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江蘇大工匠︱陳亮:二十年淬鍊“一微米”

2022-12-30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林業

粗銑在什麼車間

一微米有多細?一根頭髮絲的1/70。一微米是什麼概念?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二十年如一日,江蘇省無錫市“80”後小夥兒陳亮在加工模具的精度上“較勁兒”,把“一微米”精度做到質產、量產,也從一名粗模具加工銑工成長為了真正的“大國工匠”。

江蘇大工匠︱陳亮:二十年淬鍊“一微米”

1984年,陳亮出生於江蘇宿遷的一戶農家,自小父母便期望他可以到城裡去,學一份手藝。1998年,年僅14歲的陳亮獨自來到江蘇資訊職業技術學院求學。2002年,陳亮進入無錫微研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一名工業模具粗加工學徒。

為了能儘快“入行”,下班後陳亮總會主動留下來多幹一些,甚至砸下9000元“重金”購買了一臺電腦,自學起軟體程式設計等工業自動化知識。車、銑、刨、磨、線切割……陳亮用一年半跟著老師傅熟悉工序上的各個流程,最後留在了銑加工車間。這是模具加工的第一道也是最複雜的工序,工作中鐵屑飛濺,燙到手是家常便飯。“我不怕吃苦,就希望可以掌握一門過硬的本領,靠奮鬥和努力改變命運。”陳亮說。

在300米粗加工車間長廊的另一頭,是要求極高的精加工車間。隔著一扇半透明的窗,專注的老師傅用精密儀器細細打磨元件……這在陳亮心中種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

2007年,微研公司接到了一個電視機高精度定位元件訂單,要求把精度控制在2微米內。當時,國內多用傳統刀具加工,精度僅達4微米。老師傅們多番嘗試未果,便想到了愛動腦筋能鑽研的陳亮。

臨危受命,陳亮打破常規思維,創新性將“銑”和“磨”兩道原本完全不同的工序組合,在刀具上加入精密砂輪。不斷嘗試中,成功把精度提高到1-2微米。這也讓陳亮“一戰成名”,同行們尊敬地稱呼他“微米大師”。

江蘇大工匠︱陳亮:二十年淬鍊“一微米”

工業模具加工是一門“顯微鏡”下的藝術,分毫之差決定了產品的品質。多年來,我國在精密模具製造上受制於人,拿小小的易拉環來說,預埋線太鬆容易斷裂,太緊時又會難以開啟,多年來需要依靠進口。

2014年,陳亮獲得了去德國參觀交流的機會,進入一流製造企業參觀學習先進的製造技術和生產工藝。在開闊眼界的同時,他也感受到了製造業工人也有光明的發展前景,“雖然仍有差距,但中國工人完全可以做到,技術報國不只是科學家的事!”

近年來,陳亮和團隊不斷精進加工技藝,精加工工業技術水平突飛猛進。清華大學慕名而來,與微研開展校企合作,共同承接國家863重點課題,幫助科技團隊突破了因產品效能不穩定,高階柴油機高精密微噴孔加工裝備無法進行量產的“卡脖子”技術難題,還成功提高了噴油嘴精度,更加省油、環保。

江蘇大工匠︱陳亮:二十年淬鍊“一微米”

“再仔細一點點,就能離一微米的精度更近一點點!”當年這個“執念”,陳亮做到了。2021年,陳亮受邀參加中宣部中外記者見面會,穿著灰色的工裝服,向中外記者展示用自己生產的加工模具製造出得柴油噴壺,陳亮的腰板兒挺得很直。

如今,這名年輕的“老師傅”不僅培養了30多名優秀技能拔尖人才,還透過講座、直播課程將他的經驗傳授給學子。一名學生向陳亮提問,“一名工人怎麼能成為黨代表,還能接受外國記者採訪?”陳亮說,“行行有能手,行行出狀元。做技術工人也能大有可為!”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李夢迪

【來源:中國江蘇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