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短笛橫吹,放飛田野,沒有課業負擔古代牧童

2022-12-30由 正規化國學 發表于 林業

牧童的牧怎麼寫

短笛橫吹,放飛田野,沒有課業負擔古代牧童

古代的孩子並不是不讀書,只是課業負擔很小,特別是鄉村的孩子,課後完全可以自由玩耍。

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放學沒事,天氣也不錯,趕緊去放風箏。除了放風箏,

我們從古詩裡看到的更多是牧童。在

為家長分擔一些勞務之外,更多的是將自己放縱于田野溪畔,融於自然山水之中。你看唐代

崔道融

寫的《

牧豎

》:

牧豎持蓑笠,逢人氣傲然。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

這個孩子

穿蓑戴笠,吹

短笛

,見到人還蠻

神氣。

短笛,這是牧童特有的標配,看唐代呂岩的《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在寬闊的原野裡,讓笛聲與晚風相應和,迴響在田野裡,融入自然的天籟。再看南

宋雷震

的《

村晚

》: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短笛是自由的,心情是舒放的,青草遍裡,落陽映水,在這樣的天地裡,讓自己成為自然之子。你看

楊萬里

的《

安樂坊牧童

》:

春溪嫩水清無滓,

春洲細草碧無瑕。五牛遠去莫管他,

隔溪便是群兒家。

水清草碧,完全可以將自己放縱在美麗的田園裡,甚至牛都不必去管它了,自家就在草裡溪畔。

再看

楊萬里

又一次將目光投向牧童《

桑茶坑道中

》: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蔭正眠著,一牛吃過柳蔭西。

好的天氣裡,在溫和的陽光下,看著開滿鮮花的溪水,

不知不覺睡著了

,任憑牛兒自己去吃草吧。這種牧童的生活也著實讓勞碌的大人們欣羨不已。看北

宋賀鑄

茅塘馬上

壯圖忽忽負當年,回羨農兒過我賢。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仰眠牛背看青天

”這牧童的確足夠逍遙自在了。大詩

黃庭堅

也寫過一首《牧童詩》,表現出對牧童世界的嚮往,並將牧童的純真與官場的爭奪作了鮮明的對比: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在成人的世界裡,牧童的生活成了世外桃源,除了牧牛本身,也在田野裡極盡玩耍,像

袁枚

的《所見》: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吹笛、歌唱之外,也可以隨意去捕捕蟬,看上去情景也足夠生動。當然遇到人問路,也可以給他們指指杏花深處的村莊,那就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杜牧的《清明》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總之,

古詩中的牧童生話的確令人神往的。他們所面對的是春光,晴日,青草,田野,溪水,鮮花,清風,鳥囀,蟲鳴,連在牛背信口橫吹的短笛都融進自然的天籟。他們接受的陽光的沐浴,感受的是山川大地的陶冶,讓自己成為真正的自然之子。這是我們當今兒童所無法企及的。家長們,六一到了,在這美好的夏日裡,帶著你的孩子來一次走進田野,迴歸自然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