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清華的寫作課是怎麼教的?

2023-01-04由 中國教育線上 發表于 林業

怎麼用腳幫物件解決

“寫作與溝通”(簡稱“寫作課”)是清華大學從2018年秋季學期開始設立的一門新課,目前是清華大一新生必修的通識寫作課程,旨在加強學生邏輯思維、創新思維的塑造和寫作溝通能力的培養。經過4年的打磨,“寫作與溝通”課已經形成了以“主題式、小班制、全過程深度浸潤”為特色的課程教學模式。

近期正式出版的《清華寫作與溝通課教學案例集》彙集了清華寫作課教師的4篇理論文章和18個教學案例,首次以書籍形式展現了課程建設的路徑與成果。這本“不一樣的教材”的創新之處,在於真實地呈現了師生從初稿到終稿過程中的深度反饋互動。期待這些過程性教學案例可以為教育者和學習者提供有益的參考。

本書主編、寫作與溝通教學中心首任主任梅賜琪撰寫的導言《向寫作的過程學習寫作》詳盡介紹了本書的創作動機和編寫過程,深度闡釋了本書擇取“透過個案全面呈現教與學互動過程”這一獨特視角的原因和做法。本公號特此刊發。

《清華寫作與溝通課教學案例集》已經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架,歡迎關心清華寫作課和中國通識寫作教育的同仁關注。

清華的寫作課是怎麼教的?

《清華寫作與溝通課教學案例集》梅賜琪 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8月

導言:向寫作的過程學習寫作

清華的寫作課是怎麼教的?

梅賜琪

這是一本希望可以真正幫助到寫作學習的教材,而不僅僅是一本教學案例集,或者是又一本關於“如何寫作”的書。

 一、寫作教材的難處

在過去的幾年中,不少關心清華大學寫作與溝通課(以下簡稱“寫作課”)的前輩和同行都向我們表達過一個共同的期待:你們應該出一本寫作課的教材。的確,清華寫作課從2018年秋季正式開設以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好評。在清華校內,寫作課從2020-2021學年起成為了全校大一新生的通識必修課,每學年開設240個左右的兩學分小班,覆蓋近3500名同學的選課。上過這門課的同學用“硬課”“有獲得感的課”來形容它。在清華校外,一些同行也把清華寫作課的建設看作近年國內通識教育界最值得關注的創新實踐之一。

然而,提到教材我們自己也很犯難。

一方面,國內外已經有諸多詳述“如何寫作”的優秀教材、手冊,一些資深的,甚至大師級的寫作者也已經將自己的經驗總結付諸筆墨;實際上,這些教材、手冊和經驗總結也出現在不少清華寫作課教師的課程參考書目列表之中,新的教材能夠在“如何寫作”的問題上超越從前的文字嗎?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寫作課教學實踐中發現,“如何寫作”和“如何學習寫作”不是兩個等價的問題。

從目前來看,相當多的現有教材回答的是“如何寫作”,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如何正確地寫作”的問題。然而橫亙在很多學習者面前更大的難題,是如何從自己“不正確”的寫作出發,透過寫作的學習逐步走向符合自己需要的“正確”的寫作。所以,寫作的學習,正如很多其他的學習一樣,僅僅知道對於“正確”的性質描述是不夠的,還應該採用過程的視角,看到從“不正確”到“正確”的可行路徑。但是,應該用什麼樣的形式來呈現這樣的過程和路徑呢?

二、這本不一樣的教材與清華寫作課

帶著這樣的問題與思考,在清華大學寫作課教學團隊集體呈現的第一本教材裡,我們做出了這樣的嘗試:用體現教與學全過程的具體案例來分享我們在教學中積累的思考和經驗。在“理論編”從不同角度分享了清華寫作課的做法和理念之後,這本教材一共收錄了18個過程性的寫作案例。之所以稱之為“過程性”案例,是因為在每一個案例中,我們都完整地呈現了一篇習作從選題、寫作、反饋到修改的全部思考過程。具體而言,每一個案例都包括了6個部分的內容:1)作為習作選題背景的課程主題介紹;2)教師對於案例的整體概述;3)含教師逐行批改和總體點評的學生初稿;4)學生的修改陳述信;5)學生終稿全文;6)教師對學生終稿的反饋信。

清華的寫作課是怎麼教的?

《案例集》中呈現了教師對學生文稿的詳細批註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除了出於閱讀方便考慮而進行的文字和格式調整,書中的每一個過程性案例都完全來源於清華寫作課的真實教學過程。在這門課中,關於寫作知識的課堂講授只佔到教師全部工作投入時間的1/5甚至1/6,教師大量的工作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對學生習作的高頻、高強度的反饋之中。在統一的教學流程要求下,同學們每一篇完整的3000字和5000字研究性習作都至少會經歷“學生提交寫作初稿、教師批改初稿、師生一對一面批、學生提交寫作終稿及陳述信、教師給出反饋信”這樣的五個步驟。

強調過程性體現了清華寫作課關於寫作教與學的兩個基本理念。第一,“只有寫,才會寫”。這句巴金先生的話深刻地揭示了寫作教與學中知識和實踐的關係。我們在自己的教學中也發現,講授寫作的規範、謀篇佈局的原則、遣詞造句的技巧,雖然可以獲得學生的頻頻點頭,但是學生並不會因為接收了這些“關於寫作的”知識而自動學會寫作。教育學家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指出:“只有動手去創造,並且透過所創造之物才能獲得生動而深刻的認識。”這句話落實到寫作的學習中,意味著寫作的知識和寫作的實踐是不能分離的,一條從“先學會怎麼寫”到“然後再來寫“的次序路徑在寫作學習中很可能是不存在的。寫作的學習是在寫作中完成的。也正是基於這個理念,所有的清華寫作課都採用了“主題式”的框架:每一位老師的課程都有其特定的通識性主題。本教材中18個案例就來自18個完全不同的通識主題。圍繞這些通識主題展開讀寫訓練,一個直接的目的就是要為學生“在寫作中學習寫作”提供內容基礎。

清華的寫作課是怎麼教的?

寫作課的多元主題提供了通識內容基礎

第二,“只有反饋,才能提高”。寫作是一個高度個人化的工作,然而寫作的成果卻往往是交由他人評價的。在寫作的教學中,我們有這樣一個體會,很多的寫作者是“不自醫”的,也就是說沒有辦法發現自己寫作中的問題。這其中固然有敝帚自珍的心理因素,但更為重要的是,寫作者會受到自己個人思維習慣的影響,加之寫作過程中的反覆“自我說服”,待到成稿時就容易成為自己文章的“信徒”,無法從讀者的角度看出問題。一些有經驗的寫作者,常常分享的一個體會是文章要“放一放”再改,原因可能也在於此。所以,我們所強調的寫作的“過程性”,不僅是指學生寫作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教師和朋輩對於學生寫作的高強度反饋過程。與這個理念相契合,所有的清華寫作課都採用了“小班制、全過程深度浸潤”的組織方式:每一個課堂不超過16人,以促進圍繞寫作進行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教師對每一篇學生習作都要進行批改,並在此基礎上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當面交流,修改文章的過程中,師生還會以書信的形式說明修改的內容以及對於修改的反饋。本教材中的18個案例,全都充分地呈現了這樣的反饋過程。

清華的寫作課是怎麼教的?

學生陳述信與教師反饋信

三、更看重成長而不僅僅是成績

從2018年秋季學期開始到2021年秋季學期結束,共計有7524名清華同學選修了寫作課。課程大綱對每位同學在老師高強度反饋下完成兩篇習作提出了統一要求,這意味著實際產出的教學案例已經突破了15000篇。從數量如此之多的備選案例中,挑選18個案例進入本教材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除了教師的個人偏好和無可避免的隨機性之外,編委會從一開始就確立了一個重要原則:更看重“成長“而不僅僅是“成績”。

實事求是地說,在清華寫作課已經產出的15000多個教學案例中,我們的確可以看到一些在初稿階段就已經讓老師擊節叫好的文章。這些文章只需經過小幅度的調整,便可以成為一篇觀點鮮明、邏輯縝密、結構合理的說理文。然而,要充分地呈現一門課程的做法和效用,更重要的應該是要看到學生在這門課程中成長的過程,而不僅僅是最後呈現的成績。而且,我們也發現,即便是在清華大學,對於絕大多數的大一新生來說,在第一個學年就要自選主題完成有一定篇幅和深度要求的研究性寫作,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按照更看重成長而不僅僅是成績的原則,我們挑選了那些一開始有著各種各樣的“磕磕碰碰”,但是最終在老師的幫助下實現了不同程度的質的提升的案例,並且呈現了出來。

清華的寫作課是怎麼教的?

收錄於案例集中的18個案例

在這些教學案例中,在老師的反饋下同學們在寫作中的成長是多面向的。僅從本教材列出的修改痕跡來看,師生對於一篇初稿的修改都有幾十處之多。有些文章的初稿和終稿的題目和方向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是如果聚焦寫作思維的形成和改變,這些案例顯示出學生在以下四個問題上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

第一,寫作是一項創造性活動。研究性寫作的前提是作者經過閱讀、觀察和思考產生了一個創造性的想法。所謂創造性,顯然不是要求大一同學提出石破天驚、聞所未聞的想法,而是指系統地、有邏輯地產生這個想法並論證的過程必須是作者獨創和構建的。從學生在案例中的寫作情況來看,構建獨創的論證過程是一個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一些同學有“應用思維”:在閱讀中看見別人自洽性比較強的理論框架或者分析框架,往往不假思索地拿過來“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最後自己的思考反而被這個框架限制住。例如:在程祥鈺老師提供的案例中,學生自己都發現在寫作中“感受到一個形同表格的僵化框架結構對自己造成了很大束縛”;在高策老師提供的案例裡,學生在初稿中完全被“資訊繭房”這個概念“綁架”,用它來強行分析乾隆朝的外交工作;從李軼男老師提供的案例則可以看到學生在初稿中對“馬斯洛需求結構”這一經常被誤讀的框架未經原典檢驗的套用。另一些同學則容易陷入“拼貼思維”:透過碎片化的方式拼貼引用他人的理論,試圖論證自己尚處於碎片狀態的想法的正確性。比如,在曹柳星老師提供的案例中,學生在初稿的兩個部分分別採用了兩套彼此不呼應的結構邏輯;而在毛君老師和朱垚穎老師提供的案例中,我們則看到,學生在嘗試梳理大量文獻時出現的觀點堆砌的現象。

對於文獻使用的“應用思維”和“拼貼思維”,本身反映出寫作作為一項創造性活動的艱難:創造必須建立在前人工作積累之上;然而強大的前人積累又有可能成為創造的束縛和捆綁。學會將過去知識的強大能量為自己的創造性寫作所用,是這些案例裡體現出的師生共同努力的第一個方向。

清華的寫作課是怎麼教的?

在寫作中心等待面批的同學們

第二,寫作是思維上的自律行為。很多寫作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對於一個問題頭腦裡有非常豐富的想法,甚至也可以很順暢地在與他人的交談中表達出來;但是一到寫作的時候就不知道從何說起,或者勉強下筆,也艱難生澀,前言不搭後語。理解這一現象,特別需要明確寫作與一般談話的區別。一般談話,甚至包括正式的演講和口頭彙報,通常都是“一過性”的,一旦有一個點喚起聽眾共鳴,就容易在整體上被聽眾接受。寫作則不然。當寫作者豐富的想法在寫作中平面地呈現出來以後,其中的自相矛盾、遊離破碎的部分就會直接暴露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寫作需要作者在思維上有更強的自律性。這一點對於初學者來說,尤其難以做到。比如,在鄧耿老師提供的案例中,學生在初稿中體現了相當不錯的文學素養,但是陶醉文字之間未能“最終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在竇吉芳老師提供的案例中,學生自己認為“寫完以後得到了一種宣洩的快感”,但是經老師反饋才發現自己想表達的意思“並不歸屬於同一個主題”;在李成晴老師提供的案例中,學生在準備初稿的過程中前後梳理出了10條觀點,隨後在老師的提醒下才發現“考證”和“實證”對於論證觀點的重要性;在賀曦鳴老師提供的案例中,學生雖然有直抒胸臆的表達,但是主要的幾個論點互相踩腳交叉;在米真老師提供的案例中,學生對一些無關的資訊“難以割捨、缺乏選擇……使文章喪失了以問題為引擎的驅動力”;王沛楠老師提供的案例呈現出學生“有很多想表達的內容……但是陷入了‘圍著概念轉圈’的困境……找不到可供寫作討論的抓手”;晏冰老師也指出,同學在初稿中未能夠“很好地考察各部分內容如何服務於對研究問題的分析”說理文的寫作需要長鏈條的連貫思維。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僅靠熱情和“直抒胸臆”是無法完成符合邏輯的連貫思維的。學會用自律來馴服跳躍、零散和自相矛盾的想法,是這些案例裡體現出的師生共同努力的第二個方向。

清華的寫作課是怎麼教的?

第三,寫作是要給他人看的。寫作作為一種溝通方式,其目的應該是向所有的潛在讀者傳遞資訊。一些有經驗的寫作者曾經提過,這種潛在寫作物件的存在(即使是抽象的),會讓寫作者對自己的寫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產生更強的責任感。然而,無論是在基礎教育體系還是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學生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寫作物件就是授課教師。在這種“物件缺席“的寫作中,學習者更容易採用“學生交作業”的心態完成寫作,從而弱化寫作向他人“傳遞資訊”的功能。比如,在陳豪老師提供的案例中,學生在對於新式糕點鋪的觀察中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研究問題,並且展開了相應的文獻和實地調研,但是在初稿寫作中以“我”的感受為主,使得文章整體說理性偏弱;蘇婧老師在案例概述中特別提到了學生“一邊想一邊寫,即興發揮”的現象以及雖然看起來結構清晰,但是讀來“浮於表面”的問題;薛靜老師也發現,同學在寫作初稿時的“很多想法是邊寫邊產生的”,文章看起來是“論述在推著作者往前走,而不是作者引導論述往前走”。

清華的寫作課是怎麼教的?

小班制課堂中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對話成為可能

雖然寫作的過程中一定有著思維的不斷調整和變化,但是寫作最終要向所有的潛在讀者呈現一個讓讀者產生獲得感的成品。讀完本書收錄的這些案例的終稿,讀者可能會感受到的一個共同點是改後的文章“變清晰了,好讀了”。引導學生關注讀者的獲得感,呈現結構更加清晰、觀點更加鮮明的寫作,是這些案例裡體現出的師生共同努力的第三個方向。

第四,寫作是一個不停止的過程。清華的寫作課開在大一,很多同學是在這個課程中進行了第一次的研究性說理文寫作。受限於剛性的學期長度和課堂安排,一些同學在課程中完成的習作,過段時間再看,實際上只能算是思維剛剛開啟時所產出的一份草圖,而不是成品。然而讓人高興的是,不少同學在這份草圖中看到了進一步開展研究和寫作的可能性。比如,在張芬老師提供的案例中,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進行了對費孝通先生的學術著作《江村經濟》和小說作品《繭》兩個文字的比較閱讀和寫作。在出色地完成習作的基礎上,師生又一起把閱讀和思考的範圍擴充套件到費孝通先生的整體社會文化思考和所處的時代背景中去。在本書成稿之際,師生合作的相關研究已經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錄用刊出,成就了一段師生在寫作和研究路上共同勉勵前行的佳話。

清華的寫作課是怎麼教的?

教師張芬與學生邱傲東的研究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刊出

當然,寫作是一個不停止的過程,也意味著那些因為完成而“停止”的寫作可能為新的研究和寫作揭示另一條不同的道路。比如,在劉天驕老師提供的案例中,教師在初稿反饋時忍住了“讓學生一口吃個胖子”的衝動,而是等到學生按自己的意願完成了一篇自洽的文章以後,再在反饋信中鼓勵他思考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寫作方向。引導學生在不停止的寫作中不斷地深化、調整思維並用文字表達出來,是這些案例裡體現出的師生共同努力的第四個方向。

四、關於本書的幾個補充說明

寫作一旦完成,如何閱讀它完全是讀者的權力,本書也不例外。然而,以下的幾個補充說明也許對於讀者理解本書的安排會有些幫助。

第一,本書理論編中收錄了曹柳星、程祥鈺、李成晴、李軼男的四篇論文,分別對清華大學寫作課的通識特色、教學理念、育人功能和特色做法等進行介紹。清華寫作課是探索中的新生事物,我們希望提供這些初步的經驗,以供有意願開設此類課程的高校和教師同行參考,也希望讓寫作學習者可以從其中找到“為什麼”要這麼學習寫作的答案。

清華的寫作課是怎麼教的?

理論編內容概覽

第二,本書收錄的所有的教學案例均來自清華大學寫作課的真實教學過程。本書最主要的特色之一是採用邊欄批註的方式還原了老師對同學們習作中謀篇佈局、邏輯論述、語言文法問題做出的點評和修改意見。雖然這些問題是在具體文章中出現的,但是它們代表了寫作初學者所容易出現的問題;老師對這些問題的點評和修改意見顯然是個性化的,但是它們也許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解決同一個問題的不同可能性。

第三,本書收錄的教學案例在凸顯清華寫作課一致性的課程特徵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了不少教師的個性做法。比如,有的老師選擇的是學生短文習作,有的則選擇了長文,還有一位老師選擇把短文和長文的連續訓練過程做了呈現;在引用註釋上,大部分老師選擇了腳註,也有一些老師選擇了尾註;在給學生初稿的反饋中,不少老師採用了自己獨特的評價體系和評分表格。希望讀者可以從這些多樣性中看到不同的可能。

清華的寫作課是怎麼教的?

《案例集》中教師的多種總體反饋形式

THU寫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