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赤眼蜂在生物防治中的應用

2021-08-17由 莊廟中化農業 發表于 林業

赤眼蜂科的觸角是什麼形狀的

赤眼蜂在生物防治中的應用

赤眼蜂是現在植物保護上廣泛用於害蟲生物防治的一種昆蟲,其應用範圍較廣寄生蜂是膜翅目昆蟲重要類群之一,在自然界中種類多,數量大。據文獻報道全世界膜翅目昆蟲大約有10萬餘種,其中許多種類與農林害蟲長期保持一定的制約關係,在害蟲綜合治理中佔有重要地位。近二十年來,有關寄生蜂的寄生行為日益受到廣泛重視,並開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赤眼蜂是赤眼蜂科(

Ttichogrammatidae

)的總稱,包含多個不同屬。赤眼蜂屬(

Trichogramma

Westwood)是最廣泛用於防治的赤眼蜂屬。早在20-30年代美國已開始用於防治小蔗螟(

Diatraea

saccharalisFabricius)、梨小食心蟲(

Grapholitha

molestabusck)、蘋果蠹蛾

(Cydia

pomomellalinnaeus)等。70年代起,應用赤眼蜂防治美洲棉鈴蟲(

Heliothis

zeaboddie)進行了大量工作。前蘇聯於1934年前後開始應用於防治歐洲玉米螟[

Ostrinianubilalis

(Hubner)]、菜粉蝶(

Pieris

brassicaeL。)、黃地老虎(

Agriotissegetumschiffer-Muller

)等,防治面積比較大。70年代以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歐洲的許多國家也把赤眼蜂的繁殖散放作為害蟲防治的一種重要手段,應用的赤眼蜂種、防治物件和防治面積在不斷增加,繁殖釋放技術不斷髮展成熟。

赤眼蜂是卵寄生性昆蟲,大多數種群以鱗翅目昆蟲的卵為寄主,寄主範圍較廣,同一種赤眼蜂可選擇多種昆蟲卵作為寄主寄生,在同一寄主中也可發現多種赤眼蜂。其中赤眼蜂對環境寄主有一定喜好性。現階段用於防治的主要種群有松毛蟲赤眼蜂(

Trichogramma

dendrolimiMatsumura)、舟蛾赤眼蜂(

Trichogramma

closteraepangetchen)、擬澳洲赤眼蜂(

Trichogramma

confusumViggiani)、廣赤眼蜂(

Trichogramma

Westwood)、稻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

japonicumAshmead)、玉米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

ostrinaepangetchen)。

一、赤眼蜂的作用機理

赤眼蜂在生物防治中的應用

1、主要資訊素及作用機理

赤眼蜂根據生物資訊素尋找寄主卵,並且在其寄主卵內產卵,破壞害蟲卵的結構,防止幼蟲的孵化。寄生蜂與其寄主之間的聯絡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化學物質傳遞資訊。互利素、利它素和標識資訊素的存在部位、化學成分以及在寄生蜂對寄主的尋找行為、產卵行為和產卵後行為有重要影響。

調控寄生蜂寄主選擇行為的訊號物質按性質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化學訊號;另一類是物理訊號。此外,還有影響寄生蜂行為變化的外界因子,諸如氣候條件、寄主密度、寄生蜂所在生存環境的變化和疾病因子,以及內部因子(主要包括寄生蜂的遺傳物質組成、生理狀態和學習行為等)。儘管寄生蜂寄主選擇行為是受多種因子的互相作用,但是化學因子始終起著主導作用,只有透過化學訊號溝通以後,某些物理訊號的作用才能有效地發揮出來。將來源於寄主植物、寄主本身或兩者的混合物以及與寄主植物有關的生物,能夠引起寄生蜂產生一系列行為反應的化學物質通稱為化學資訊素(Semiochemical)。寄生蜂是透過觸角、足跗節和產卵器上的化感器來識別這些化學資訊素。

2、尋找寄主過程

在寄主尋找過程中,寄生蜂總是傾向於在一定的棲息地進行搜尋。寄生蜂對寄主的攻擊,不僅僅是因為寄主本身,而且還與其寄主生活在一個特定的環境有關。這種環境對於寄生蜂是合適的、理想的。棲境偏好的形成除了因為這一環境溫度、溼度、光照和食物等比較適合以外,更重要的是寄生蜂在寄主棲息地定向過程中受化學刺激物所支配,寄主植物所散發的揮發性次生物質(植物氣味)起到一種關鍵作用,這類由寄主植物散發的化學物質稱為互利素或協同素。植物氣味物質具有揮發性高、成份多以及數量大等特點,能夠引誘寄生蜂在較遠的地方產生定向反應。寄主植物源互利素常常是寄生蜂寄主棲境定位的重要化學線索。

寄主的棲息地一般是由多種生物群落組成,寄生蜂必須藉助那些與寄主有關的訊號進一步縮小搜尋範圍,一旦寄生蜂進入寄主存在的小環境,就開始不停地飛行,最終找到寄主。

二、赤眼蜂的繁育散放

1、赤眼蜂生物學特性與人工繁殖

一般每頭赤眼蜂成蟲最多能產卵213粒,最少35粒,平均112。8粒。每頭成蟲可寄生松毛蟲卵平均5。7粒,1粒松毛蟲卵內可繁殖30多頭;柞蠶卵最多175頭,天蛾卵80頭。赤眼蜂的世代歷期很短,整個發育過程都在寄主卵內渡過,歷經一個世代平均需有效積溫為235日度,發育起點溫度為5℃。在25℃左右溫度條件下卵期1。5~2d;幼蟲期1。5d;前蛹期(老熟幼蟲)3d;蛹期末天;羽化出蜂約經1d。繁蜂最適宜溫度為25℃。在30℃以上則發育不良,體色變黃,活躍,壽命縮短。20℃以下發育遲緩,蜂體變大,體色較深,活動遲緩,壽命較長。溼度以70%~90%為宜,溫度過大,寄主卵容易黴爛,子蜂發育不良。溫度低赤眼蜂發育停滯,寄主卵容易乾癟,成蟲產卵量少,壽命短。在陰暗條件下成蟲極少活動,壽命長。赤眼蜂有正趨光性,在強光下特別活躍,但壽命縮短。人工繁殖赤眼蜂需要有蜂種、寄主卵、繁蜂室和一定的低溫冷藏等裝置。蜂種選擇:國內記載的赤眼蜂有12種。各種赤眼蜂對寄主及環境有一定的選擇性。選擇適宜的蜂種很有必要。根據赤眼蜂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可分為三種活動型別。即:林間活動型:多喜寄生在林間樹木上或果樹害蟲的卵塊上,如松毛蟲赤眼蜂(

Trichogrammatidendrolimi

)。平原活動型:多喜寄生於旱田作物害蟲卵上,如寄生在玉米螟、棉鈴蟲等卵內的玉米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ostrinia

)。沼澤活動型:一般多喜在沼澤地作物上活動,如稻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japonicum

)即日本赤眼蜂。種蜂來源最好採集本地蜂。

2、包裝、標誌與標籤

採用散裝和容器裝。包裝容器要求清潔、乾燥、牢固、透氣、無汙染、無異味、無黴變等現象。每批產品包裝規格、單位、質量必須一致。如用塑膠箱包裝,嚴禁二次汙染。凡經過上述抽樣檢驗符合標準的產品可掛(貼)無公害農產品標誌,包裝或標籤上標明品種、質量、生產單位、產地、採用標準號、採收日期。

3、運輸與貯存

裝運時做到輕裝、輕卸、防止機械損傷。同時應保證運輸工具無汙染。運輸時防止日曬、雨淋,注意防凍和通風散熱。貯存時必須放在陰涼、通風、清潔衛生的地方,並遠離熱源。防止日曬、雨淋、凍害及有害物質的汙染。

三、赤眼蜂在不同農田中的應用

赤眼蜂在生物防治中的應用

1、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又名玉米鑽心蟲,是為害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的主要蟲害。應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原理是赤眼蜂將蜂卵產在玉米螟的卵粒中,達到消滅玉米螟卵的目的。保證蜂卵相遇是確保防治效果的關鍵技術所在。因此要準確掌握玉米螟發育進度和產卵動態。以確定暖蜂和最佳放蜂期。在放蜂技術上做到三統一,即以村為單位統一組織放蜂,統一放蜂時間,統一放蜂方法。並且優質的蜂卡、強壯的赤眼蜂是防治玉米螟成功的關鍵。赤眼蜂是人工透過柞蠶卵做為寄主繁殖的,放到農戶的蜂卡已是即將羽化的寄主卵,在自然溫度下1~2d就能出蜂,所以蜂卡發放後,要及時放到田間,最好當天放下去。赤眼蜂是變溫性昆蟲,放蜂時如遇連雨天,可以在低溫下存貯(1~5℃)1~2d,切勿堆積、高溫、日曬或雨淋,放蜂布點要均勻,保證赤眼蜂遍佈整個田間,否則田間蜂量不均,很難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蜂卡要反捲在玉米中下部葉片的背面,不能直接放在玉米葉腋處,以免風吹或被雨淋掉。蜂卡切忌與農藥、化肥等有刺激性物品堆放在一起,如田間已施用農藥防治其他害蟲,應在施藥後3d再放蜂,否則會直接影響放蜂效果。

實驗表明赤眼蜂在玉米螟防止效果上成效顯著。大面積應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特別是劇毒農藥的使用,既增加有益天敵的數量又保護了田間原有的天敵種群,使天敵數量逐年增加,對害蟲自然控制能力逐年加強,生態效益顯著。

2、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

稻螟赤眼蜂,是稻縱卷葉螟的天敵。在害蟲產卵始盛期開始放蜂,每隔2~3天放1次,連續放3次。放蜂應均勻,一般每畝為3~5處。放蜂的方法,是把即將羽化出蜂的卵卡放入竹筒,或放入用大而厚的植物葉片製成的放蜂筒內,並用小棍連線成“T”字形,插於田間,略高於作物。放蜂10天后,即可根據卵色變化檢查寄生情況,注意寄生卵應呈黑色。此法大面積防治效果一般可達70%以上。

3、在綠色蔬菜上的應用

利用廣赤眼蜂防治棉鈴蟲、煙青蟲、菜青蟲。赤眼蜂寄生害蟲卵,在害蟲產卵盛期放蜂,每畝每次放蜂1萬頭,每隔5-7天放一次,連續放蜂3-4次,寄生率80%左右。

4、防果樹害蟲

在果樹食心蟲防治上應用廣泛,釋放鬆毛蟲赤眼蜂(

TrichogrammadendrolimiMatsumura

)的結果表明當一棵果樹中存在最低量為100粒果樹害蟲蟲卵時,釋放赤眼蜂雌蜂數量為5000~15000只,計算其防治效果為63。5%~67。3%,實驗結果很少發生變化。當在樹上害蟲蟲卵密度最高為150~200粒,釋放鬆毛蟲赤眼蜂雌蟲數量為22500~30000只個體時,能得到最高的生物防治效果為85%~88%。

赤眼蜂能夠寄生於鱗翅目、雙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廣翅目、脈翅目、同翅目等7個目44個科203屬400多種昆蟲的卵中,消滅多種害蟲於卵期,為世界各國所重視。美國、加拿大成立了很多天敵公司,赤眼蜂作為商品生產出售。國際生物防治組織於1982年成立了赤眼蜂全球工作組,並定期出版赤眼蜂刊物作為國際間經驗交流之用。赤眼蜂可以在室內用其他代用昆蟲的卵或“人造卵”大量繁殖。當害蟲卵發生時,及時到田間釋放赤眼蜂防治害蟲,可達到消滅害蟲於卵期的目的。釋放赤眼蜂防治農林害蟲,不汙染環境、不破壞生態平衡,可以保護自然界多種害蟲天敵,節省農藥,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參考文獻

[1]劉剛毅。生物農藥研究進展[J]。邵陽學院學報,2003,(02)

[2]劉玉升。赤眼蜂及其應用前景[J]。農藥市場資訊,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