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誰還不是隻猴兒呢?

2021-12-10由 子梵姐姐 發表于 林業

百蕊草屬於什麼種類

大喜大悲看清自己,大起大落看清別人。

誰還不是隻猴兒呢?

神對一隻猴子說:“可憐的猴子,你在猴王爭霸中被打敗,我要將你點化成人。” 猴子很感激。

神問:“成人後你第一件事是想幹什麼?”

猴子說:“拿一杆槍打死現在的猴王,奪回王位,所有母猴都歸我。”

人和動物的區別往往就在脖子以上的部分,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也是脖子以上的部分。有些人你可以給他更高階的職位,卻給不了他更高階的思想。特別是網際網路高科技發展至今,我們很多脖子以下的地方都是可以被替代的。

在全新的商業模式的催生下,網際網路的裂變速度愈發驚人。但你會發現,很多年輕人賺到錢之後都是曇花一現,這是為什麼?因為他的根基,他的底蘊,他的格局,他的意識都太快了,他駕馭不了。

思維定勢決定了人性的悲哀。所謂的捷徑,看起來很美好,但基礎不牢,倒起來也是很快的。

誰還不是隻猴兒呢?

一隻猴子,肚子被樹枝劃傷後流了很多血,於是,它一見到其它的猴子就扒開傷口說:“你看我的傷口,好痛。”每隻見過它傷口的猴子都會安慰它,並告訴它不同的治療方法。

可是,它既沒有采取任何意見,也沒有處理傷口,只是繼續給朋友們看自己的傷口,繼續聽取各種安慰和意見,直到最後感染至死。

一隻老猴子說:“它是自己把自己弄死的。”

就像魯迅筆下那位命運多舛的祥林嫂,深陷喪子之痛的她逢人便講起兒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慘遭遇。久而久之,她把別人的同情當作了一種依賴,尋求同樣為人父母的安慰,藉此舒緩內心的痛悔。最後,淪為了一位喋喋不休地向人訴說自己不幸的女人,連“最慈悲的唸佛的老太太們,眼裡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跡”了。

當過於把自己經歷過的悲慘遭遇當個事兒,習慣性地分享給身邊的人聽,以為可以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感動自己的同時,還能感動他人、博取同情,其實本質上是毫無意義的。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冷暖自知。

《當幸福來敲門》裡,徐本禹說過一句話:“你窮,別人會同情你,但你一直窮,別人不會一直同情你。”

誰還不是隻猴兒呢?

一棵大樹上爬滿了猴子,往上看,全是紅屁股;往下看,全是笑臉;往左右看,全是耳目。

有個群友發了一個影片,說是把他笑得連飯都吃不下去了,讓大家也見識一下。評論區顯示的基本上都是在罵作者的話語,但播放量很大。其實,作者不是沙雕,而是很清楚網友需要什麼。反而是罵他的那些人,以為自己是耍猴的,沒想到卻被猴耍了。

很多人在直播間賣貨,人數就幾十個人,但是一直都有出單;也有很多人的直播間有上千個人,但是一單也沒出。一個是看你賣東西我就想買點兒,一個是看猴兒自導自演一場戲。試問,哪一個更有“內涵”呢?

反觀現代的名利場,即使是紅屁股,也要學會夾著尾巴為人處事,因為做糖不甜做醋可酸的人大有人在。為了看到更多的笑臉和更少的屁股,抱緊樹杆,拼命往上攀爬。

人世間,有多少精明的猴子在這顆樹上擁擠著向上攀爬?終老其身,也未必能成為山中大王。最終還是榮歸故里,去掉藤蔓的羈絆和纏繞,從樹上下來,迴歸到爬樹的起點。

誰還不是隻猴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