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宏願:堅守醫者初心,從容“刀尖起舞”

2023-01-02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林業

脊髓病變需要做手術嗎

本文轉自:揚子晚報

宏願:堅守醫者初心,從容“刀尖起舞”

“對我來說,在國外越久,其實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回國也是自然而然的。”對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季晶主任醫師的採訪,從他2013年的“選擇”開始。這位曾經在美國待了八年讀下博士學位、甚至已經開始執業的醫生,在2013年毅然決定回國,一轉眼,他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工作也已經將近十年時間。

大腦曾經被視作手術的禁區,神經外科的手術是“刀尖上的舞蹈”,季晶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作為一名拿手術刀的醫生,他能深切感覺到近些年來外科技術在不斷髮展,理念也在更新換代,神經外科手術“刀尖起舞”,醫生可以更從容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博士畢業可以留美工作,他選擇回國

季晶是江蘇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南京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副院長,他擅長顱底及神經腫瘤的微創治療,長期致力於神經外科及神經康復的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季晶表示,當初選擇神經外科,恰恰是因為這個學科還有大量空白,最具挑戰性。

“學醫的過程漫長、辛苦,還有點枯燥,需要大量的記憶,神經外科尤其如此。”季晶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1997年他考上臨床醫學七年制本碩連讀,學校的通宵自習室不熄燈,他們醫學生幾乎從剛入學起就泡在裡面。神經外科那麼多解剖結構、那麼多知識點,都是一點點硬生生記下來的。2004年碩士畢業後,季晶的選擇是出國讀博,之後在美國匹茲堡大學一呆就是八年時間,拿到了博士學位,通過了美國執業醫師考試,直至在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開始執業,對一位留學的醫學生來說,季晶走的是最“理所應當”也是最“頂配”的道路之一。

但在做職業生涯規劃時,季晶卻選擇了回國。“在國外越久,其實越熱愛自己的國家。在我看來,這個選擇反而是自然而然的。”

開顱“頭等大事”,手術快了、創傷小了

2013年1月2日,季晶正式入職江蘇省人民醫院。將近十年時間裡,季晶看著江蘇省人民醫院從老大樓搬遷到新大樓,面目煥然一新。但在季晶看來,硬體的改善其實是最基礎的,對患者產生更深遠影響的,首先還是技術的進步。

神經外科收治的主要是顱內腫瘤、顱內血管疾病、功能性疾病、脊柱脊髓病變以及重型顱腦外傷等患者,大腦是人的中樞機構,解剖結構複雜,血管、神經叢生,手術中一點點差池,患者就可能永遠醒不過來,或是出現不可避免的損傷。神經外科手術是“刀尖上跳舞”,失敗或是手術效果不如預期,都可能出現,但整體來講,手術器械在進步,手術技術也在成熟。

“以前,神經外科手術經常一開十幾個小時,醫生從早站到晚,光是開顱的過程就得出血四五百毫升。但現在,再困難的手術也基本可以控制在六個小時之內。開顱出血四五十毫升,已經算是多的了。”季晶表示,裝置、器械不斷進步,外科醫生有了更強有力的“幫手”,原本開顱的“頭等大事”,現在醫生處理起來可以更從容。手術時間縮短了,創傷變小了,手術本身對患者的影響降到最低,患者是直接的受益者。

與醫學進步同步,醫生與患者都需要理念轉變

季晶現在還記得剛回國沒多久曾經搶救的一位患者。患者凌晨兩點被送到急診,腦幹出血,瞳孔已經放大。“按照國際指南已經沒有搶救的意義,但面對堅決不放棄的患者家屬,我們醫生也不放棄,手術四個小時切除病變,走出手術室已經清晨6點,現在患者已經恢復了基本的功能。”季晶表示,這樣在指南之外“倖存”的患者,讓他對救治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醫好一位病人、做好一臺複雜的手術,那種成就感、幸福感油然而生,你會感到所有努力都值得。”季晶說,救死扶傷是醫者初心,但“醫好”這個概念,是在不斷“進化”的。以顱內腫瘤來舉例,惡性腫瘤儘量切乾淨,良性腫瘤按照“老觀念”也得全切,但這樣患者真的能最大程式受益嗎?“現在良性腫瘤的患者,我們會去評估切掉腦組織對患者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如果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那我們寧願選擇不全切,讓患者部分地帶瘤生存。同樣地對患者來說,患上腦瘤並不等於一輩子全毀了,即便部分切除腫瘤依然可以維持高質量的生活,這是醫生和患者都需要同步更新的理念。”

神經外科作為外科的一部分,它的技術進步、理念更新與整個外科、整個醫學的變革是同步的。“患者不再是同一種疾病同一種解決方法,處理應當更加個性化,手術也會向著更加微創的方向發展。”包括目前尚未在神經外科大展身手的機器人手術技術、人工智慧輔助技術,季晶都很看好其將來的應用。在門診、手術之外,在醫學的基礎研究、前沿探索上,中國醫生尤其是青年醫師,也會有更多的“發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