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2歲被拐,回來已是而立之年,昭通這位小夥的尋親故事令人淚目

2023-01-15由 北青網 發表于 林業

而立之年是代表什麼年齡

“終於回來了,終於回來了……”華彬擁抱著自己的小姨,眼裡飽含淚水。這一抱,隔了近30年。華彬2歲多被人帶到浙江溫州,從16歲開始,他便踏上了尋親的路途。為此,他幹過理髮,擺過地攤,一邊工作一邊尋親。在這個過程中,他曾花光積蓄,睡過網咖、公園的石凳甚至是橋洞。好在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華彬找到了在昭通鎮雄的親人。

“逃離養家是尋親的第一步”

華彬剛過了31歲的生日,但對他來說,生日只是個陌生的數字。“我不知道我具體的出生年月日,根據身邊人的回憶,推算出我應該是1991年生的。”華彬2歲多被人帶走,從此開始了長達29年飄零的生活。

年紀雖小,可華彬對小時候的生活記憶非常深刻。“我家附近有煤礦,我記得我是在煤廠玩的時候被帶走了。”在他印象中,家鄉的冬天非常冷,他會和哥哥一起燒煤取暖。“我記得家裡的房子是土磚建的,屋頂蓋著茅草,家門口還搭有一塊洗衣服的石板。”華彬回憶起來。

2歲被拐,回來已是而立之年,昭通這位小夥的尋親故事令人淚目

華彬兒時的照片

華彬隱約記得,在被帶走的過程中,聽到火車行進的噠噠聲。“後來,我到了一個陌生的家中,這個家裡有3個比我大的女孩。”就這樣,華彬被帶到了浙江溫州的一個村莊。“我來到這個家差不多2年後,這個家裡生了一個兒子。”從那以後,華彬跟著養家經常搬家,還常常被寄養在其他地方。“去過養家的爺爺奶奶家和叔叔家,跟著他們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

“我印象中他從7歲開始就一直幹活,在早餐店燒火,去放牛、挑水。”華彬的發小吳加禮回憶,華彬養家經營著一家早餐店,而華彬便是那個得力幫手。“我們從來不敢去找他玩,因為知道他不可能出來,但我們會去找他家的其他孩子玩,因為他們不用幹活。”吳加禮說。而年紀尚小的華彬,卻敢怒不敢言。“養家從來不管我學習上的事,他們只關心讓我乾的活,如果不好好幹活,就不給飯吃。”

而那時的華彬,心中從未忘記自己的身世,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回到親生父母的懷抱。到了16歲,家裡的各種活計加身,他便也無心學業,以到外地打工為由,離開了養父母的家。“逃離養家是我尋親的第一步,初中快要畢業的時候,我輟學了。”華彬說。

2歲被拐,回來已是而立之年,昭通這位小夥的尋親故事令人淚目

華彬與二哥走在回家的路上

相隔2000公里走了30年

透過抖音找到家

離開養家後,華彬跟著親戚去到服裝廠,因為年紀還小,只能做些熨燙的活。獲得自由後,他也走上了漫長的尋家路。“那時候還只是悄悄地打聽訊息,因為是跟養家的親戚在一起生活。”從華彬口中得知,養家並不願意他尋找親人。“他們一會兒說我是山西的,一會兒又說我是貴州的。”華彬說。

17歲,華彬開始在一絲一縷的線索中找尋著親人。“我去了30多個城市,在這些城市一邊工作一邊尋親,掙點錢就用來做尋親的路費。”但華彬的尋親之路,遠比他想象中艱難。“我幹過理髮,擺過地攤,在各個地方印了200多份尋親的傳單在大街上發,可作用不大。”回憶起多年尋親的經歷,華彬苦笑著講述。因為尋親,他還花光積蓄,睡過網咖、公園的石凳甚至是橋洞。

2歲被拐,回來已是而立之年,昭通這位小夥的尋親故事令人淚目

認親現場掛著的橫幅

2021年2月,來不及慶祝新春,華彬便與養家徹底“決裂”。“我在養家,爺爺奶奶對我很好,他們有收藏一些我小時候的照片,而2月奶奶離世,養父母卻想偷偷把我小時候的照片銷燬。”華彬從他們手裡搶回了照片,也正是這個時候,他得到了自己尋親的重要線索。“有一張照片是我不到3歲的時候在養家照的,那時候樣貌跟我走失的時候相比變化不大。”因為養家不依不饒地阻止華彬,他便徹底脫離養家開始尋親。

得到了照片,華彬嘗試在抖音等平臺上釋出自己的尋親影片。“剛開始關注的人特別少,但只要有一個人關注、一個人提供線索,我就多一絲回家的希望。”慢慢地,關注華彬尋親影片的人越來越多,他也能在評論區發現很多尋親的線索,華彬將這些視若珍寶。

2歲被拐,回來已是而立之年,昭通這位小夥的尋親故事令人淚目

華彬釋出在抖音上的照片和尋親資訊

在這個過程中,華彬認識了不少好心人。“在之前,我瞭解到了‘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在協會中做了登記。”謝先生是“寶貝回家”的志願者,負責對接華彬,幫助其尋親。透過抖音平臺,華彬也認識了@兔子先生太古和@郭剛堂等眾多抖音尋人志願者。“兔子先生是江蘇的尋親志願者,幫我尋親1年多了,他一直在他的抖音賬號裡幫我推送尋親的訊息,還一直給我加油打氣,讓我不要放棄。他還 幫忙聯絡採血入庫、DNA比對和祖籍分析。”每每說到,華彬都十分感激。除了“兔子先生”,華彬還跟透過抖音相識的愛心人士郭剛堂、貴州貴陽的“紅塵哥”建立起了聯絡。“郭剛堂也用他的抖音賬號來幫我釋出尋親資訊,他還教給我很多尋親的經驗,他們一直都在幫我尋親。”華彬說。

透過警方、網路平臺和好心人的幫忙,華彬尋親的線索漸漸清晰。“透過抖音釋出尋親訊息,收集到的線索越來越多,網路平臺的好處就是能大大縮小範圍,以前是大海撈針,毫無頭緒,現在透過平臺能明確大致的方向。”謝先生感慨道。

透過祖籍分析和收集到的線索,去年10月的一天,華彬發現在貴州貴陽、雲南昭通都有與自己血緣相近的人。“透過祖籍分析和實地走訪,知道華彬很有可能姓王,而云南昭通的那個人剛好也姓王。”得到了關鍵資訊,華彬來到昭通。

透過抖音等平臺,華彬又得到網友的線索,將定位定到了鎮雄縣以勒鎮。謝先生回憶,得到線索後,去年10月,他便來到了以勒鎮走訪,順利找到了華彬的叔叔嬸嬸。“叔叔嬸嬸把我二哥養大,後來我跟二哥也做了鑑定,我們就是親兄弟。”找到自己的哥哥,華彬喜極而泣,“這麼多年,我一個人在外面漂泊,如今總算有了一個交代。”

2歲被拐,回來已是而立之年,昭通這位小夥的尋親故事令人淚目

華彬與親人相擁而泣

“有母親的地方才是家”

找到哥哥後,華彬從叔叔嬸嬸口中得知,自己的父親已去世多年,他們與母親和大哥也多年沒有聯絡,而二哥因為患有精神疾病,需要在醫院接受治療。“叔叔嬸嬸他們跟我說我媽媽姓塗,老家也就是我的外婆家在鎮雄縣母享鎮。”華彬又打起精神,準備去母享鎮尋找母親、大哥和更多的親人。

這個時候,華彬遇到了尋親路上的又一位好心人。“透過抖音平臺,我認識了一位鎮雄縣的當地人,他說比較熟悉母享鎮的情況,便帶著我去母享尋親。”只知道母親的姓名,而母享鎮那麼多村寨,華彬並不知道外婆家在哪裡。“我們去了好幾個村子裡找,問了很多人都說不知道,我又陷入迷茫了,有些灰心。”華彬說。

正當他們要放棄時,剛好遇到了一位曾在當地煤廠工作的人,而這人正是華彬的一位表舅。“透過他,我聯絡上了同村的二姨和遠在貴州畢節的小姨和舅舅。”華彬回憶起找到親人那天的情形,臉上泛著笑容,眼中閃著淚光。

2歲被拐,回來已是而立之年,昭通這位小夥的尋親故事令人淚目

小姨在華彬懷裡痛哭

1月11日,在鎮雄縣以勒鎮茶木村,華彬終於和自己的二哥、叔叔嬸嬸和舅舅姨媽等一眾親人相認。禮炮升鳴,茶木村王氏家族大大小小的成員都來到現場,迎接著這個失散快29年的“孩子”。“我是小姨,我是你小姨啊。”走進叔叔嬸嬸家,華彬的小姨衝過來抱住華彬,淚灑現場,久久無法平復。

2歲被拐,回來已是而立之年,昭通這位小夥的尋親故事令人淚目

華彬為小姨擦拭眼淚

“這位就是二姨,這位是表舅,他們是你的表哥表姐和表弟表妹……”華彬的小姨依次向華彬介紹家裡的親人。或許是從未經歷過被如此多親人圍繞,華彬略顯侷促,但面對親人時,還是露出燦爛的笑容。“他的母親和大哥在他走失後不久也走失了,這麼多年,一點音訊都沒有。”華彬的小姨介紹。

華彬知道了這一訊息,十分失落,但他決定重拾信心,尋找母親和大哥。“有母親的地方才是家,我的尋親之路才走了一半。之後我還是打算在外面一邊賺錢一邊找母親和大哥,繼續用抖音來發布尋親的內容,抖音的使用者多,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可以找到跟他們有關的線索。”華彬十分堅定。

2歲被拐,回來已是而立之年,昭通這位小夥的尋親故事令人淚目

華彬與親人合影

不僅是華彬,還有很多人作用抖音等平臺尋親成功。據瞭解,華彬是抖音尋人尋人公益專案自成立以來,成功尋找到的第19651名走失者,也是“dou來尋人”成功找到的第675名走失者。“2021年2月,抖音尋人發起‘dou來尋人’計劃,依託位元組跳動旗下抖音、今日頭條和西瓜等平臺,透過官方培訓、流量扶持等方式,讓志願者、好心人透過釋出抖音、微頭條等方式,助力尋人尋親。”抖音尋人公益專案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

另外,該負責人還介紹,抖音尋人是一項面向全國的免費公益專案,致力於幫助各類家庭尋找走失者,其原理為在走失者失蹤地點附近彈窗尋人資訊,藉助抖音龐大的使用者,極大提升可能目擊者幫助尋人的機率。過往成功案例已經證實,抖音尋人的精準地域彈窗對短期內走失的老人、精神障礙患者等移動能力較低的人群,有較高的尋人成功率。

2歲被拐,回來已是而立之年,昭通這位小夥的尋親故事令人淚目

認親現場還貼著其他尋親資訊

尋人啟事

1。尋找兒子李升,今年26歲。2002年3月14日在昆明市官渡區周家營村68號走失,走失時4歲零8個月,身穿深灰休閒套裝,圓臉、耳垂大,雙手有明顯斷掌掌紋,知道老家在宣威火車站旁邊。

李升父親聯絡電話:13888905551。

2歲被拐,回來已是而立之年,昭通這位小夥的尋親故事令人淚目

2。尋找弟弟徐在斌,今年29歲。1997年在昭通市鎮雄縣牛場鎮長河村中棚組走失,走失時3歲9個月,頭戴黃色帽子,穿著一雙水膠鞋,記得家裡5位家庭成員。

徐在斌哥哥聯絡電話:17874526839。

2歲被拐,回來已是而立之年,昭通這位小夥的尋親故事令人淚目

3。張俊傑尋找家人,今年29歲。印象中,4歲多跟著父親在陝西建築工地幹活,父親是包工頭,爺爺家有上下兩層窯洞,家裡還有三層樓房,房子上有紅色的瓷磚,記得自己有個姐姐小名叫“小可”或是“小柯”。透過多年收集的資料,很有可能姓瓊,民族大機率是壯族或者彝族。張俊傑聯絡電話:17205189217。

記者:薛瑞鵑

(都市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