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燕國是雄安歷史上第一個故事,也是一個謎

2021-09-21由 琴斷朱月君 發表于 林業

薊讀什麼字

關於燕國,古人沒有留下多少信史。要講好這故事,需要今人從碎片中搜尋求索,破解謎團。

雄安新區把“尋根”的第一站選在南陽遺址,很有道理。

南陽遺址距榮烏高速不遠,相鄰的南陽村有家不小的服裝公司,村裡的不少人家都做著加工服裝的生意,服裝業是當地支柱產業,成批服裝不斷由此運往城市。

這裡是農村,不過早先它是一個城。

遺址呈長方形,佔地7萬多平方米,高出地面,上面長滿莊稼。前些年還與村子有點距離,現已和民房相鄰。遺址四周有古河道,不知從哪年起,村民把它叫“城坡”,也常發現些稀奇的老玩意。20世紀80年代,文物人員進行考古調查,根據發現文物和相關文獻判斷,遺址或是燕都臨易。

燕國是雄安歷史上第一個故事,也是一個謎

燕國最盛時國土包括今河北中北部和北京、天津、遼寧大部等,都城有薊、中都、臨易和下都等。昭王招賢、蘇秦合縱、樂毅伐齊…燕國往事具有生動的故事性,不過故事的許多元素並不清楚。

兩千多年過去,在這些故事的發生地,華麗宮室已成零磚碎瓦,崢嶸歲月只留只鱗片爪。

我們只能耐心尋找這些“碎片”,儘可能地穿越時十空的迷霧,揭開籠罩在歷史真實之上的面紗。

燕國迷霧重重

它是周初分封的諸侯國,可建立後幾百年歷史,《史記》中的記錄只有一句“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從召公到惠侯這幾代國君是誰?有什麼事蹟?很難知曉。

歷史學者李學勤先生曾說:“燕國曆史的研究,在周朝各個主要諸侯國中,有獨有的困難。這是由於史缺有間,從西周到春秋,有關燕國的記載十分稀少零碎。”

從春秋到戰國,關於燕國的記載多了些,有了故事。故事精彩,但許多關鍵資訊並不確切。燕國“大戲”的男一號—燕昭王,大名鼎鼎,可我們不能確定他是太子平還是公子職。“大戲”的重要場景黃金臺,傳說的遺址有10多處,但當初可能就沒有這麼一個臺。

召公封燕,始封地在哪兒?史籍中說法不一,所指涉及河北、天津、北京,還有河南,具體地點10多個。

透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考古發現,多數學者認為在北京琉璃河。那裡考證出城址始於公元前1045年,這一年也被認為是北京建城史開端。

琉璃河現建有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相關發現和依據有直觀展示。考古發現還表明,琉璃河城址作為都城使用是在西周早期和中期,西周晚期就是一般居民點了。

史載,這時燕國都城是薊,這個薊又在哪裡?

迄今為止,還沒有足夠的考古發現能準確回答這個問題。從零散史料判斷,薊大致在今天北京市區西南部分,具體位置還不好說。新中國成立後北京的城建中,在宣武門與和平門一帶發現過大量古瓦井,有考古人員提出那裡就是薊,不過尚沒有充足證據讓大家遍接受。

春秋時期,燕國都城曾從薊遷往臨易這見於《史記集解》。此書在為“桓侯七年卒,子莊公立”一句作注中說:“《世本》曰:桓侯徙臨易。’宋忠曰:‘今河間易縣是也。《世本》是先秦史書,漢末宋忠為之作注,在700多年前南宋後期《世本》失傳。集解的作者是1500多年前劉宋的裴駰。此外,在《太平寰宇記》《括地誌》《讀史方輿紀要》等書中,都有“桓侯徙臨易”的記載。

臨易何在?指向還算清楚。宋忠點出河間易縣,河間易縣不是現在狼牙山所在的那個易縣。唐李泰《括地誌》中說:“易縣故城在幽州歸義縣東南十五里,燕桓侯徙都臨易是也。”據《嘉慶重修一統志》記載,雄縣,戰國時為燕國的易邑,漢代置易縣,曾屬河間國唐代改置歸義縣。“歸義故城,在雄縣西北三十五里”。

清代以來,雄縣的名稱和治所都沒改過,也就是說臨易應該在這一帶。唐代易縣故城(即臨易)在歸義東南15公里,清代歸義故城在雄縣西北35裡,唐代的一里相當於現在不足500米,清代一里相當於現在500多米,據此,有可能臨易在雄縣西北10多公里處。

燕國是雄安歷史上第一個故事,也是一個謎

南陽遺址在雄縣縣城西北11公里處。

清道光年間尚齡《吉光所見錄》中說:“河間易州於敗井頹垣中每有新獲,動輒數千。”1981年春,文物工作者到南陽村進行考古調查。他們發現村子南、北、西三面都有古代遺址,以村南250米處遺址斑最大,為一臺地,表面有很多陶片,器形有鬲、鼎、壺、罐等等。臺地東部莊稼長勢不好,有200多畝好幾年都只能種苜蓿,他們判斷可能下面地質較硬,是夯土。他們找到了寫有“易市”字樣的陶碗、陶紡輪、燕刀幣、銅鏃等,還了解到這裡出土過“燕王職戈銅壺和銅鼎等物。他們認為這裡與燕國都城臨易有關。

1982年,南陽遺址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後,這裡又陸續發現了不少燕國器物,遺址升成“國保”。

據《史記年表》,燕桓侯在位時間是公元前697年到公元前691年。或可以說,2700年前,燕國都城從今天的北京市區遷到了今天的雄安新區。南陽遺址新進行的考古發掘,有望為這一判斷提供更多依據。

據河北省文物局介紹,國家文物局在批覆南陽遺址2017年考古工作計劃時提出,這項工作將為進一步搞清南陽遺址性質、範圍和佈局提供重要基礎支撐。要求以大面積調查、勘探為主,以小面積發掘為輔,還應考慮建立南陽遺址考古地理資訊系統,為開展長期考古和保護工作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