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渤海深處探仙島!聽長島漁民講“海帶致富經”

2023-01-07由 海報新聞 發表于 林業

剛從海里撈的海帶是什麼樣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渤海深處探仙島!聽長島漁民講“海帶致富經”

大眾網·海報新聞長島7月18日訊

(記者 姜洋 張珈瑋 解強民 畢勝見習記者 陳曉)清澈的海水緩緩地拍打著岸邊,在被大大小小鵝卵石覆蓋的海灘上,一排排剛從海里撈上來的海帶正做著“日光浴”……今天,“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網路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山東省煙臺市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的大欽島,聽這裡的漁民講述“海帶致富經”。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渤海深處探仙島!聽長島漁民講“海帶致富經”

18日上午,採訪團從煙臺市蓬萊港乘船向渤海深處進發,經過3個多小時航行30餘海里,來到了位於渤海中心位置的大欽島。這裡是山東省距離陸地最遠的鄉鎮,也是著名的“中國小浩海帶”的故鄉,是我國重要的海帶出口基地。每年的5月到8月,這裡會進入忙碌的海帶收割期。漁民們站在海灘上像舞動綢緞一樣,將一片片海帶平鋪好,進行晾曬,場面震撼。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渤海深處探仙島!聽長島漁民講“海帶致富經”

正在晾曬海帶的漁民鄧貞琪告訴記者,這裡海流通暢,海水清澈,水質肥沃,因此養殖的海頻寬厚且營養價值高。加之大欽島海帶多在鵝卵石上晾曬,與平坦沙灘相比,鵝卵石灘孔隙度更大,升溫更快,空氣流動性好,便於水分蒸發,更利於快速晾乾,並且由於鵝卵石顆粒更大且表面光潔,曬乾的海帶沒有沙子、泥土等雜質。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渤海深處探仙島!聽長島漁民講“海帶致富經”

鄧貞琪邊演示邊教記曬海帶。他說,曬海帶需每隔兩個小時翻動一次,保證其兩面光照均勻。在晴天,海帶通常8個小時就曬乾了,按照一米的長度進行裁剪,再收起來鋪平、裁邊、分級、打捆……經過一道道的工序,海帶被分級後,打包好進入倉庫。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渤海深處探仙島!聽長島漁民講“海帶致富經”

“我已經在這曬了20年啦!”鄧貞琪說,從最初的每月480元工資,到現在月入至少6000元,當地養殖海帶的收入越來越好,銷量也越來越高了。其實早在上世紀50年代,大欽島就憑藉優質的淡幹剪邊海帶為國家出口創匯,名揚海內外。1958年,欽島公社引入海帶養殖技術,在當時的大欽島鄉小浩村海域開始了海帶養殖試點工作。1959年,時任小浩村村委書記唐守林帶領村民開始了小規模的海帶養殖,成立了大欽島上第一個海帶養殖場。由於大欽島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富含氮肥的水質,使得海帶長勢極好,產量頗豐。1972年,大欽島鄉小浩村創下海帶畝產3000公斤的紀錄,一級品比例全國最高。1978年,“小浩海帶”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渤海深處探仙島!聽長島漁民講“海帶致富經”

大欽島鄉是我國重要的海帶出口加工基地。經檢測海帶中的碘、醇、膠等含量大大高出其它地區海域的養殖品種。大欽島鄉現有海帶養殖面積1。3萬畝,年收割鮮海帶18。2萬噸,加工幹海帶1。79萬噸,其中出口1800噸,內銷8300噸,佔全國海帶出口量的70%以上,海帶年產值1。5億元。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渤海深處探仙島!聽長島漁民講“海帶致富經”

大欽島鄉黨委組織宣傳政法委員許偉興說,近年來,大欽島鄉不斷推進養殖模式向立體科學養殖轉變,堅持 “貝藻魚兼養”和“上中下立體結構分佈”。根據海洋環境中的食物鏈傳遞規律和能量轉化規律,在垂直面,實行上中下立體開發,上層養殖的海帶等藻類釋放氧氣供給中層蝦夷扇貝和底層海參、鮑魚、海膽等海珍品提供餌料;中層貝類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洩物又可供養上層的藻類,各養殖品種的代謝物在生長過程中相互利用,組成一個縱向的“食物鏈”;在水平面,推廣蝦夷扇貝、海帶和深水網箱養殖魚的“貝藻魚”兼養,形成一個橫向能量迴圈轉化系統,進而將海水養殖區和底播增殖區打造成具有自我維持能力的漁業生態養殖系統,實現海洋物種的互補供給和生態平衡,不斷提高養殖科技含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