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鄂倫春族聚居地:借京蒙協作“東風”破深度貧困瓶頸

2022-12-04由 中國新聞網 發表于 林業

金蓮花適合兒童飲用嗎

鄂倫春族聚居地:借京蒙協作“東風”破深度貧困瓶頸

圖為貧困戶晾曬自家的黑木耳。侯玉鵬攝

中新網呼倫貝爾8月15日電 題:鄂倫春族聚居地:借京蒙協作“東風”破深度貧困瓶頸

作者 張瑋 侯玉鵬

4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0。018%。如今的中國三少民族之一——鄂倫春族的聚居地正式成為中國全面小康路上的一員。

8月中旬,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麥熟飄香、碩果盈枝。15日,記者走進該旗的田野鄉村、扶貧產業園、專案基地、牧場庭院……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派豐收勞作場景。

鄂倫春自治旗是中國最後一支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的聚居地,該旗地處大興安嶺深處,是中國國家森林生態功能限制開發區,工業經濟基礎薄弱,產業專案結構單一,貧困人口基數大,2011年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2017年被內蒙古納入深度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5864戶14289人。

鄂倫春族聚居地:借京蒙協作“東風”破深度貧困瓶頸

圖為貧困戶採摘金蓮花。侯玉鵬 攝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2018年,北京市與內蒙古自治區簽訂《扶貧協作三年行動框架協議》,北京西城區對口助鄂倫春自治旗突破貧困瓶頸。

“京蒙幫扶給大傢伙提供了脫貧致富產業,咱們就得好好幹。”鄂倫春自治旗諾敏鎮洪生村建檔立卡戶孫敬華摘著自家的黑木耳喜上眉梢。

2018年,北京西城區援建了諾敏鎮食用菌基地專案,全鎮5個村71戶貧困戶197人積極承包經營菌棚。

洪生村黨支部書記張雲龍介紹道,2020年,鎮村兩級在菌廠購買了24萬袋菌包,用於扶持28戶貧困戶承包經營15個菌棚發展生產。貧困戶兩戶一棚只負責菌袋入棚、採摘、晾曬等前中後期的勞動,種植所得扣除5000元(人民幣,下同)的租金和菌袋成本,每戶純收入16000元。

中草藥種植是鄂倫春自治旗產業扶貧富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時下,諾敏鎮四方山腳下,千畝中草藥種植基地的金蓮花嬌豔盛開,貧困戶採摘了一茬又一茬。

金蓮花種植大戶塗小軍告訴記者:“參與基地幹活的建檔立卡戶每天最少賺150塊。”

乘著京蒙協作的“東風”,食用菌、中草藥、光伏、深加工等61個主導扶貧產業幫扶專案在鄂倫春自治旗一一落地,生根開花。

2019年,鄂倫春自治旗蘑菇、木耳、藍莓果汁等26種特色產品走進北京市場,並設立消費扶貧專櫃開展線上線下推介,銷售金額達到297。49萬元。

除了特色產業發展致富當地農牧獵民,京蒙幫扶滲透到鄂倫春人的生活點滴中,持續提升著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烏魯布鐵鎮躍進村是鄂倫春自治旗癌症相對高發區,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村民飲用的井水或是癌症高發的主要誘因。北京西城區積極協調對接中國地質調查局,打深水井解決當地貧困群眾和村民安全飲水問題。

“以前吃水心裡都恐懼,現在喝著甘甜可口的安全水就是舒坦。”村民劉興國美滋滋地說。

北京西城區派駐鄂倫春自治旗掛職副旗長劉軍良表示,建立健全長遠交流機制,大幅提高醫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務水平,才是最有意義的“協作”。

截止到目前,北京西城區援建了鄂倫春自治旗宜裡鎮衛生院、託扎敏衛生院,抽調醫療團隊定期指導對貧困人口看病就醫。同時,援建諾敏河小學附屬幼兒園綜合樓,解決當地適齡兒童無園可入的困難。

記者瞭解到,民族歌舞詩劇《山嶺上的人——鄂倫春》《鮮卑根祖地魅力鄂倫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特色農副產品展相繼在北京演出和展出,讓更多中外遊客對鄂倫春文化、特色產品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一系列“大手筆”的京蒙協作,讓鄂倫春自治旗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駛入“快車道”。

劉軍良介紹,目前,鄂倫春自治旗大楊樹鎮工業園區內,由京蒙扶貧資金注入的年產50000噸有機肥專案和20000噸大豆深加工專案正在緊張有序地建設,建成投產後將按投入資金5%的收益作為村集體經濟進行分配。(完)