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學習《傷寒論》第318條

2023-01-05由 牧童夢RGQ 發表于 林業

肝木侮土什麼意思

腎為髒,髒為陰;況腎屬癸水,癸水為陰水,居北方;水本性寒,故腎為少陰寒水之髒。

土克水乃正常之生理功能,但這種正常功能必須在脾腎功能相互協調的基礎上才能得以實現。

倘若在脾土虛弱不足的情況下能不能去克水呢?這就需要商討了。

大家知道脾主四肢,四肢之陽氣的布達,需不需要中央脾土之氣的輸送呢?答案一定是需要的,否則脾怎麼去主導四肢呢?

中醫說的四肢是活人的四肢,活人的四肢是有溫度的,所以說在脾土功能正常,脾胃陽氣充足的情況下才能體現脾主四肢的能力。

剛才講過在脾土虛弱的情況下無力剋制腎水,而腎陽不足的時候由於陰水太盛會反過來克土,中醫謂之“水侮土。”

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強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間的剋制次序遭到破壞,出現逆向剋制的異常相剋現象,又稱“反克”。因此,相侮的次序與相剋的次序正好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清代醫家黃元御在註解《傷寒論》318條時說“寒水侮土,四肢厥逆。其人或肺逆而為咳,或木鬱而為悸,或土溼木遏而小便不利,或寒氣凝滯而腹中痛,或清氣沉陷而洩利下重者,是皆土鬱而木賊也。宜四逆散,甘草、枳實培土而瀉滯,柴胡,芍藥疏木而清風也”。

黃元御認為318條是由於寒水侮土,土虛溼重,致肝木過度克劃脾土,使肝木陷於溼土之中,出現肝木乘土即“溼鬱木賊”之證,也即現在所說的“肝鬱溼滯”。今述於此供大家參習。

請看《傷寒論》318條原文如下: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洩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提要)現代醫家在學習本條時多以藥以方測證,認為本條為肝胃氣滯,陽鬱致厥的證治。

(釋義)

本條主症雖冠以“少陰病,四逆”,但無少陰病提綱證及全身性虛寒證候的表現,治療上用四逆散而不用四逆湯,以方測證此條絕非陽虛陰盛之少陰病,所以說本證之四逆的程度也相當輕微,與少陰陽虛陰盛之四逆有著本質區別。辨證當屬少陰陽氣鬱遏於裡,氣機不暢,影響肝胃,陽氣不能外達於四末所致。正如明代醫家李中梓所說:“此證雖雲四逆,必不甚冷,或指頭微溫,或脈不沉微,乃陰中涵陽之證,惟氣不宣通,是以逆冷”。治療當以四逆散疏肝和胃、調暢氣機、透達鬱陽。

本條主症除四逆外,有五個或然證,在五個或然證中洩利下重為本證之眼目,洩利下重是指腹瀉下利時伴有裡急後重。

洩利下重是由於木邪乘土,肝氣不舒所致。柯韻伯曾說:“條中無主證,而皆是或然證,四逆下必有闕文,今以洩利下重四字,移至四逆下,則本方乃有綱目”。確有見地。

少陰腎陽是一身陽氣之根本,今少陰陽鬱,肝胃氣滯,氣機失常,臟腑失助,或易被寒邪所乘,或易兼水邪內生,故有或然之證產生,如肺寒氣逆則咳,在治療上加姜、味以溫肺而收氣逆;飲邪凌心則悸,在治療上加桂枝以通陽;水氣不化則小便不利加茯苓以利水;脾陽失助、寒邪內乘則腹痛加附子以溫陽散寒;中寒氣滯則洩利下重加薤白以通陽行氣。

仲景四逆散原方如下:

甘草(炙)、枳實(破,水漬,炙幹)、柴胡、白芍。

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圻。洩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內腸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方解)柴胡行氣解鬱、和暢氣機,透達鬱陽;枳實行氣、芍藥和營益陰而調肝脾;炙甘草緩急和中。合而成方,使氣機條暢,鬱陽得伸,肝脾調和則肢厥自愈,腹痛瀉利下重遂止。

至於方後加減法,當隨證選用,究心研習使藥證對應。

張令韶曰:枳實形圓臭香,胃家之宣品也,所以宣通胃絡,芍藥疏洩經絡之血脈,甘草調中,柴胡啟發陽氣而外達,陽氣通,而四肢溫矣。

學習《傷寒論》第318條

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