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狡兔死,走狗烹”:血腥古訓使東魏將領私縱敵酋,以挾敵自重

2021-09-12由 靠博聊歷史 發表于 林業

鷹爪象徵什麼

“狡兔死,走狗烹”:血腥古訓使東魏將領私縱敵酋,以挾敵自重

《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虛構了諸葛亮僅率一班文官和2500名兵士,設計“空城計”,嚇退了率15萬大軍圍城的魏軍主帥司馬懿。司馬懿在解釋退軍的原因時說:“諸葛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諸葛亮也有類似的論述,令人不免有英雄所見略同之慨。

司馬懿為何手握重兵,卻被諸葛亮“空城計”嚇退?很多人認為,羅貫中假借司馬懿、諸葛亮之口,所說的諸葛亮一生謹慎,必不會冒險而為;如此做作,必有埋伏,以引誘司馬懿入彀的說法,確有道理。

不過,也有人認為,司馬懿的上述說辭,不過是掩飾其內心的真實意圖的託詞。因為司馬懿深知,諸葛亮是他得以在曹魏朝廷立足的資本。擒拿諸葛亮,固然為不世的功勳,但心腹大患既除,魏帝自然不會再重視司馬懿。甚至還會上演“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故司馬懿斷然放棄逞一時之快擒拿諸葛亮的慾望,放虎歸山。以諸葛亮作為增加自己在魏帝心目中重量的砝碼。

很多人認為,戰爭的目的,就在於最大程度上擊敗、消滅敵人,實現己方的最大利益。現實中,又怎麼會發生敵方統帥深陷險境,無路可逃,追擊者會故意釋放他的事情呢?歷史告訴我們,北朝東魏時,還真曾有這樣兩則“神奇”戰例。

一、東魏猛將彭樂私釋西魏主帥宇文泰

第一則戰例,是東魏猛將彭樂,在邙山之戰時,私縱西魏權臣、主帥宇文泰的事。

“狡兔死,走狗烹”:血腥古訓使東魏將領私縱敵酋,以挾敵自重

北魏末年,北方六鎮爆發起義,加之統治集團腐朽、內訌,曾經一度強大的北魏,分裂成權臣高歡控制的東魏,及權臣宇文泰控制下的西魏。東、西魏為爭權奪利,頻繁激戰。因537年先後爆發的小關之戰、沙苑(今陝西大荔南洛水與渭水之間)之戰,及538年的河橋(今河南孟縣西南、孟津東北)之戰,東魏軍皆大敗,喪師失地,銳氣喪盡。因此,高歡亟需一場勝利,來振奮士氣,掌握主動。

“狡兔死,走狗烹”:血腥古訓使東魏將領私縱敵酋,以挾敵自重

彭樂(?—551年),安定人,字興。他曾參加北魏末農民起義,後先投靠爾朱榮,又轉投高歡,作戰勇猛,是高歡手下有名的驍將。537年十月,彭樂隨高歡征討西魏。在東、西魏最後決戰的沙苑(今陝西大荔南洛水與渭水之間)之戰中,彭樂趁醉衝入戰陣,與宇文泰的侄子宇文護部交戰。彭樂雖勇冠三軍,勢不可擋,但也被西魏軍刺傷,腸子流出,無法塞回。彭樂索性截斷腸子,繼續率部奮戰。宇文護部因此大敗,枕籍死者萬餘人。

“狡兔死,走狗烹”:血腥古訓使東魏將領私縱敵酋,以挾敵自重

543年,東、西魏爆發邙山之戰。彭樂率數千精騎,悍然衝擊西魏軍大營,所向披靡,俘虜了西魏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臨洮王元柬、蜀郡王元榮宗、江夏王元升、詹事趙善、督將僚佐等王公貴族官僚,共計四十八人;殺傷無數。

西魏軍大敗,被迫撤退。高歡使彭樂率軍追擊。彭樂急追宇文泰不捨,宇文泰見無路可逃,就返馬轉身勸彭樂說:“痴男子,若我今日被擒殺,你日後再憑什麼立功呢?你現在為何不趕緊返回我軍前營,擄取我們來不及帶走的金銀財寶呢?”彭樂聽說,感覺有理,竟私自釋放了宇文泰,只是將宇文泰的一束金帶作為戰利品帶了回來。

返回東魏軍營地後,彭樂將金帶上繳,並向高歡彙報:宇文泰雖僥倖逃脫了追殺,不過自此必膽怯心虛,不敢再與我軍抗衡了。高歡細聽彭樂稟報後,感覺蹊蹺,於是變色厲聲,詰問彭樂實情。勇猛有餘而智謀不足的彭樂心虛膽顫,一股腦地竟將宇文泰勸自己釋放他的原話也供認出來。還極力向高歡表明:我可不是因為他說的這些話,才釋放他的啊!高歡聽後,勃然大怒,摁住彭樂的頭,在地上狠狠地磕了幾十下;又拔出佩劍,擱他頭上,象徵性的砍了三次。終未殺他,勒令他今後效力贖罪。

“狡兔死,走狗烹”:血腥古訓使東魏將領私縱敵酋,以挾敵自重

意圖將功補過的彭樂請求高歡再撥給他五千精騎,再去擒拿宇文泰。高歡回道:你既然釋放了他,為何又要再去抓他呢?況且他現在肯定已經逃得遠遠地了,你還追的上嗎?高歡命人取了三千匹絹來,全堆壓在彭樂身上。皮糙肉厚、勇猛無敵的彭樂勉強承受住,沒有象普通人那樣被如此重物壓得狂吐鮮血,窒息而亡。於是,漸消怒火的高歡,很“慷慨”地將這三千匹絹賜給了貪財如命的彭樂。

彭樂雖然很想再在戰場上遇到宇文泰,將其擒捉,以立不世功勳。可惜的是,能象邙山之戰那樣,可以直面落單的敵軍統帥,將其生擒活捉,這種幸運的機率,應該比現在中百萬、千萬彩票大獎都難得多。令彭樂遺憾終生的是,他終歸再沒有遇到這種好運氣。北齊建國後,彭樂官職雖不斷升遷,由司徒而太尉,而陳留王,但天保二年(551年),彭樂因被誣陷謀反被誅殺。被他私釋的宇文泰,在西魏厲行改革,終使原本弱於東魏的西魏國力日盛。至宇文泰子宇文邕在位時,於公元577年,滅亡高氏北齊,統一北方。彭樂若泉下有知,不知會是何心情呢?

二、東魏名將慕容紹宗私釋叛將侯景

慕容紹宗(501年—549年),字紹宗,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人,鮮卑族人。他是被譽為“十六國第一名將”的前燕太原王慕容恪的後代。北魏末,他曾為爾朱氏部將,後歸順高歡。

“狡兔死,走狗烹”:血腥古訓使東魏將領私縱敵酋,以挾敵自重

慕容紹宗智謀百出,擅長用兵,是東魏名將,頗受高歡器重。東魏大將侯景也拜他為師,學習兵法。

侯景(503—552年),本姓侯骨,字萬景,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人,羯族人。他少年時就品行低劣,剽悍好武,擅長騎射,後在懷朔鎮為兵。北魏末,六鎮爆發起義,侯景先投靠爾朱榮,後歸順高歡。因他素有謀略,屢立戰功,被任命為司徒、定州刺史,統治今河南一帶。高歡素知侯景桀驁不馴,因其勇武,堪與宇文泰抗衡,故對其劣跡,多加隱忍。

高歡臨終前,對即將繼位的長子高澄說:“侯景專制河南十四年,戰功顯赫,飛揚跋扈。我活著,尚能控制他;我死後,你肯定無法駕馭他。侯景必然桀驁叛亂。現在諸將中,能打敗他的,恐怕只有慕容紹宗了。我以往之所以一直不重用慕容紹宗,就是想把他留給你。你重用他,他必對你感恩戴德,以死為報。”

“狡兔死,走狗烹”:血腥古訓使東魏將領私縱敵酋,以挾敵自重

547年,高歡死。侯景果然因與高澄素有矛盾,遂先降西魏宇文泰;因宇文泰對其頗加懷疑、戒備,侯景轉而投降南朝梁武帝蕭衍。高澄得知侯景叛亂,派韓軌等率軍前往平叛。侯景得知後,不屑一顧,他譏諷韓軌是“啖豬腸小兒”。不久,韓軌軍被侯景擊敗。

高澄得知敗訊後,想起了高歡臨終遺言,遂改派慕容紹宗為主帥,奔赴前線。侯景得知此訊息後,面露驚懼之色,對左右說:“是誰教這個鮮卑小兒(此處系侯景對高澄的蔑稱)派慕容紹宗前來的?難道高王(高歡)沒死嗎?”

“狡兔死,走狗烹”:血腥古訓使東魏將領私縱敵酋,以挾敵自重

十二月,慕容紹宗率軍與侯景在渦陽(今安徽蒙城)決戰。慕容紹宗率軍長驅直進,侯景則緊閉營壘,不與交戰。待東魏軍銳氣喪盡。再趁勢出擊,東魏軍大敗,慕容紹宗也墜馬受傷。慕容紹宗總結教訓,改變策略,採用持久戰術與侯景軍對峙。若干時日後,侯景軍糧草耗盡,軍心渙散,不斷有將士投降。

548年正月,侯景率800殘部突圍南渡,投奔梁朝。慕容紹宗率軍緊追不捨。侯景派人對慕容紹宗說道:“我若被俘,高氏還會繼續重用您嗎?”慕容紹宗深感有理,於是停止追擊,放任侯景逃入江南,最終釀成毀壞南朝數百年繁華的“侯景之亂”。

文史君說

春秋末,越國大夫范蠡、文種輔佐勾踐復仇雪恥,滅亡吳國。事成後,范蠡悄然離開越國,並給文種寫信,提及“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種不信,最終被勾踐逼迫自盡。血腥的史實,使後人,尤其是後世為人臣者,在處理公務時,往往將私慾凌駕於公義之上,因私害公,甚至做出諸如彭樂、慕容紹宗這樣為圖私利,為增加自己在君主心目中的重量,作為今後邀功請賞、升遷發財的資本,而私自釋放敵酋的舉動來。宇文泰、侯景僅憑寥寥數語,即可擺脫走投無路的困境,避免了被俘殺的厄運,也可以說是對此卑劣人性頗有洞察和研究了。雙方不約而同的默契與配合,共同造就了古今中外戰爭史上的“神蹟”。

參考文獻

1。(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2。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3。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白壽彝總主編、何茲全主編:《中國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