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2023-01-11由 古泉說 發表于 林業

吳字共有幾筆畫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趙之謙傳世作品不多,但其作品深受日本人喜愛,奉為至寶,因此在過去的一百年中(20世紀),有大量的趙之謙金石書畫作品傳到日本,對日本金石書畫界產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1942年11月1日至3日在東京美術俱樂部舉辦了“趙之謙歿後六十年紀念遺作展”,展出書畫作品177件(屏風、冊頁按一件計),380通訊札、篆刻14方(15面),還有磚銘、名片、用墨等,其中以河井荃廬收藏的122件作品為主,同時還有數件成毛蓑樓的收藏。這次展覽在中日兩國都屬於史無前例的,只可惜,河井荃廬在1945年3月10日的美軍日本本土大空襲時遇難,河井本人及其大量的書畫藏品、典籍全部葬身火海。這對於日本書法界是個重大損失,對趙之謙藝術的保全更是個無法彌補的損失。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河井荃廬與他收藏的趙之謙作品

幸好成毛蓑樓收藏的幾件作品得以儲存,還有當時沒能出版的作品集《二金蝶堂遺墨》四卷在河井荃廬難後的第二年由其弟子西川寧先生編輯出版了,這使我們對當時日本藏趙之謙金石書畫作品有了個基本概念,對趙之謙藝術在日本的傳播更是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408趙之謙 瓶花雙菓 紙本立軸

32。5×43 cm

款識:插缾中花,先知重疊,畫果但期圓穩,無他法也。

鈐印:之謙印信

出版:1。《二金蝶堂遺墨》第四冊, 東京晚翠軒,1946年。

2。《近代中國的畫家》第21頁,大阪市立美術館,昭和47年(1972年)。

3。《二金蝶堂遺墨》第265頁, 東京二玄社,1979年。

4。《趙之謙作品選》第37頁,小林鬥盦編,1990年。

著錄:《趙之謙年譜》第154頁,鄒濤編,榮寶齋出版社,2003年。

展覽:1。 趙之謙歿後六十年紀念遺作展覽會,日本東京美術會館,1942年11月1日至3日。

2。 近代中國的畫家,大阪市立美術館,1972年4月29日-5月28日。

說明:成毛蓑樓舊藏。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出版物封面

本幅《瓶花雙菓》便屬成毛蓑樓所藏,與另幅《芋花圖》軸收錄於《二金蝶堂遺墨》第四冊中,其兩方藏印“俯仰未能弭、潯念非但一”、“如今是雲散雪消花殘月闕”,亦在展覽之列,被推為撝叔刻印之最重要者,日後印譜多有引用,可知成毛氏收藏非以量取勝,如本幅雖小品,構圖清簡,惟瓶花果品,佈置有序,藏者洞悉其佈局之妙,品味於此見矣!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趙之謙 瓶花雙菓 區域性

趙之謙的繪畫與其書法關係十分密切,他憑藉深厚的金石碑版的書法功底,將這些元素融入到繪畫之中,大大提升了他繪畫的格調。與此同時,他也仔細研究學習了“沒骨花鳥”的技法,將其與揚州八怪的畫風進行了一些融合,將“高畫不入俗眼”轉化為雅俗共賞的佳作。在題款方面,趙之謙憑藉深厚的書法功力,運用各體字型題款,形成了詩書畫印有機結合的典範。其繪畫風格對後來的吳昌碩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當代繪畫大師潘天壽在《中國繪畫史》中寫道:“會稽撝叔趙之謙,以金石書畫之趣作花卉,宏肆古麗,開前海派之先河。”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吳昌碩像

與趙之謙同樣列於“海派四大家”之一的吳昌碩,可以說在趙之謙處受惠良多,晚年時的吳昌碩曾這樣說,“如果沒有他的幫助,就一定不會有後來的我。”在趙之謙的影響下,吳昌碩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到了藝術中去,廣收博取,書法、繪畫、篆刻三藝並精,成為了“後海派”藝術的開山代表,1913年還被推舉為杭州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長。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536吳昌碩 雲想衣裳花想容

紙本立軸 1920年作

140×41。5 cm

款識:雲想衣裳花想容。庚申二月吳昌碩年七十七。

鈐印:吳俊之印、吳昌石、煙海

題盒:雲想衣裳花想容。庚申端陽老缶錄青蓮句。鈐印:吳倉石

出版:《樸珍抱精:近現代名家書畫作品集》第20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22年。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出自李白《清平調·其一》,吳昌碩每每以此詩句創作,總喜愛用紅牡丹來入畫。此幅《雲想衣裳花想容》圖軸亦是吳昌碩晚年作品的典型風格。畫幅取簡潔構圖,主題鮮明突出,設色選用他晚年最常使用的“西洋紅”,濃烈奔放,奪目鮮豔,其設色之大膽,雅俗間分寸把握得當,為時人所不及。紅牡丹與奇石,筆恣墨縱,筆法靈活多變,畫面生氣十足。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吳昌碩 雲想衣裳花想容 區域性

吳昌碩以其筆下獨有的“金石之氣”享譽畫壇,這件作品也不例外。無論是牡丹還是石塊,都筆筆凝練遒勁,力透紙背。此剛正有力而又沈厚樸拙的“金石氣”並非偶然得之,而是來源於他對鐘鼎古拓長時間的熱愛和學習,亦來源於他深厚的書法、刻印功底,“金石氣”已融入他的思想,化為他的人格,正因如此,才能有此信手拈來的蒼勁和雄渾。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537吳昌碩 赤城霞氣

綾本立軸 1921年作

150。5×41 cm

款識:赤城霞氣。土屋先生正畫辛酉九月朔,吳昌碩年七十八。

鈐印:吳俊之印、吳昌石、同治童生咸豐秀才

出版:《錦上華彩:吳昌碩綾本書畫集》第146-147頁,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20年。

說明:上款人土屋計左右。土屋計左右(1888-1973),號晃堂主人,日本神奈川人。1912年從東京高等商業學校畢業,三井銀行上海支店店長。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吳昌碩、王一亭於六三園

位於上海虹口公園北側江灣路上的海上名園“六三園”,是當時日本政商界要員接待貴賓的宴請地。這座日本名仕白石六三郎在上海建造的最大的日本私人花園,亦是一家高階會所,日本料理名聞海上。六三園佔地6000坪,有漢風唐韻兼具大和特徵,其清雅旖旎,既有花園又有運動場,遍植松竹梅、櫻花和珍貴的綠櫻,還飼有鹿、鶴、猴等動物。其會所主體飛簷翹角,古典而又氣派,孫中山、康有為、哈少甫、吳昌碩、王一亭、吳待秋等一時俊彥均在此地有過聚會。三井銀行上海支店長土屋計左右亦是同道熱心者。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吳昌碩與王一亭、土屋計左右等友人在六三園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王一亭贈土屋計左右書法

六三園主人白石六三郎非常器重吳昌碩,常邀請他參加一些在六三花園舉行的宴會,為之壯威。“晃堂”主人土屋計左右與王一亭過從甚密,而王一亭又是吳昌碩的主要推動者,常在六三園內雅集。1914年,王一亭在六三園翦凇樓內為吳昌碩舉辦生平第一次個展,引起強烈社會反響,吳昌碩藝術亦是在此時引渡到東洋,為日本各界所推崇。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吳昌碩 赤城霞氣 區域性

此幅《赤城霞氣》作於1921年,上款人正是“土屋計左右”,吳昌碩以《赤城霞氣》為題作畫多寫梅花,此幅以雁來紅入畫,並且繪於綾本之上,頗為罕見,或為“土屋計左右”的命題之作。畫中兩隻雁來紅花開葉茂,高高的花莖在秋風中搖曳作態,各呈姿色,花旁伴以怪石,沉穩厚實,壓住了全副的重心。雁來紅又名老少年,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天開花、點綴秋景最得嬌紅爛漫之至。畫中雁來紅純用紅色,葉的筋脈和莖的毛刺用重紅點厾,形態豐腴而圓健,在淡墨渾掃的頑石襯映下尤見豔美。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515吳昌碩 篆書七言對聯

紙本立軸 1919年作

147×37。5cm×2

釋文:朝陽出車駕黃馬,夕陰掩戶蒸白魚。

款識:藹堂仁兄雅屬,為集石鼓文字。時己未大寒,七十六叟吳昌碩。

鈐印:俊卿之印、倉碩、其安易持

說明:上款“藹堂”或為肅親王善耆(1866-1922),滿洲鑲白旗人,清王朝最後一位肅親王。字艾堂、藹堂,號偶遂亭主、如當室主人。是清末政治舞臺上一個比較活躍的皇親貴族,思想上比較開明,被西方報刊稱為“最具有自由思想的親王”。從戊戌變法起,善耆就一直支援光緒帝進行維新,被稱為“帝黨”。歷任民政部尚書、鑲紅旗都統、軍諮大臣、內務府大臣等職。

吳昌碩一生的大部分時光是在南方度過的。其間,為了生計和仕途,他也曾多次北上,雖然每次逗留的時間不長,但都是其人生的重要節點,宣統二年(1910年)八月的北京之行有所不同。這一年吳昌碩已經六十七歲,仕途這條路可以說已經無望,他此時更多的考慮是如何更充分的展示才藝,為自己的藝術之路開啟一片新天地。他下榻友人家中,一住大半年。期間,遍遊京城名勝,「極文酒之雅,詼諧之樂」,還以自己的詩書畫印相投贈為媒介,結識了不少京師的上層人物,肅親王善耆便是其中一員。故宮博物院現藏吳昌碩贈善耆“如當舍”“肅親王”“偶遂亭主”三方印,便是這一時期所刻。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吳昌碩1910年刻“偶遂亭主”“肅親王”印 故宮博物院藏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肅親王善耆

善耆(1866-1922),愛新覺羅氏,字艾堂,藹堂,號偶遂亭主、如當舍主人等,滿洲鑲白旗人。爵至肅親王,歷任乾清門頭等侍衛、副都統、統領、民政部尚書、民政大臣、理藩大臣等,稱得上是晚清政壇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在這次結識之後,吳昌碩與善耆仍多有交集,故常有寫贈“藹堂”書畫,是聯便是吳昌碩於1919年大寒之日,集石鼓文字書贈“藹堂仁兄”。吳昌碩很擅長集石鼓文書寫楹聯,傳世作品中也以此類為多。是聯深得石鼓意韻,字字猶如巍巍高山之屹立,端莊厚重之中充溢著一種鏗鏘作響的金石氣息。雄強的筆畫,安詳的結構,整幅楹聯一氣呵成,不同凡響。款字行書運筆圓渾,顯得淳厚沉鬱,完全體現了他蒼拙古健、恬淡脫俗的書風。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416吳昌碩 行書四家梅花詞扇面

1920年作 紙本鏡心

19。5×56 cm

釋文:(1)春欲來時,看雪裡,新梅品流珍絕。氣韻楚江,顏色中央,數朵巧鎔香蠟。嫩苞珠淚圓金燭,嬌腮甚潤、蜂房微缺。畫欄悄,佳人道妝,醉吟風月。淡白輕紅謾說。算何事、東君用心偏別。賦與異姿,添與清香,何堪苦寒時節。但教開後金尊滿,休惆悵、落時歌闋。斷腸也,繁枝為誰贈折。

(2)紅粉菭牆,透新春訊息。梅粉先芳,奇葩異卉,漢家宮額塗黃。何人鬥巧,運紫檀、翦出蜂房。應為是、中央正色,東君別與清香。仙姿自稱霓裳。更孤標俊格,非雪凌霜。黃昏院落,為誰密解羅囊。銀瓶注水,浸數枝、小閣幽窗。春睡起,纖條在手,厭厭宿酒殘妝。

(3)見梅驚笑,問經何處,收香藏白。似語如愁,卻問我、何苦紅塵久客。觀裡栽桃,仙家種杏,總是成疏隔。千林無伴,淡然獨傲霜雪。且與管押春回,孤標爭肯接、雄蜂雌蝶。豈是無情,知受了、多少淒涼風月。寄驛人遙,和羹心在,忍使芳菲歇。溪邊憔悴,可憐誰為攀折。

(4)粉牆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雪浪輕綴。疑淨洗鉛華,無限清麗。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士,香篝燻素被。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一簇春飛墜。相將見、脆丸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裡。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痕字誤作浪)

款識:右錄王晉卿、張子野、朱希真、周美成四家梅花詞,夔笙先生正書,庚申長夏同客蘆子城北隅之海瀛路,安吉吳昌碩老缶時年七十有七。

鈐印:缶

鑑藏印:單明揚珍藏印

出版:1。 《西泠印社紀念韓登安先生誕辰一百週年專輯》封三,榮寶齋出版社,2005年。

2。 《吳昌碩全集》書法卷二,第220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17年。

說明:上款人“夔笙先生”為況周頤(1859-1926),晚清官員、詞人。字夔笙,一字揆孫。著名篆刻家陳巨來岳丈。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況周頤像

此幀扇面錄王晉卿、張子野、朱希真、周美成四家梅花詞,為缶翁晚年書贈好友況周頤,況周頤別號玉梅詞人,尤長於墨梅,一生致力於詞凡五十年,尤精於詞論,其詞集題“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玉梅詞”,賦及無限情思。

金石傳承|趙之謙與吳昌碩

吳昌碩 行書四家梅花詞扇面 區域性

吳昌碩與況周頤晚年俱寓居上海,1920年三月初,梅蘭芳蒞滬演出,海上文人兩集趙尊岳家,為“香蘭雅集”,況周頤賦《清平樂》21闕,題於吳昌碩所繪之《香南雅集圖》。此幅扇面寫於同年夏日,二人同客上海蘆子城北隅之海瀛路,由此可見,晚年二人在藝事上相交頻繁,缶翁雖已七十七高齡,然藝術上的地位如日中天,還有詩、畫等藝事上的好友常常來往交遊,創作力仍旺盛如昔,不遜壯年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