑽核故事,不使種傳別地耶?康成婢子知書,使天下婢子皆不知書,則此草不可移,否則處處堪栽也”。

從這些記敘中,可以看出,他們筆下所錄的顯然不是同一種東西,而根據《三齊記》對書帶草的記載,應該是葉狀如薤,長一尺餘,堅韌異常,具備捆綁經書的功能,因此才叫書帶草。今天我們來反觀沿階草,除葉子有些相似外,其它功能皆不具備,特別是缺乏堅韌性,其植株脆弱,極易斷裂,無論是鮮草、乾草都無捆綁經書的功能。漢時的經書,大多數應該還是用竹簡寫成的,份量是很重的,沒有一定的韌性和強度是難以勝任的,沿階草顯然不具備這種功能。人們之所以能把沿階草當成書帶草,可能只是從形態上考慮,而忽略了它的功能性。那麼書帶草是否如黃氏所言,早於300年多前就已絕跡了呢?想來也不太可能,作為一個物種,特別是一種草本植物它的生命力應該是很強的,不會在短短的一、二千年間即消失。

既然史有明文,書帶草就出自嶗山,那麼還是要在嶗山的植物中尋覓。尋覓需從形態與功能兩方面考證,嶗山草本植物中,葉叢生,狀如薤者數量眾多,但具有堅韌性,可用於捆綁經書的則極其稀少。想來,用來捆綁經書時,不會是單株草的能力,而應是一些具有柔韌性的草搓成繩子,共同所為,這就要從能搓成繩子的草中尋找答案。 在嶗山的草本植物中,有一種柔韌性極強的草,當地人稱做“勒子”,這種草不管是鮮草還是乾草,單株都不容易扯斷,過去除用於搓草繩外,人們還用它編制蓑衣,因此也有人稱它為“蓑衣草”。這種草植物學名字叫知風草。

康成書帶草考論

《嶗山植物誌》載:知風草,Eragrostisferruginea(Thunb)Beauv,禾本科,畫眉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稈叢生,直立或基部稍傾斜,極壓扁,高30-110釐米,葉鞘極壓扁,鞘口有毛,脈上常有線點,葉舌退化成短毛狀,上部葉超出花序之上,圓錐花序大而開展,長20-30釐米,穎果棕紅色,長約1。5毫米,花、果期8-12月。其根系發達,可做保土、固堤植物,還是優良牧草。另外,具有關資料記載,知風草還具有活血化瘀,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等藥用功能。從這種草的形態特徵及功能作用等各方面綜合考證,它應該就是真正的書帶草。

康成書帶草考論

知風草主要生長在嶗山低山區的道路兩旁和荒山野坡中,越是踩得多,越是長得好。活著時,能用來固土、保水,死了後,還能用來治療疾病,搓制草繩,編織蓑衣,供人使用,可以說它把自己無私地奉獻給了人類。但它從不向人們索取什麼,在貧脊的曠野中,只要有一點雨水就能生根發芽,蔓延滋長,把草擬人是說人卑微而堅強。鄭玄以一介布衣,不畏權貴,不圖名利,堅守自己的信念,為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得以準確傳承,以堅忍不拔的頑強精神,力排眾議,遍注群經,成就了一番千古偉業。

疾風知勁草,歲寒見青松。書帶草不就是鄭玄的偉大精神象徵嗎?今天我們在緬懷這位經學大師,頌揚他的豐功偉績的同時,更要學習他所具有的像書帶草一樣樂於奉獻和堅忍不拔的崇高精神,這種精神也就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願這種偉大的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