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大散文|老家的念想

2023-01-02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林業

缺什麼元素葉子會變黃

大散文|老家的念想

老家的念想

文|劉新春

我的老家在濱州旳最北方,徒駭河流經我村莊,渤海灣的南岸就在村後方,這裡海水與河水交匯,淡水與鹹水融合,所以老家的土地有點鹽鹼,有點灘荒,正適合蘆葦在這兒更茬生長。長成的蘆葦立在水邊土沿,挺拔屹立隨風簇擁飄蕩,叢中百鳥唧喳歌響,依叢的小路曲折迴腸,那時小路上有我們放學回家過場,有我們放牧割草來來回回的戲耍打鬧跡象。時

值盛夏,呈現圍繞村莊茂盛的蘆葦,勾起我對老家的念想。

每年春風吹來,大地回暖,蘆葦便順梗破土鑽出錐芽,開始了新年輪的生長,鹽鹼地頓時顯得生機一片。蘆葦的嫩芽,也就成了家鄉馬兒、牛兒、羊兒對春天蘊綠的分享,啃食蘆葦的“毛尖”,各家的牲畜歡快的晃晃腦袋、搖搖尾巴,特別是那兩支耳朵跟動起來像官帽、似夢想的翅膀,上下左右飛翔,我們時而站在土崗上眺望,好一幅動物的樂園的畫像、滿滿幸福的模樣!我們時而依偎在動物一旁,

穿著露腳指的粗布鞋,在草地上、小路上追逐、歌唱,似乎在尋找童年時“偉大”的夢想。夏天,蘆葦飽受雨水甘露的哺育,經歷日月的光和熱的滋養,蘆葦在這段時間快速的生長,曾經的齊腰高度,再看舉目平視已是綠意茫茫,燥熱風吹碧波翻浪,一下子掩蓋了那時、那月、哪年的鹽鹼、荒灘、寂寥的模樣。待得麥收蘆葦已有比麥子高高的模樣,蘆葦的碧綠,麥子的金黃,在我們孩童心裡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徒駭河邊的蘆葦,兩岸飄香,迎來的潮起潮落,迎來了日出東方和西邊的彩陽,更迎來我們村漁船的歸航。現在憶起那是原生態的美輪美奐,那是低矮的煙囪中飄出煎魚的鮮香。時常時不長,我會繞蘆葦旁的小路走走看看,看看留留,左邊的蘆葦的綠、右邊的麥子的黃,更喜歡追看百鳥匐綠飛翔,喜歡靜聽安家蘆葦裡的百鳥鳴唱。唱的什麼,不知道,只是在那個時空的欣賞中,年齡在慢慢成長。

秋天到了,蘆葦長得一人多高,蘆花變成飛絮,葉子油綠變黃,風吹乾葉沙沙作響,朵朵飛絮飄揚;蘆葦相依那麼近,鳥兒用獨有的智慧,纏枝繞葉做了自己的窩,產卵孵化延續生命,也給蘆葦叢中增添無限生機和力量。蘆葦到了成熟的時節,葦頂含苞略鼓,初開長縫露出白絲條,再長有青色或暗紅色的圓錐花絮,成穗枝條上毛絨絨的,抓在手裡暖暖的,那時冬日的棉鞋很少,有的在蒲鞋底上取暖或加厚減震用。毛絮經風兒那麼一吹,心隨盪漾:秋風蘆葦蓬,搖曳冉冉蒼,玉綿輕飄蕩,悠然心遠方。

冬季履冰時節,家裡活也少了,人們沒有雨鞋,就藉助蘆葦地冰泥堅硬機會,可以站在硬地場上,用鐮刀收割蘆葦。那時的家鄉人穿著老布鞋,穿行在蘆葦地,地上有收割後顯露出堅硬的蘆葦茬,也很難扎破的千層鞋底。那時家裡人一手抱葦、一手掌鐮,用力的割倒一片,再打捆運到場原,垛成圓形的,垛成人字形的,一排排、一列列,顯得蔚為壯觀。有了這蘆葦垛,有了屏障、有了孩子們藏貓貓的戰場,那時呀:兒童不覺亂,隨意捉迷藏,高舉一蘆葦,便當紅纓槍。家鄉父老看著孩童喜悅和欣慰,忘記了勞累,更加苦力割收,把割下的蘆葦賣了,換錢換糧度饑荒,用心創造下一代人的好景象。

今年的雨季來的這麼早,百多毫米的大雨就是兩場,到了老家看到蘆葦那麼叢叢悠悠,綠意茫茫,估計呀今年又是好收成。今年的冬天也會那麼冷,風不那麼狂,飛絮場原漾,成垛的蘆葦,老人們的希望,也會搖曳起童時的夢想。喔!圍繞老家的蘆葦,柔中帶骨,風吹更堅,時時刻刻縈繞在心,那毅然傲立的形象!

大散文|老家的念想

作者簡介:

劉新春,中共黨員,1998年—2008年曾兼任沾化區第五、第六屆政協委員,沾化鹽場工人,1989年至今從事鹽業生產工作。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壹點號膠東散文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